摘要:在新聞時代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新聞工作者通過傳播有價值的信息弘揚社會主義文化、促進社會發展的責任更加重大。但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缺失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新聞行業的健康發展。本文對當前新聞工作者存在的職業道德問題進行分析與闡述,提出加強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的措施,供讀者參考。
關鍵字:新聞,職業道德,道德缺失
伴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新聞傳播速度越來越快,新聞內容愈加多樣化,新聞行業市場競爭亦更加激烈。為搶占市場和謀求利益最大化,個別新聞工作者違背職業道德編造虛假新聞、低俗新聞等現象層出不窮,對新聞受眾造成了負面影響,也給公眾帶來了極大困擾。加強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迫在眉睫,愈為重要。
一、職業道德缺失表現
部分新聞工作者刻意傳播發布一些充滿媚俗主義、拜金主義的新聞信息,對一些獵奇新聞的細節進行大力描述,對暴力的實施、色情內容等一些隱私內容進行大肆炒作,甚至在標題中渲染夸張,刺激讀者進行閱讀。即使有些新聞信息是真實發生的,但卻為了增加關注度而刻意進行夸張甚至虛構,尤其是對于一些明星或者群眾比較關心的事情,虛假新聞更是層出不窮。一些新聞工作者接受企業或者個人的行賄,將新聞中的一些關鍵信息進行隱瞞不報,故意不履行監督職能。在災難新聞報道中一些新聞記者往往忽視了受災群眾脆弱的心理承受能力,為了增加關注度而隨意曝光受災者的悲慘命運,往往對受災群眾心理造成創傷,使其再次陷入痛苦經歷中。
二、職業道德缺失原因
面對經濟利益誘惑,有些新聞工作者沒有保持新聞行業的道德準則,將利益摻進了新聞事業,為了攫利使自己的價值規范、思想觀念偏離了正確的道路。有些新聞工作者逐漸放棄了自己的職業道德,轉而采取一種更加務實卻又自私的理念去進行新聞報道。片面重視物質利益,輕視道德觀,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可以不擇手段。此外,當前新聞行業法律法規和監督制度有待進一步完善,在新聞的采集、編纂、整理等新聞行業的一系列業務流程中,由于缺乏法律的規定和監管,導致新聞工作者在具體工作中自我約束不足。
三、加強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建設的建議
(一)加強新聞工作者職業教育。加強新聞工作者職業道德教育,提升職業素質。一方面,在工作中嚴格履行國家的法律法規,充分保證新聞時效性,不做虛假宣傳,采用實事求是的態度進行新聞報道。另一方面,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持道德準則,以傳導社會正能量為目標,弘揚社會先進文化,自覺抵制格調不高的新聞,為公眾提供優質的新聞服務,維護新聞業的健康發展。
(二)完善新聞行業的自律體系。健全新聞職業道德規范,使新聞工作者有明確的行為標準,引導新聞工作者加強自我管理。科學制定法律法規和制度文件,完善監督機制,對新聞報道需要堅持的價值觀等各種細節進行約束;建立獎懲機制,對于一些道德水平高,烙守職業道德,業務能力出眾的新聞工作者進行獎勵。對于違背職業道德的新聞工作者進行懲罰,甚至踢出新聞工作隊伍。
(四)加大違法行為查處打擊力度。新聞職業的發展單單依靠法律和從業者的自律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行政機關及時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規范,建立健全監督舉報機制,鼓勵群眾舉報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行為。對利用掌握的證據勒索敲詐當事人的新聞工作者,要鼓勵受害者大膽舉報并且還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對給他人和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的虛假新聞,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新聞工作者肩負著引導社會輿論,傳播社會先進文化,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責任。通過加強新聞從業者的道德培養和行業自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大違法行為查處力度,促進新聞工作者不斷提高職業道德,烙盡職守,實事求是進行新聞報道,為我國新聞事業的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簡介:鄧莉莉,內江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黨政辦電話:13981448186;郵箱:821298773@qq.com;通訊地址:內江市市中區新華路20號市政府大樓223室
(作者信息:內江高新區管委會黨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