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男
摘要:電子商務課程近年來在中專院校的發展速度非???,專業教師也越來越重視實踐教學和理論知識之間的結合。本文立足于專業素養培養,對中專院校電子商務教學模式創新進行探究。
關鍵詞:中專;電子商務教學;專業素養;創新思考
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電子商務行業在我國市場中快速發展起來,在此背景下,大量的中專院校開始投入到電子商務課程建設當中,因為當時我國電子商務行業屬于發展初始階段,中專院校的電子商務課程開展正經歷不斷探索的階段,因此,電子商務專業的課程設置較為淺顯。當前這一課程經歷近二十年的探索和發展,中專電子商務教學也在不斷創新和完善。立足于專業素養教育,開展中專電子商務教學,進行中專電子商務教學創新,希望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參考。
一、專業素養下對中專電子商務教學進行創新的重要性
在中專院校開展電子商務教學,在課程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鍛煉學生實踐能力,還要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將專業素養引入到中專電子商務教學中,對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做進一步明確,如此,才能確保中專院校向社會輸送的電子商務專業人才,滿足當今社會所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同時,讓學校電子商務教學更具針對性。電子商務學科具有較強的復雜性,是一門復合型專業,知識涵蓋內容范圍非常廣,如計算機技術、貿易、經濟等。在這種情況下,電子商務課程的開展,教師更應該對專業素養的培養引起重視,對課程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新。
二、立足專業素養對中專電子商務教學模式進行創新
(一)利用行動導向方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中專電子商務教學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方式的優勢就在于,可以對學生的綜合實力進行鍛煉和培養,激發他們對電子商務專業的探究興趣,如此,才可以為學生的日后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得到良好的職業發展。在課程開展中,教師可以將自身的專業技能發揮出來,對學生的電子商務學習興趣培養起到一定的引導作用,在教師予以學生引導之后,讓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對電子商務學習產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在當今網絡信息化社會中,電子商務具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同時具有較強專業性,如果在實際教學中教學應用行動導向方式,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
例如,教師在向學生講解“網點客服”相關內容時,可以引入實訓內容,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通過操作和模仿加深對所學內容認識和記憶,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作為課堂的引導者,以實際案例作為導向,在實際教學中引入實際任務,讓學生通過自行探究,帶著自身的疑問進行深入學習,如此,可以增強課堂教學的討論、學習氛圍。讓學生在實訓任務中,提高自身的崗位技能,盡可能在實訓中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分析和掌握,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將知識融會貫通,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
(二)利用現代化技術增強學生的專業能力
電子商務的特點,從本質上看可以將其視為網絡上實現商品的電子化發展。所以,教師在開展電子商務教學時,可以將校園網絡作為基礎設施,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網絡獲取學習資源,可以打破傳統課堂教學限制。同時,可以將電子商務軟件引入課堂教學中,對于中專課程而言,電子商務教學模擬軟件中涉及到網上支付、網上商城、商貿網等相關平臺,這些平臺可以為學生提供C2C、B2B等網絡交易模式的實際操作練習,讓學生能夠在同一系統中自行創建屬于自己的個人網站。
而在中專院校電子商務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多媒體的教學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多媒體系統的利用可以讓抽象的教學內容以更直觀的方式展現出來,便于學生對相關知識特點的理解,而且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對課程教學模式進行優化,提高課堂時間利用率,以及教學效率。多媒體技術作為一種獨特的現代化教學方式,具有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教學優勢。對于課堂教學中學生難以理解的抽象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功能,進行綜合性的過程演示,如此,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可課堂專注力,以及對知識的理解,培養專業能力,同時,還可以增強整體教學效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專院校開展電子商務教學中實施專業技能培訓,需要遵循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規律以及學生的職業成長規律,讓學生通過課程教學增強實踐經驗以及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符合實際企業的崗位需求,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而在整個實踐教學活動中,學校和教學都要始終堅持以培養學生專業素養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核心,讓他們能夠從教學實踐中獲得一定能力,為電子商務行業發展培養更多具有高素質的專業人才,發揮中專院校人才培養的作用,以促進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妮妮.電子商務教學中對中職學生創新創業思維的培養[J].現代職業教育,2019(9):210-211.
[2]夏寅清.創新創業背景下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模式探討[J].今日財富:中國知識產權,2019(4):218-218.
[3]馬鈺辰.試析實現中職學校電子商務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踐[J].2015(4):250-250.
(作者信息:衡陽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