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飛 歐志鵬 寧思宇
摘要:據統計大學生微信、微博、短視頻的等自媒體平臺的普及率在90%以上。自媒體去中心化、碎片化、多元化的傳播特點使得高職院校學生的觀念沖撞日趨激烈、價值觀取向日益多樣化,傳統高職院校教育模式和效果日趨受到挑戰。通過探討自媒體的傳播特點和國內外在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現狀和發展趨勢的研究,使自媒體成為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利器。
關鍵詞:自媒體傳播特點 高職院校教學改革趨勢 ?利弊研究
COMMENT ON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TREND OF SELF-MEDIA IN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GAO FEI ? ? NING SI YU ? ? ?O ZHI PENG
(Sanya Aviation & Tourism College Hainan Sanya 572000)
Abstrac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the penetration rate of self-media platforms such as WeChat, Weibo and short video is over 90%.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centralization, fragment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of the media have made the concept of college students increasingly fierce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The traditional college education model and effect are increasingly challenged. Pass through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lf-media communic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eaching at home and abroad, which purpose is to make self-media become a useful tool for assisting teachers to teach.
Key word: Self-media communication characteristics, college teaching reform trend analysi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一、自媒體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自媒體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是指利用自媒體去中心化、互動化、高效化、碎片化的傳播方式在解決傳統高職院校教學問題的活動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現實的發展的教學技術手段的進步水平,它既包括外顯的教育教學行為建構,也包含內隱的教育教學規律的特征。相比傳統媒體--自媒體的獨特性體現在其傳播的開放性、高效性、便捷性、互動性、以及去中心化、碎片化、多元化的傳播特點。其在中國主要以QQ、QQ空間、微信、微信朋友圈、微博、直播、知乎、短視頻如抖音、快手,博客、優酷,愛奇藝,等視頻網站、多種形式呈現。在美國主要以Facebook、Twitter、Youtube、Snapchat等自媒體軟件在教師教學過程中的全參與形式發揮作用。
二、自媒體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應用的必然趨勢
2019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指出我國手機網民規模為8.21億人,其中18-30歲年齡段的手機網民占比最高,達到40%以上,這些年齡段手機網民中使用微信、微博、短視頻等自媒體平臺的普及率在90%以上。今90后00后的大學生手機端微博、微信、直播、短視頻等自媒體軟件的應用規模越來越大。自媒體帶來的信息傳播方式和輿論引導方式根本性的變革,拓展了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新形式和新領域。開展自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成為課堂教學改革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自媒體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應用中的利與弊
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不是以一般本科學院的學術教育為主,而是一種直接作用于受教主體的職業性、技能性、生產性教育。高職院校課堂教學也不同于一般本科學院的專業知識傳授模式,而是更多地表現為興趣引領、實踐為主和就業導向的教育模式。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指明,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沒有職業教育現代化就沒有教育現代化,要實現職業教育的現代化就必須要實現教學的現代化,實現教學的現代化就必須深入研究現代自媒體傳播工具的發展對職業教育教學的影響,在準備把握自媒體對高職院校教學所帶來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前提下,才能實現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目標。
自媒體在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改革中應用的利,是指自媒體傳播特點中有利于高職院校課堂教學的方面,能夠對教學起到積極的作用。所謂積極作用主要指的是自媒體的高效性、便捷性、互動性、實時性的特點有利于教師進行課堂教學活動。自媒體可以實現課上、課下、課前、課后、線上、線下全方位、互動式教學。高職院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自媒體軟件的特點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發揮自媒體高效、便捷、實時、互動的特點,構建課上、課下、線上、線下,四位一體的高職院校互動式教學模式。張北坪在《傳播媒介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分析》一文中遍分析了自媒體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和應用路徑進行了研究,并為思政教育如何正確應用自媒體進行了模式探索。
自媒體在高校教學應用中的弊是指自媒體傳播特點中不利于高校教學的方面,對高校教學起到消極的作用。所謂消極作用主要指的是自媒體的去中心化、碎片化、多元化、開放化、娛樂化的特點并不利于高校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這一部分學者們普遍認為當媒介傳播方式向去中心化方向發展后,這就削弱了權威的影響力--自媒體正是推動這一過程的關鍵因素,更世俗、更平等、更強調個人意志的自媒體切合了90,00后新生一代的訴求,因而自媒體迅速占領了中國媒體傳播的半壁江山,自媒體所帶來的“權力分散和多元化”正威脅著傳統高校教學的權威性,也削弱了教師的話語權。王靜在《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一文中便表達了這一思想。她在論文中分析了自媒體中一些不利于教學工作開展的特點并用調查數據證明了一大部分學生對自媒體具有過度依賴性,自媒體去中心化、碎片化、娛樂化的學習方式既不利于學生系統學習思想政治學科理論,也阻礙了思政教師、課堂教學的權威性,部分學生甚至開始質疑自己所學知識的正確性。
綜上所述,我國學者對自媒體教學的研究還處在對自媒體傳播特點的分析和研究上,在更深入和具體的自媒體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應用模式方面的研究還比較少,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教師們放開眼界,借鑒國外高校在應用模式方面的研究成果,結合中國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探索出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院校自媒體+課堂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陳傳枝,自媒體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長江大學學報,2012(10).
[2]郭長義,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05).
[3]黃靜婧,微傳播時代思想政治教育話語權的重塑[J].教育評論,2015(06).
[4]張北坪,傳播媒介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分析[J].教學與研究,2015.(12).
[5]季海菊,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3.
[6]R.Junco,G Hei bergert,E.loken. The effect of Twitter on college student Engagement and Grade[J].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11,vol27(2).
(作者信息:三亞航空旅游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