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孫發 鄭國強 葉國富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4-0044-02 ? ? ? 中圖分類號: S42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針對光澤縣農業生產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光澤縣的主要氣象災害以及其對農業的影響,提出了一些防災減災的建議和防御對策,為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氣象災害;農業生產;防災減災;影響;對策
光澤縣位于福建省西北部、閩江富屯溪上游、武夷山脈北段,地勢四周高、中間低,周圍群山連綿,為山間盆地地形,常年氣候溫和,屬于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雨量充沛,四季雨旱明顯。農業生產同氣象條件關系密切,據統計,因不良氣候造成的氣象災害占我國所有自然災害的70%以上,可見氣象災害對于我國農業生產發展的影響十分明顯。影響光澤縣農業生產的主要氣象災害包括干旱、暴雨、大風、凍害等。由此造成的農業影響和經濟損失逐年增加,必須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應對這些氣象災害,將災害對農業生產的損失降到最低,以確保農業豐收高產。
1 ? 光澤縣的主要氣象災害及對農業的影響
1.1 ? 干旱
干旱在我國是十分常見的氣象災害,在光澤縣也體現得尤為明顯。干旱造成土壤的含水率明顯滿足不了普通農作物的生長需求,我國對于干旱等級評定分為5個等級,分別為無旱、輕旱、中旱、重旱和特旱。無旱等級的土壤水分能夠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輕旱是指水分略少,對農作物有輕微的影響;中旱的作物白天會出現葉子萎蔫的狀態;在重旱和特旱的情況下,水分明顯不足,植物萎蔫,葉子干枯,果實掉落,農作物干枯、死亡。干旱嚴重影響農業生產,導致森林火災易發。2003年6月底至8月中旬,光澤縣持續高溫、降水極少,造成干旱。據統計,此次干旱對農作物及生產生活造成很大的經濟影響。干旱持續時間越長,對農作物造成的危害就越嚴重,會使農作物出現減產、絕收甚至死亡,降低農民的收入[1]。
1.2 ? 暴雨洪澇
暴雨洪澇也是影響光澤縣農業生產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按照降水量不同,暴雨分為3個等級,即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一般在24 h內降水量在50 mm以內為正常降水,達到50~99.9 mm則為暴雨,達到100~249.9 mm為大暴雨,超過250 mm則為特大暴雨。光澤縣位于冷暖空氣經常交匯的武夷山中,武夷靜止鋒經常在此滯留,易造成強降雨。暴雨、尤其是大暴雨和連續性暴雨,常常造成洪澇災害,集中在每年的4—7月,特別是5月和6月,這兩個月的持續性降水常給光澤縣造成洪澇災害。暴雨一旦形成,就會造成河流水漫、農田浸沒,部分山區還會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對農業生產造成極大威脅。光澤縣地處盆地,如果出現持續性暴雨天氣,農田里的大量積水將不能及時排除,會造成農田內澇,由此造成農作物減產甚至絕收[2]。
1.3 ? 大風
在氣象學上將超過8級(17.1 m/s)以上的風稱之為大風。大風的出現會對農業生產及人們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光澤縣一年四季均可出現大風,以2—8月出現的雷雨冰雹大風為主,其影響范圍小、持續時間短,但破壞力極強,會吹倒房屋、折斷樹木,造成的損失極大。
1.4 ? 凍害
低溫凍害在光澤縣也經常出現,在作物生長階段突然出現氣溫明顯降低的情況,從而影響農作物的生長。凍害程度是由降溫幅度及低溫持續時間決定的,另外也與作物的品種、播期、土壤及耕作方式、管理水平有關,基本有冷害、寒害、霜凍、凍害4種類型,對農作物的影響極大[3]。
2 ? 不同類型氣象災害的防御對策
2.1 ? 干旱防御
第一,注重栽培措施。根據光澤縣干旱災害特征,合理調整農業結構,選擇噴灌、浸潤灌溉等方式緩解干旱,減緩土壤的蒸發和植物蒸騰作用。第二,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在出現嚴重干旱時,可以通過人工增雨的方式,達到防旱抗旱的目的。光澤縣氣象部門應在天氣預報的基礎上找準有利時機,在統一的指導下,加強與水利、農業、交通等部門之間的溝通協作,共同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將干旱對農業生產的損失降到最低。
2.2 ? 防洪措施
積極開展植樹造林、加大林地建設,有利于促進土壤對水分的吸收,進而減少暴雨對地面的直接侵蝕,在避免水土流失的同時,還能防止河道或下游湖泊淤積等,增強河流及湖泊的泄洪能力。農民應及時關注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洪準備,做到未雨綢繆。在洪澇災害發生后,各部門應及時疏通各個渠道開展排澇,將農作物扶正、加固;建立科學合理的排灌系統,將農田里的水盡快排出,合理調整農業布局,適當種植耐澇作物品種;加大水庫建設,做好水系治理;對土壤結構適當進行改良,增強土壤的滲水、排水能力[4]。
2.3 ? 防風措施
臺風來臨前,風口處的作物一定要加固植體,及時搶收已經成熟或接近成熟的產品,排查作物大棚、棚架、設備等。對于高稈作物,應做好支架、綁縛、覆蓋、修剪、整枝等工作,臺風中被吹倒的作物要及時扶正,減少臺風吹襲對其造成的影響。
2.4 ? 防凍措施
生產中采取適當的措施加以防御,改變農作物的越冬條件,適應作物的生長。在作物品種方面,要選用耐寒品種,同時搞好布局,根據當地的氣候特點,合理安排播期和播量,加強管理,精細整地,培育壯苗,做好灌水、中耕工作,另外在肥料施用上酌情增施磷鉀肥,同時做好防凍工作,適當增加覆蓋物。
3 ? 結語
氣象災害的發生對光澤縣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相關部門要引起足夠重視,加強部門聯動,建設氣象災害防御系統工程,建立健全防災制度及應急預案,提高防災能力,并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期促進光澤縣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 1 ] 胡英,王軍,馬軍.湖北省房縣農業氣象災害影響及防災減災措施[J].北京農業,2014(07):172-173.
[ 2 ] 陳娟,陳磊,呂凱,等.安徽省農業災害情況及防災減災對策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5(08):212-217.
[ 3 ] 顧掌根.嘉興市農業災害預測及防災減災對策[J].中國農村小康科技,2008(10):3-5.
[ 4 ] 李福奪.山東省自然災害時空分布規律與防災減災對策[J].湖北農業科學,2016(02):797-809.
(收稿日期:2019-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