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紅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4-0063-01 ? ? ? 中圖分類號: S565.2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花生營養豐富,同時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在日常飲食中,往往是餐桌上的一道常見菜品。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優化調整,花生的種植面積也呈現出逐年增長的態勢。因此,農業專家也適時改進了花生種植技術,旨在提高花生產量,使廣大花生種植戶獲得更大的種植效益。對影響花生產量的因素及藥用價值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花生種植效益的措施,供參考。
關鍵詞:花生;種植技術;種植效益;措施
花生屬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除了山東主產區以外,河北平原中部地區也是重要的花生高產地。如何利用平原地區的地勢、土質以及適宜的氣候條件,提高花生的產量與經濟價值,是擺在農業專家與花生種植戶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1 ? 影響花生產量的因素
1.1 ? 地域特征及土壤酸堿度
近年來,河北省唐山地區作為花生的高產區,受到當地農業部門的高度重視。花生對地形、土壤的酸堿度要求較高,只有在適宜的土質環境下,才能提升產量[1]。
第一,花生的生長環境必須干凈,周圍不能有雜土、雜物,否則會直接影響花生的生長速度。第二,花生對土壤的酸堿度要求比較高,一般情況下,花生屬于喜酸性農作物,土壤的pH值最好在6~6.5之間,而且花生最適宜的土質為沙性土壤,其更利于花生的茁壯生長。在沙性土壤中,花生根系發達,利于結瘤,土壤通透性好、松緊度適中,產出的花生粒大、果殼光亮,品相好,經濟價值高。第三,在花生生長過程中,需要供給大量的水分,而唐山地區的土壤多是上虛下實,透氣效果較好,不僅利于水分的吸收,同時土壤肥力高,為提高花生產量提供了天然的保障。
1.2 ? 花生品種
花生品種多樣,在選擇時,應遵循緊湊型原則,因為緊湊型花生品種具有抗倒、抗旱、抗病、豐產等特征。種植之前要對花生種子進行預處理,在處理過程中,要確保空氣相對濕度,不能使種子吸入過多水分或濕度過小,這樣都不利于種子的發育和生長。在花生剝殼時,種植戶應選擇晴朗的天氣,不可在陰雨天完成剝殼過程。去殼的種子需要在室外晾曬1~2 h,在對種子進行分類時,盡量將劣質、受損嚴重的種子剔除掉,這樣可以保證種子的成活率以及出苗率,利于后期花生植株的正常生長。
2 ? 花生的藥用功效
花生不僅具有較高食用價值以及經濟價值,同時其藥用價值也得到相關醫學專家的認可。花生中富含大量的亞油酸,其可以將人體內的膽固醇分解成膽汁排出體外,大大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概率。花生中飽含的鋅元素和鈣元素能夠起到延緩人體衰老以及促進兒童骨骼健康發育的功效。此外,花生中含有的大量油脂以及多種維生素,具有促進骨骼制造血小板的功能,不但對多種出血性疾病有止血作用,而且對原發病能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3 ? 提高花生種植效益的措施
3.1 ? 選擇科學的種植方式
花生按播種方式劃分,有露地與薄膜覆蓋兩種;按照作業方式劃分,則有機械播種與人工點播兩種。對于花生種植戶而言,應盡量選擇薄膜覆蓋法。為了使花生種子吸收更多的陽光,且為花生的生長提供一個適宜的溫度,種植戶應選擇黑色薄膜,這種薄膜不但可以防止花生植株受到污染,同時也能夠提高花生的質量[2]。
3.2 ? 選擇合適的播種時間
花生屬于喜溫農作物,河北唐山地區的溫度適中,正好適合花生的正常生長發育。在播種花生時,溫度應保持在12 ℃左右,上下誤差盡量不要超過1 ℃;花生開花的溫度是23~28 ℃,最低溫度為19 ℃。基于此,廣大種植戶必須掌握好花生的種植溫度,節氣應盡量選擇在立春后。對于唐山地區來說,每年的4月中下旬是播種花生的最佳時間。
3.3 ? 優化播種流程
花生的生長大致經過5個階段,即出苗期、幼苗期、開花下針期、結莢期以及飽果成熟期。其中播種初期的施肥、起壟、覆蓋薄膜等環節必須同時進行,在施肥時,應選擇有機肥料以及生物菌肥,有機肥的施肥量應控制在2~3 m3/667 m2,生物菌肥的量大致是40 kg/667 m2。經過肥料的供給,土壤的透氣性顯著增強,有利于花生果入土。此外,花生的種植密度與產量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對于種植戶來說,花生的最佳種植密度應保證壟間距為60~80 cm,穴距為13 cm,做到每穴播種兩粒花生,整體種植密度控制在13萬~15萬穴/hm2。當花生子葉冒出土層好,種植戶應及時去除周圍的雜土,為花生幼苗的生長創造一個有利環境。
3.4 ? 加強病蟲害的預防與治理
青枯病是花生較為常見的病害,當花生植株出現這種病害時,種植戶應選擇多菌靈等化學藥物進行綜合治理。另外,為了從根源上預防病蟲害,種植戶在種植花生前,應用辛硫磷進行拌種,這樣有利于花生產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 1 ] 雷英平.淺談安康花生芽苗種植栽培技術分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6(07):117.
[ 2 ] 楊朝民.河南省花生高產栽培的播種技術要點[J].南方農業,2018,12(30):16,20.
(收稿日期: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