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秀林
文章編號: 1005-2690(2019)04-0077-01 ? ? ? 中圖分類號: S661.1 ? ? ? 文獻標志碼: B
摘 ? 要:最近十幾年來,我國各類果樹的栽培技術得到了迅速的發展以及提高。對于蘋果樹的栽培種植方面,矮化密植技術成為了當下最為流行且最為普遍的栽培方式。這種栽培方式能夠縮小果樹的栽培密度,以此來增加果樹的產量,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對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的技術要點進行了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蘋果樹;矮化密植;栽培管理
近年來,矮化密植的種植方式在蘋果樹的種植技術中已經成為了最為普遍的方式,其是利用現有的一些高科技含量的技術,將果樹的高度變矮、減小果樹的樹冠面積,能夠明顯地提高果樹的產量。
1 ? 矮化密植在蘋果樹栽培中的優點
1.1 ? 果樹生長時間短,結果更早
由于密植栽培技術能夠改變果樹的高度以及大小,因此果樹所需要的生長時間也會更短,帶來的最大優勢就是比普通種植的果樹掛果時間會更早。一般來說,生長情況正常的果樹通過密植栽培后,在第2年就可以掛果,在之后的1年便是果樹掛果的最高時期。
1.2 ? 比普通種植投入更少,節省土地面積
一個設計合理的密植栽培果園,可以大量節省土地資源。傳統果園的果樹之間相距較遠,而且由于樹冠的遮擋,果樹之間的土地不適合栽培其他農作物,浪費了很大一部分土地資源。通過密植栽培后的果園可以節省很大一部分的空間用來種植其他農作物,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在低投入的同時也得到了更高的經濟收益。
1.3 ? 便于管理和更新換代
由于矮化密植的果樹體積偏小,因此管理人員可以很方便地對果樹進行修剪、施肥、打藥等操作,而且在蘋果成熟時期,也便于工人們的采摘。密植栽培的果園相比于傳統的果園來說,其收益的提升較為明顯且投資也會更少。由于果樹的生長周期較短,因此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回收成本。在果樹的栽培過程中,如果發現當前的品種已經被淘汰,則可以快速地更換園中的品種,且較短的生長周期能夠快速滿足市場的要求。相比于普通的種植方式,密植栽培的果樹具有便于管理、產量高、效益好、土地資源利用率高等優點,在我國的蘋果種植地區應大面積普及。
2 ? 蘋果樹矮化密植的要點
2.1 ? 栽培技術要點
選擇栽培地點是果樹栽培最關鍵的一步,決定了果樹以后的發育情況。矮化后的果樹體積變小,因此樹根也變得比較淺,所以對土地的要求就比較高。因此需要選擇土質較好、土質不能沙化,最好是能夠帶一些肥力的土地,這樣可以更好地促進果樹發育。密植栽培的果園對于通風條件的要求較高,最好是能夠選取一些有坡度的地方,保證有良好的通風條件,同時便于后期的灌溉。帶有坡度的地方也可以防止洪澇災害的發生,保障果樹的生長環境。在果樹栽培的前期,還應該對要栽培的土地進行適當施肥,提高土壤的質量。
處理好栽培地點后,需要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栽培密度。通常栽培密度與品種有關,一般為84~112株/m2,每株之間相距2~2.5 m,每行之間相距3~5 m,實施寬行密植的方式[1]。
2.2 ? 密植栽培的后期管理技術
矮化種植下的蘋果樹容易出現問題,例如樹木無法自由生長,以及由于種植密度高而樹葉發展太快等,應通過合理的修剪來改善矯正。例如,將蘋果樹的樹形修剪成紡錘形,或者將樹干稀疏層形狀改進為紡錘形樹形,其最大特點是主分支沒有側枝。因此,在修剪時,應注意以下幾點:注意控制樹冠的大小,并盡可能保留大部分主枝以保證數量,減少側枝的數量。同時嚴格控制主枝的生長,避免其生長超出主干,以確保主干的生長速度。可以通過修剪來縮小頂部分支。在冬季進行修剪工作時,應注意保護主枝的伸展枝,以保護幼樹免受低溫的侵害。
在矮化密集種植的蘋果園中,每株蘋果樹的果實灌漿率高,蘋果產量大。此時,果園的光照條件比稀疏種植園的光照條件差。如果水肥條件跟不上,果樹的整體生長就會減弱。特別是在目前的大多數蘋果園中,所種植的品種為短枝型。此時若果園的管理水平不能保持,則樹體容易過早老化。為此,當蘋果樹進入結果期時,對于已經開花到頂部的一些果樹,應該及時更新和修剪,并且適當地去除主要在上方的樹枝,以確保其沒有回縮的跡象。剝去果樹頂部的競爭分支[2]。另外,為了確保樹枝可以更新和恢復活力,在拆除樹干中下部的大樹枝時,應妥善保留一些小樁,以促進樹枝的再生,從而培養更加優良、下垂細長的掛果分支。
3 ? 總結
相比于傳統的栽培技術,經過矮化密植的蘋果樹在產量與效率上都有了很大提高,同時對于果園內部的土地利用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在降低果農投入的同時,帶來了更高的經濟效益。因此,在今后的蘋果種植領域中,應全面普及矮化密植技術,把蘋果種植的效益提升到最大。
參考文獻:
[ 1 ] 羅娜.蘋果矮化密植栽培管理的技術要點初探[J].現代農業,2017(03):34.
[ 2 ] 楊宗鵬.矮化蘋果樹的整形修剪與施肥技術[J].中國農業信息,2016(16):67.
(收稿日期: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