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開展 陳海鷗



繪本,是一種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甚至是完全沒有文字,全是圖畫的書籍。這類書籍畫面蘊合的信息豐富直觀,寓意深刻,圖文并茂,能較好地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是每個孩子前閱讀階段一個不錯的選擇。如何正視并善用繪本,讓這一教育資源能夠發揮積極作用,是教師應該思考和探索的問題。
隨著全領域閱讀活動的火熱開展,幼兒繪本閱讀量不斷上升。繪本以其圖像的簡約直觀,趣味性強深受幼兒喜歡。許多教師在欣賞繪本故事之余更樂于挖掘繪本中優秀的美術教育資源,力求拓展繪本的美術教育價值,摸索將繪本運用到美術活動的新途徑。通過閱讀經典繪本故事,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讓兒童選擇故事情節想象畫面、對故事改編或續編的方式進行繪畫創作,是我們目前探索與實踐的方向。如何把握好尺度,特別是對幼兒情感培養的導向極其重要。下面分享幾個課例的教學心得,與大家共勉。
諜例一:《非洲的大南瓜》
《非洲的大南瓜》主要講述兩個善良的小姑娘幫助非洲人民吃上大南瓜的經歷,這個繪本故事讓人感受到善良的人性。上這個課的時候,主要把握一松一緊。故事的教育意義為緊,繪畫自由放開為松。故事主要強調對“鬧饑荒”三個字的理解。因為現在的孩子生活條件非常好,很難體會餓肚子的感受,教師可以請大家想象、討論餓肚子時的感受和心情,以此引發幼兒對有食物吃的感恩心,對餓肚子的人感同身受的慈悲心和同情心,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喜悅心情。再以故事情節激發幼兒的想象力,提問除了故事中的辦法,還可以用什么辦法來幫助非洲的解決饑荒問題。此時,孩子們帶著想幫助他人的心情,熱烈地討論各種方法。教師可以順勢引導大家用繪畫的方式將這些想到的方法表現出來。
孩子的想象力很豐富,呈現出來的畫面也豐富多彩:有的要自己做南瓜餅給非洲人吃,有的自己動手做蛋糕送給他們吃,有的拿自己的零花錢去買零食給他們吃;還有的用直升飛機更快地為他們送去食物,有的用推車將整車的饅頭送給他們;有的孩子還畫出送食品給非洲小朋友吃的情景,大家都非常開心和喜悅。
通過繪本故事的續編,還可以引發孩子們更高層次的大愛之心保護地球、愛護生態環境,全世界和平友愛一家親的觀念和行為。這是幼兒情感培養的很好素材。
課例二:《城里最美麗的巨人》
《城里最美麗的巨人》故事內容以“樂于助人”為主線貫穿始終,詮釋“最美麗”的含義,有深刻的教育價值。講述這個故事時主要引導“不著相”,也就是說心靈美比外表美更重要。繪畫要求體現大小對比關系的理解和表達,可以憑記憶畫出某一幫助他人的故事情節。
現在的生活條件較好,孩子們難免產生攀比心理。他們并不了解衣服破了補好還穿這一現象。繪本故事中巨人的衣服從舊到新,再從新回到舊的變化過程,正因為他樂于助人的緣故,即使最后巨人穿著舊衣服,但他卻擁有很多朋友。故事讓孩子明白:美不在于外表光鮮亮麗,而是他有沒有一顆無私幫助他人的愛心。我在講這句話時,發現孩子們聚精會神地聽著,眼睛散發出天真無邪的光亮。我深深地感受到:一線老師對孩子講的話有多么重要的影響!一堂好的課則有可能喚醒孩子們內心深處的慈愛之心,滋養孩子們成為善良友愛、充滿智慧的人。
課例三:《長頸鹿不會跳舞》
這個故事講述長頸鹿由不會跳舞被動物們嘲笑和諷刺而心灰意冷,到遇到蟋蟀的鼓勵重新找回自信,最終得到大家的肯定的經歷。通過繪本解讀,我們鼓勵孩子敢于嘗試、不怕挫折和失敗,不斷挑戰自己,獲得信心和勇氣。同時也讓孩子明白: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的道理。引導孩子學會好好說話,不曲意奉承,不拍馬屁,而是誠懇討論、熱心關懷,用最溫暖的詞匯表達最真摯的心意。
在繪畫引導上,主要引導線條的優美和肢體動作的表達。結合自身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加以自由想象和創造,設計更加優美的舞蹈動作,讓長頸鹿動作協調,呈現曼妙舞姿。在故事的鋪墊下,孩子們積極想象,認真創作,都為了創造美而努力著。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作自然純真。洪嘉燁小朋友的畫初看花哨,經過傾聽才知道,他添加了絢麗的舞臺燈光,從畫面也能感受到長頸鹿正在快樂地舞蹈著。
美育是一種感情教育,它的功能在于使受教育者得到人格變得高尚的內在情感。善用繪本故事為載體的幼兒美術活動通過美術活動滋養孩子的心靈,再反作用于創作,使每個孩子的作品“有血有肉”。作為美術老師,我們要從繪本選擇上下功夫,挖掘繪本故事深層次的教育寓意,實現幼兒情感培養的正面影響,最終將美育教育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