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欣

讓音樂陪伴孩子成長
國內外研究發現,腦內區塊中音調處理能力和語言處理能力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系,語言的基礎由五個技能構成:語音意識、音量的感知、節奏感知、聽覺活動記憶、聲音形式的學習能力。通過一系列的研究,研究者們發現這些技能可以通過音樂課程來加強,被隨機分到音樂訓練的孩子,綜合表現比其他被分到視覺、繪畫課程的孩子要好得多。
正因如此,北京市順義區瀾西園二區幼兒園圍繞音樂開展一系列課程,旨在通過音樂教育提高幼兒綜合能力,為其人生發展奠基。
“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就是課程的改革”,走內涵發展之路,構建實施“以幼兒發展為中心的課程體系”,是實現師幼共同發展,提升園所辦園質量的有力抓手。促進幼兒發展是課程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適宜的課程符合孩子的經驗認知,貼近幼兒的生活,能夠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實現育人目標。“以樂促玩、以玩促樂、玩中求樂”是“玩·樂”課程的最大特點,讓幼兒在愉悅氛圍中,自信表達、勇敢表現、快樂體驗,促進幼兒發展,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在“玩·樂”課程實施過程中,我們注重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將“自信、勇敢、樂觀、智慧、進取”瀾西五品質培養融于其中,最大化地發揮音樂在游戲中的輔助功能,將音樂作為玩的環境氛圍;同時最優化地發揮音樂的表現力,將音樂作為表現生活的方式;最終實現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快樂,獲得發展。
主題化活動內容,支持幼兒快樂發展
構建適宜的主題活動? 在“玩·樂”課程主題活動設計上,我們堅持以孩子的生活為依據,依照認識生活、體驗生活、表現生活、表演生活的課程四步驟,來設計主題活動。每個模塊設計教師都會根據本班幼兒年齡特點及主題適宜表現方式來。如:“端午主題活動”,在“認知端午”“體驗端午”“表現端午”“表演端午”四環節,細化了16種教育活動,講端午習俗故事、說端午兒謠、動手做龍舟等。在主題活動開展后,孩子們對于端午含義、意義、特點有了自己的理解,在表現環節中便很容易地展開音樂想象,通過卡農輪唱、肢體聲勢、律動、音樂劇等形式,將自己對端午的理解與感受表達出來。
創新主題表現形式? 開展“玩·樂”課程六一主題展示活動,即孩子們在“玩·樂”主題活動開展后對于音樂作品的表達、表現與創造。正因為積累了相關的生活經驗,孩子們真正理解了音樂,所以連小班幼兒都可以成功表演集歌唱、律動、打擊樂于一身的音樂劇《小蝌蚪找媽媽》。展示活動以幼兒為主體,突出“做六一的小主人”理念,從海選主持人、節目單邀請函設計、服裝道具制作到當天活動服務、展示,均由幼兒自主參與。
生活化節奏兒歌,促習慣樂感雙養成
在一日生活中,教師結合“玩·樂”課程特點,大膽嘗試創編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的兒歌,并巧妙地賦予兒歌多彩節奏。同時關注幼兒品質培養,支持幼兒自信表達、勇敢表現、快樂體驗。在兒歌內容的選材上,既關注幼兒生活經驗,又貼合各年齡段的教育目標,節奏編排也會關注幼兒節奏學習特點。好玩的生活節奏兒歌陪伴著幼兒,教師們關注兒歌的節奏特點、情感表達及內涵延伸,促使幼兒在輕松快樂氛圍中養成良好習慣和習得節奏樂感。
游戲化音樂活動,激發幼兒情感體驗
教師們憑借自身的專業熱情、教育理念和智慧勇于創新,大膽實踐,行走在實踐性教學路上,結合園所課題研究內容,汲取奧爾夫、徐卓婭、楊立梅音樂教育理念精髓,大膽設計以游戲情景貫穿始終、節奏元素融入動作與音樂無縫對接的原創游戲化音樂活動,使幼兒在游戲角色體驗中,感知理解音樂曲式及節奏特點,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音樂。
實踐中注重體驗式備課、園領導蹲點指導、園本教研、專家評課、園本培訓五方面有機結合。每周五同年齡班教師體驗式備課,分析段式,創編動作,有效保證教師對活動計劃理解的準確度;園長、業務園長蹲點聽課,了解教師活動組織情況,為教研及培訓提供有效著力點;隔周示范課集體教研,發揮教研組長示范引領作用,讓不同層次的教師通過觀摩研討,提升對游戲化音樂教學法的理解,增強活動組織能力;市級專家跟進指導,從理念引領到具體技術層面處理,使教師加速理解、內化理念;定制式園本培訓,從理念更新、音樂技能提升、反思能力培養等方面,助力教師成長。
在實踐中,教師們改變著頭腦里固化的傳統教育模式,解放思想,努力在活動中關注幼兒的感知體驗、表現創造,真正和幼兒一起玩音樂。孩子們在自主、快樂的氛圍中玩起音樂來,細心感受、專注體驗。
匠心化環境創設,支持幼兒自信表達
基于對環境教育價值的理解,我們匠心創設環境,進一步豐富“玩·樂”環境課程,在環境中物化育人目標,注重幼兒的品質培養,尊重幼兒的情感體驗,為幼兒提供更多的感知體驗的空間,支持幼兒與環境的互動,鼓勵幼兒自信表達,讓幼兒真正成為環境的主人。
如戶外環境,在幼兒園大門口接待區,開辟了“奏樂體驗區”方便幼兒隨時體驗;室內東樓梯的“音畫長廊”充分體現與幼兒的互動,定期精選小中大班的音樂作品,分層放置播放器在東樓道,幼兒隨時播放欣賞;樓道墻面記錄著孩子們在欣賞完《水族館》《彩云追月》等樂曲后,用美術的方式去表達、表現內心的理解與感受。每個幼兒都是天生的藝術家,我們尊重每個幼兒的感受,鼓勵他們自信表達表現,滲透瀾西“自信、勇敢、樂觀、進取、智慧”五品質的培養。
課程建設是一個借助新觀念轉變教育行為,在行為改變中實現觀念更新的漫長過程。“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玩·樂”課程建設路上,瀾幼人將緊抓機遇,攜手并肩,向著我們心中的目標奮進前行,逐步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幼兒的快樂成長、園所的內涵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