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是學生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積極的因素,是學生獲得知識、自主創新的強大內動力。前蘇聯教育家斯卡特金認為教學效果取決于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尤為重要。
在強調價值立意的今天,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為了達到教學效果,在激發學生興趣方面做了很多嘗試。但學生所處的社會大背景在變化,中考改革新政的推出,給我們思想品德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調動學生思維,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提升教學效果,我們發現借用電視欄目形式,可以營造充滿樂趣、動感和知識性的課堂,將教學內容尤其是枯燥、難懂的知識點與活潑、生動、有趣的電視欄目形式有機結合,可以讓學生愉快學習,主動探索,從而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借鑒電視節目對思品課堂的意義
首先,巧用電視欄目形式讓課堂“活”起來。如導入環節可以采用“脫口秀”的形式,既可以選擇電視欄目脫口秀中和教學內容相關的某些內容引發學生興趣,也可以在導入環節讓學生來“一段脫口秀”。現場“脫口秀”往往比電視欄目的脫口秀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興趣,啟發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現場“脫口秀”,掌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甚至從不同角度深入了解學生對問題的認識,使教學更有針對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其次,在沉悶的教學中要是來一段“達人秀”,就會讓課堂更活躍。學生中藏龍臥虎,為了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思品課堂上展示自己的才能,可以引入“達人秀”的方式。尤其在講解有難度或比較枯燥的知識點時,可以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思考、探究甚至小組合作,最終完成任務,獲得成功。“達人秀”活動的設計,旨給學生搭建一個探究、展現自我的平臺,讓優秀的或者有才能的孩子先一步理解知識,再由同伴帶領大家去理解知識。這樣比教師單純的說教更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熱情。
再次,思品課最大的難點在于教師往往不清楚學生對于課堂教學的掌握情況。課堂最后的“超級演說家”可以輕松解決這個問題,還能升華學生的思考。學生在聽課后總會有一些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和質疑。教師可以借鑒“超級演說家”讓學生結合時事談談自己的想法,可以是對于一個小的知識點的見解,也可以是一單元知識的感悟或者是一學期的思考。
如何通過電視欄目激發學生興趣
在課堂上采用電視欄目形式激發學生興趣,首先教師要對電視欄目進行了解,尤其是最近流行的電視欄目或者學生喜愛和關注的電視欄目。其次,調查學生喜愛該節目的原因,從而了解學生的興奮點和關注點,這樣才能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汲取電視欄目中的精華,開發其中的教育功能,為課堂所用。再次,電視欄目眾多,需要教師考慮課堂上采用哪種欄目形式才能讓學生動起來,達到教學效果,要切記電視欄目形式在課堂上的作用是助力思品課堂,不能本末倒置。電視欄目在課堂上的運用一定要和書本上的知識及學情相結合,要堅持以下原則:
第一,目的性。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電視欄目形式的采用本著為書本知識服務的原則,形式的選擇、問題的設計、活動規則的制定都要圍繞教材內容,結合班級學生情況而設計。不同內容、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形式,不要流于形式;不能以偏概全,也不能單一化;欄目主題一定要明確,問題設計結合知識點。
第二,有序性。電視欄目形式是多樣化的,課堂教學也是多樣化的。因此,根據不同教學內容,在選擇形式時,結合學情可以選幾個學生參與,也可以以小組活動形式進行,學生參與度越高越好。電視欄目形式的選擇不僅要有趣,還要有意義,目標達成還需要健全的規則。規則的制定一定要科學、合理,具有趣味性。要保證課堂活動的有序進行,讓每一個學生能夠公平參與,這就需要教師仔細推敲活動形式,制定嚴謹的規則以促進課堂活動順利開展。
第三,操作性。形式固然重要,但為了達成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激發學生興趣,可以就教學內容和學情變通形式,也可以讓學生參與其中,出謀劃策,這樣又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及教育目的。
總之,在課堂中采用電視欄目形式,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教師要適時總結,評價,概括,引領,從而升華主題,提升教學效果。希望更多的老師敢于在課堂上嘗試,敢于利用現今豐富的社會資源和網絡資源,媒體資源為我們的課堂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