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元梓
隨著人們對于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英語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注重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反思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階段中,學生的英語正處于啟蒙階段,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較為薄弱,教師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自身反思能力,進而在英語教學實踐中提升英語教學水平。教師通過在實際工作中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明確英語教學內容,不斷反思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問題和并加以改正。
一、教師明確教學反思內容
(一)教師的認知能力
教師的認知能力主要表現在教師對教學內容整體把握、教學課程的設計等方面,不同認知能力的教師在教學水平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師的認知能力通過教師在課堂中的應變能力和溝通能力表現出來。
(二)教師的批判能力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批判思維較為嚴重,在教學經驗研討會上,教師會對大量的信息進行交流與討論,且這些信息不必全部接收,而是進行人工篩選,對教學反思過程有價值的部分要合理運用。對于不符合教學反思過程的部分持保留意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借鑒此種方式,要對教材內容進行篩選,質疑,培養教師的批判能力。
二、教師要提升反思能力
學生反思能力的提升,不僅要求教師加強理論學習,還需要在實踐中反復的檢驗。教師反思能力的培養共分為三個階段。即:
(一)積累經驗期
在積累經驗期,英語教師往往不能及時發現自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問題,無法清晰的認識自身。英語教師要與身邊的同事多交流,多接觸英語最新網絡資源,不斷豐富英語教師經驗,進而總結,會幫助英語教師彌補自身的不足。
(二)模擬和分析時期
教師要不斷積累自身的教學經驗,通過多種途徑獲得英語教學資源,并將獲取的信息數據加以總結分析。同時,教師還要通過課堂模擬,觀察教師反思效果,從而實現理論與實際的相結合,教師通過模擬和分析時期,其可以積累大量的教學經驗,并將這些教學經驗加以總結分析。
(三)驗證時期
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多多積累教學經驗,通過總結英語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經驗方法,并且不斷反復驗證。例如:在小學一年級英語課堂中,教師讓學生進行跟讀單詞或者詞語。因為學生年齡,對新鮮事物有著好奇心,剛剛接觸新單詞時,學生剛開始有著較高的熱情,隨著跟讀時間不斷延長,學生會產生枯燥情緒。
三、教師要對教學反思方法進行總結
(一)反思筆記
英語教師在每節英語教學活動前,教師對英語課程進行準備,從而使英語教師在講課時更加流暢。同時,教師還要在英語教學課堂中,觀察學生上課的狀態,在英語教學活動后,教師要反思自身的教學能力。以及整節英語課堂中,學生對于英語教學內容的接受程度,教師在課堂中的教學行為。教師要將課前、課中以及課后的過程加以記錄,經過一段時間后,教師對記錄的內容進行回顧,并加以分析,獲得相應的反思能力。
(二)現場交流
在學術研討會上,教師就教學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交流,大家一起商討出正確的解決辦法。每一位英語教學教師都會有自身的教學風格以及心得體會,在學術研討會上,教師可以就自身的經驗與其他教師進行分享,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自身理論不足的地方,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英語教師通過反思交流會,可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教學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對于英語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不僅需要具備良好的專業教學知識,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反思能力。在實際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不斷積累自身的教學經驗,實現自身反思能力的提升,進而提升英語教師的教學水平,實現在教學實踐中完善自身的目的,成為一名合格優秀的英語教師。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