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杰
識字教學是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 也是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對于整個小學階段的學習來說至關重要。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運用多種方法,學生就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就會實現自身的發展。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 誠然,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如果學生掌握了多種有效識字方法,對識字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能在生活中主動識字、趣味識字,那么,我們的教學將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運用多種方法趣味識字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積極認識傾向,它推動我們去探索新知識、發展新能力。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學習興趣決定著他們的學習態度。在識字教學中,教學生掌握識字方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是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
第一,游戲識字。在實踐教學中,我有效利用課件中的游戲教學生識字。如:“登山”游戲,讓學生每走一步認讀一個字,認對就能上一層,直到山頂,看誰跑得快;“海底探寶”游戲,學生每讀對一個詞語,就能找到一個寶藏,看誰找的寶藏最多;類似的還有“摘蘋果”“青蛙過河”等游戲,這些游戲孩子們都非常喜歡,他們在輕松玩耍中愉快地認識了很多生字。
第二,利用字形特點編口訣。如“碧”可編為王奶奶和白奶奶坐在石頭上;“坐”可編為兩個小人坐在土堆上;三人為“眾”,兩人為“從”;“災”就是房子著火了。
第三,編兒歌識字。小低年級學生最喜歡背各種兒歌,因為兒歌既通俗易懂,念起來又瑯瑯上口,便于記憶。于是,我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將要識的生字串聯成兒歌,讓學生讀記。例如,小弟弟有一張俊俏的臉,他一邊吹口哨,一邊放鞭炮,以此來記住“俏”和“哨”;天晴了,一片青青的草地旁有一條清清的小溪,一只蜻蜓飛來飛去,以此來記住“青”“晴”“蜻”。學生在讀兒歌時,不僅記住了字的音,而且理解了字的義。
第四,猜字謎識字。在識字教學中,原原本本把字形擺出來,學生沒有多大興趣,而采用猜字謎游戲就不一樣了。教師可以給出謎面,讓學生猜字;也可以發動學生,和學生一起編謎語。如一匹馬從門外進就是“闖”,“鬧”出了門就是熱鬧的市場,門里一個人是“閃”,門里一個木是“閑”……也可以讓學生自編字謎,“三個人,五個人,九個人”,分別是什么字?盡管學生編的字謎比較簡單,但他們對識字的熱情卻很高,一些難字就是通過編字謎被牢牢記住的。
第五,自主識字。愛玩是低年級學生的天性,他們上課集中注意力的時間短,傳統的識字方法單一、枯燥,久而久之,學生就對識字不感興趣了。為此,我有時讓學生在“玩”中自主識字。如:拼一拼,讓學生用手中的字卡拼組識字,或者讓學生將偏旁與手中的字卡拼組識字,學生通過動腦筋,在拼一拼、擺一擺的過程中,既識記了新字、發現了構字規律,又學得很開心。再如:做一做,這是教學生通過做動作理解字義,也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比如教授“播撒”這個詞時,我讓學生做“播撒”這個動作,學生一邊做一邊感受,慢慢體會這個詞是用手將種子拋到田地里,從而也理解了漢字部首有表意的功能。
二、到生活實踐中去識字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處處皆生活。漢字源于生活,又客觀地反映生活。所以,啟發和帶動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識字,也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如:讓學生在親人聚會吃飯時認讀菜單;坐公交車時認讀站名;吃藥時認讀藥名;跟家人外出逛街時認讀廣告牌、商標;去超市購物時一邊取物一邊認字,既認識了貨物,又認識了生字,購物、認字兩不誤。
另外,創造條件讓學生展示生活中認的字,使他們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可讓每個孩子準備一個識字本,將自己新認的漢字寫在本子上;還可以通過讀書看報,將新認的漢字剪下來貼在識字本上。每學期交流識字本,比比誰是班里的識字小能手。識字無處不在,識字無時不有,只要引導學生平時留心生活中的漢字,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識字欲望。
對于新入學的孩子,讓他們發作業本也是一個好辦法。剛開始學生不認識班上同學的名字,可以把學生的名字工整地寫好,做成課件,每天抽幾分鐘帶領全班一起讀,并要求讀到誰的名字誰站起來。過幾天讓識字量大的同學站起來,帶領大家一起讀,過不了多久學生就可以自己發作業本了。
小學生認字記得快,也忘得快,對于課堂學過的字、詞,課后必須鞏固。所以,教師可引導家長做識字卡,一張卡片一個生字,或一張卡片一個詞語,每天回到家中認讀所學生字、詞語。一周后,集中所有字卡、詞卡復習,一月后繼續集中復習。認識的卡片可以收起來,不會的卡片反復認,慢慢地,學生就能積累大量生字、詞語了。
三、在閱讀中快樂識字
識字是為了能夠流暢地閱讀,閱讀時也能大量識字,二者相輔相成。低年級學生可以買一些帶拼音的課外讀物,當學生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時,可以借助拼音認讀。邊讀邊認字,掃清了文字障礙后,閱讀就是件快樂的事。閱讀時,我們往往會被精彩的故事情節所打動,會被文章里的好詞佳句所吸引,會跟隨主人公做一次奇妙之旅。往往閱讀結束了,但我們的思緒還停留在書本中,所以,每次閱讀結束后可以完成一張讀書表,填寫自己的閱讀內容、閱讀頁碼,摘抄好詞、佳句,并隨手畫一畫故事中的人物,用這種方式記錄自己的閱讀感受,同時也認識了更多的漢字。
除了自己獨自閱讀,也可以和家人一起進行親子閱讀,孩子讀一段,爸爸、媽媽讀一段,或者和父母一起讀,或者分角色朗讀,嘗試扮演故事中的人物。最后,定期開展讀書分享會,給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書本,介紹書中的人物,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通過彼此的交流,學生閱讀的興趣大大提高,識字能力也就得到了提升。
四、結語
實踐證明,在低年級識字教學中,靈活地溶入多種方法,學生就能主動參與,成為識字的主人,就會實現自身的發展。在識字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鋪路搭橋,引領孩子們走進識字天空,孩子們就會展開創新的翅膀,開拓嶄新的天地。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