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向琴
一、數學學科與思維導圖
數學是一門研究現實世界的數量關系和空間形式的科學。學習數學需要積極地探索、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過程,數學知識的學習過程具有一定的邏輯性。數學知識之間相互連接也具有一定的邏輯性,這一邏輯性也決定了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結構,這一結構由不同的知識點相互連接交融在一起形成知識體系。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之整體化幫助學生理解與記憶。
思維導圖是一種可視化思維工具,借助于關鍵詞和關鍵圖像組織、歸納、總結知識點,最終形成網絡狀的結構。其中,每個關鍵詞和關鍵圖像所起的主要作用是承接新知識和便于記憶,思維導圖有一定的邏輯順序,從中心主題開始到每一個主節點,每一個主節點都與中心主題有關系,主節點之間也有關系。由此可見,思維導圖的本質與數學這一學科所遇到的問題完全相同。具體來說,正是因為數學知識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一定的層次結構,思維導圖有助于理清這種抽象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思維導圖可以使抽象的數學語言生動、直觀,而且能明確數學知識間的層次結構和邏輯關系。因此,思維導圖適用于數學復習課教學。利用思維導圖梳理知識點能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框架更加完整,幫助學生系統地把握知識脈絡,找出知識體系中的漏洞,快速、全面地掌握所學知識。同時,思維導圖也有助于促進學習者把已有的知識經驗與學習內容相連接,可以快速地找到解決未知問題的方法。思維導圖有助于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在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相互討論和啟發,這有助于識別和理解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數學復習課與思維導圖
復習課是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常見的一種課型。在復習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鞏固現有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建立起新的認知結構、增長學生的文化知識以及培養他們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有著極其重要價值。復習課程的目的不是幫助學生回憶和再現自己已學的知識,而是引導學生總結自己的知識框架;不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回到同一學習起點重新開始學習,而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知識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整理知識框架理清知識脈絡,從而使學生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圖,整體把握所復習內容的學習目標,明確自己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此達到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的目的。
三、將思維導圖應用在初中數學復習教學中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
學生繪制自己思維導圖的過程也是知識整合的過程,學生通過繪制思維導圖,將已經學過的零碎知識片段整合成一個系統的知識網絡。學生不僅可以掌握所學數學知識框架,而且可以將通過繪制思維導圖來復習的方法應用到其他知識領域。繪制思維導圖的過程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提高數學復習課的復習效果。
傳統的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教師用填鴨式教學方式和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上,由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不積極主動,使部分學生對復習課失去興趣。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并不能使學生主動地建構知識框架全面掌握知識脈絡,大大降低了學生的復習效率。思維導圖在數學復習教學中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整合零散的知識,建立系統的知識結構。在數學復習教學中,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積極地對自己掌握的知識查漏補缺,每個學生對知識系統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可以針對問題進行復習。教師通過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對學生的掌握情況有了深度了解,為下一步的教學奠定基礎。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數學復習課教學可以提高復習效果。
(三)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通過自己繪制思維導圖,教師可以理清知識結構,總結教學經驗、理清教學思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通過比較自己和學生繪制的思維導圖,找到學生對該內容的理解障礙點,確定重點與難點,設計更有針對性的復習方案。應用思維導圖可以進一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責編? 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