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君梅
摘 ?要:隨著時代潮流的發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特別重視。從書籍上得到的知識畢竟是粗淺的,如果要想認識事物的根本或意思的本質,就得用自己親身的實踐,去探索發現,語文知識教學本就如此。小學生的語文能力不僅僅能提高語文學習水平,同時又促進學生交往與人際關系的發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育中,語文能力教學就特別重要。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學生
小學語文教師想要在教學中培育學生的綜合素養能力,就要讓學生更好地對課文進行深刻的探究,必須要不斷加強自身的教學水平,同時將更多新元素融入到教學中,給學生創建活力課堂,激發學生對語文文章的興趣,從而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等,成為全面的發展人才。
一、課外閱讀教學,增強學生認知力
閱讀學習,在教學上起著承先啟后的作用,是學習的重要階段,要給予特別的重視。隨著年齡的長大,學生自學能力的提高,教材中課文數量逐漸減少,學生需求的知識面提高。這就要教師為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教師可以在班級內部,開展一個書籍交流會,讓學生們主動地分享自己覺得比較出色的書籍,并且做到每周互相交流,讓學生閱讀書籍的目的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知識面,而且還能養成學生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語文水平。
例如,小學生由于受年齡、思維的影響,迫切需要指導,教師因以身作則。學習《九寨溝》這一課時,我可以拿出幾張美麗的風景照片讓同學們猜猜這是我國的那個地方,學生的回答各抒己見,有說黃山、泰山還有說洞庭湖的,我慢慢解釋道,這些答案都不對,這是被人們稱為人間的仙境——九寨溝,然后,我把自己準備了很久有關九寨溝的書籍還有自然風光的照片拿給學生欣賞,學生邊看我邊講,九寨溝的自然風光很美,它湖泊資源眾多,湖水清澈明亮;五彩池美;瀑布巍峨錯落,甚是壯觀。通過這種的教學模式,學生不僅對課外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還通過課外閱讀增強知識面,拓展了眼界,提高了學生語文水平的能力。
二、建立合理機制,使學生不斷得到訓練
都說擁有一個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小學生的自控能力是有限的。如果這個好的開端我們不去保持那么所有的努力都會前功盡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建立一個合理的監督機制,不斷保持甚至提升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樣可以使學生明白自己的不足,更好地完善自身,進而更快提高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不斷充實學生的課外生活,使他們充分利用課余時間。
例如,在小學四年級上冊的能說會寫《講述古代歷史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是讓學生在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的寫作要求。這個教學的主要目的在于,不僅僅培養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還適應了當代進行教育改革的發展理程。在這一階段老師更多的是在做一個監督者,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故事口述,老師根據學生所說,提出相關建議,進而對其改進。對于講述較好的老師應該予以鼓勵,以此來激勵學生不斷提升自身的口語交際能力。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舉行相關的活動,多多組織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之間對話,這既可以增強學生的友誼,又能使學生不斷加強這一方面能力,并且讓他們了解到口語交際的魅力所在。同時,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老師可以與學生家長相結合,共同建立監督機制,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但是在這一階段,老師應該注意,所建立的機制,不應過于復雜,對學生的口語要求也不應過于嚴苛,以免學生心生畏懼。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理論實踐研究課程的實施,不僅意味著一種嶄新模式的生成,更主要的是標志著一系列時代精神的新的模式理念的發展。語文教學與綜合實踐研究教學有效地結合起來,有利于我國教育水平的提高,體現我國教育水平在向全面化整體化的發展,有利于學科的整體學習,克服學生的偏科現象,有利于每一位學生的自我發展,有利于我國開展素質教育與科教興國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郝春暉 武都區兩水前村小學教師.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N]. 隴南日報,2019-11-01(004).
[2]王建鋒.論小學語文教學中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方法[J/OL].學周刊,2019(33):82[2019-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