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菲
摘要:開展職工隊伍狀況調研,了解職工所思、所想,發現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為推進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改革創新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職工隊伍狀況;調研;改進;工會工作
1 開展職工隊伍狀況調研的必要性
全面了解職工群眾所思、所想,堅持從群眾需要出發開
展工作,關注、關心、關愛職工群眾,提升服務能力。掌握影響職工隊伍穩定的主要因素,提出措施建議;了解影響和制約工會組織職能作用發揮的突出問題,收集意見建議,為推進工會組織和工會工作改革創新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2 開展職工隊伍狀況調研的主要做法
一是開展職工調查問卷。采取網上填寫方式,參與人數402人。二是面對面走訪。以“訪萬家”活動為契機,走進員工家中,了解職工家庭情況、遇到的困難和主要的訴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
3 對調研中反映出問題的綜合思考
(1)90%以上員工對身邊的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和技術帶頭人非常關注。對于黨政工團組織來說,進一步深入職工群眾中,挖掘先進典型,大力宣傳典型事跡是需要繼續重點加強的工作之一。
(2)調研中反映,員工對企業改革是支持的,也是期待的,但是也擔心個人利益受損。因此如何讓員工盡快適應變化,與企業發展保持統一步調,尊重員工意愿,確保新政策、新制度的順利執行是需要考慮的。
(3)在企業長遠發展的要求下,勘探開發任務較重,科研工作者壓力較大。另外,從中央到集團公司從嚴從實管理的要求下,管理者的工作壓力也相對加大。調查問卷中,56%的員工處于平淡感、危機感和厭倦感的狀態,33%的員工有充實感,極少的人表示滿足和快樂。因此,如何通過心理疏導、文化活動、激勵措施等方式緩解員工的壓力,激發員工動力,在企業形成奮發向上,和諧快樂的工作氛圍是需要重點考慮的方面。
(4)工會工作存在的問題思考。維護職工權益是工會的基本職責,也是主要職能。調查問卷中反映,員工對工會維權職能的作用發揮方面不太滿意,下一步如何更好的發揮工會組織的維權職能是需要重點加強的工作。另外,員工也反映,工會應拓寬服務方式,擴大服務覆蓋面,在方式、方法上應該出新招、下狠勁。多為員工提供送溫暖服務、法律維權方面的援助和精神文化方面的服務。工會組織的群眾性也應加強,員工希望為一些工作的開展、制度的制定提建議,出點子,工會組織應提供平臺,多聽取職工群眾意見,重視職工群眾反映的問題,充分尊重員工意愿。
4 對改進工會工作的幾點思考
4.1 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維權職能。
(1)發揮職工代表大會的作用。一是,提升職代會質量,提供平臺、時間,傾聽職工代表心聲,保障職工代表發言權、表達權。二是,強化職工代表培訓,注重提高其政治覺悟和大局意識,強化身份意識,增強責任感和擔當感。三是,嚴格職工代表提案的解決落實。認真梳理,落實責任部門,制定解決方案,明確解決時限,工會組織督促落實完成情況。
(2)加強廠務公開工作。及時公開,向員工傳遞、反饋最真實、最有效的信息。拓寬公開渠道,線上線下同步實施,豐富公開形式。嚴格按程序收集、整理員工意見和建議。
(2)轉變工會干部工作作風,實現自身價值。工會干部要切實擔當起維權職能,發揮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傳這樣一種獨特的橋梁、紐帶作用,即維護好職工群眾當家作主的權力,又把黨的關懷送到職工群眾中去。工會干部在維護職工權益上更加有為,工會才能有威信、有影響、有力量。
4.2 提高工會服務職工的水平
(1)分層次、分類別開展。一是突出重點,以一線員工、生活困難、遭受意外、患重大疾病、失獨、獨居家庭和獨居老人為重點群體,時刻走訪關注他們的家庭狀況,以幫扶站為主體,充分發揮幫扶小分隊的作用,開展志愿者服務等形式的日常生活幫扶。二是把握關鍵。對突出貢獻的老領導、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等多走訪,多關注,及時傳達企業的發展形勢,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建議,關心、關懷其家庭狀況,及時排憂解難。三是注重全體。及時為其他員工提供普惠性服務,讓所有會員真切感受到工會組織的溫暖。
(2)拓展普惠性服務方式。一是加強正面疏導,多在情上交融,善在理上溝通,用誠心、耐心、愛心鼓舞、幫助、關心職工,增強員工責任和大局意識。二是加強文體活動、心理疏導等硬件設施建設,為員工提供舒緩壓力、調解情緒的空間。三是,服務做實、做細。如健康體檢,除做好基礎項目體檢外,針對某些疾病的發病率,每年針對性開展專項體檢。運用好體檢結果,對異常結果、多發疾病分布、健康狀況進行分析,邀請專家為員工提供全面健康指導建議。
(3)建立“互聯網+”工會服務平臺。讓員工在網上找到工會組織、暢通網上聯系員工渠道。一方面員工通過平臺全面了解工會的職能、提供的服務,明確工會組織的作用;另一方面,職工利用平臺表達心聲,發表意見,提出建議。最后,在服務平臺中建立大數據庫,錄入員工信息、困難和訴求,便于工會全面、及時、精準的為員工提供服務。
4.3 增強工會組織群眾性。
工會的一切工作都應以職工群眾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把職工呼聲作為第一信號,把職工需要作為第一選擇,把職工滿意作為第一標準。
(1)感情上親近職工。工會干部堅持做到重心下移,經常性深入基層,與員工話家常、談生活,真實了解員工訴求,真情幫助員工解難。
(2)思想上尊重職工,制定制度、開展活動、編制方案等事先開展調研,除了全面考慮可能出現的多種因素、問題和狀況以外,更重要的是廣泛收集職工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體現充分尊重員工意愿的作用。
(3)行動上貼近職工,切實為職工說話,與職工群眾站在一起,以優良的作風凝聚職工群眾,處處維護職工群眾的利益,使工會工作深深扎根于職工群眾之中。
開展職工隊伍狀況調研,全面了解職工隊伍狀況和工會工作現狀,將職工的意見和建議作為提高工會工作水平,增強工會干部履職能力的重要抓手。今后,要繼續推廣這種方式方法,讓工會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參考文獻:
[1]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工會干部學校.新疆工會工作的開拓與實踐,中國工人出版社.2015(1):160-161.195-196.23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