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基層土地執法難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當前,隨著經濟的發展,房地產市場急劇膨脹,國家支持鼓勵農村多元結構多種產業齊頭并進。致使各種用地需求的快速增長,不符合規定的依照全新工業設計基礎,對行業發展影響較大。筆者以湖北省秭歸縣沙鎮溪鎮為例,就違法占地現象、問題成因、對策措施進行淺析與探索,以期得到尋求解決的辦法。
關鍵詞:集體土地;國土資源;法律法規
1 違法用地主要表現形式
1.1未批先建擅自占用案例激增
相關部門在響應政府部門提出的降低涉農費用而制定的具體方案下,取消了對土地管理費以及耕地開墾費等一些土地使用的費用,在農村進行建房的僅需要5元證件費,少了很多繁瑣的工序和額外的費用支出。對于占用耕地或者外開發利用區域的土地資源進行房產建設,費用和流程基本上也和前文所述的內容相差無幾。
1.2不按照規定在滑坡體、基本農田保護區、非地規劃區域、鄉村公路等不允許范圍內建房占地現日益突出。以沙鎮溪鎮為例,近年來陸續有臺子灣周某某、千將坪村殷某某不聽規勸在兩處滑坡體上見模養殖場,大浴池村劉某某、雙院村胡某某在基史田保護區建養殖場,三星店村徐某某無視公路規下建房,在當地帶來一些不好影響。
1.3非法進行集體土地的轉讓案例與日俱增,很難得到抑制。國家法律明確限制集體性質的土地資源不允許出現在土地市場進行交易。而允許進行交易的土地,需要國土局、以及一些政府部門的審批,確定交易雙方的合法性以及項目的合法性方可進行交易,由于手續費相對高,大部分人就選擇私下進行交易。
2 問題成因
2.1制度體制層面,當前農村稅費改革后,許多行業部門辦證只收取證件工本費,農民群眾思想淡化弱化明顯放松,依法依規建房用地意識相比較原來實行經濟控制年代明顯下降;
2.2現實管理層面,基層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村委會加強監管的力度不夠,執法巡查頻率與效率不高;
2.3行業與部門監管配合協作程度不高,各自為陣,互相通氣不夠,形成合力不強;
2.4用地單位、用地戶無視規劃規定,急于求成投簡單、建設追求低成本思想突出。
3 當前基層國土資源執法監察中的難點
3.1執法環境不優
1.對于國家相關部門的服務對象和監管對象,基層群眾的法律意識存在明顯不足,而且進步空間較大。比如說國土局勒令停止其錯誤行為,并及時整改,但反饋卻是無動于衷,而違法行為依然繼續,甚至變本加厲。
2.在政府管理層面,內部執行的執法監察網絡體系并不能夠在全國境內進行普及式實施。這也就導致本地政府部門對管理國土資源工作的配合程度并不高,對待管轄范圍內的違法事件也采取不予制止的處理方式。甚至部分村級干部和不法分子同流合污。
3.2執法手段不硬
1.對待違法行為進行管制時匱乏執行能力。根據相關法令中指出的國土資源部門對關于土地使用權限而演變出的違法事件是具有一定的管制權利的,但是與之相匹配的執行手段是匱乏的。因此,雖然已經明確得知違法事件的存在,但只能執行現場勸阻、闡明繼續下去必將受到法律制裁等一些非實質性的措施,這樣的處理方式很難取得成效。
2.對違法案件執行能力缺失。根據現存的法律規程,對存在的違法行為一般需要2~3個月的時間(甚至可達半年至一年)的時間才能了解案件。由于時間的延長、違法者知錯不改、加之未知變故。一些因為違法者配合程度低需要強制執行的案件,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由于人民法院的處理事件的周期長,且需要違法者來承擔強制執行的費用,這就形成一個負面循環鏈,導致越來越多的人明知山有虎,卻依然知虎而上。
3.3部分法律、法規的可操作性不強
法律對相關事件的規定嚴謹程度不一致,當法律限制比較嚴格的時候,相關輔助部門很難配合執行,而過于疏松的管理又難以對違法事件起到限制的效果。例如土地管理法中有這樣一條規定“對于管轄范圍內的村民開展非法占用土地資源進行住宅建設的行為的處理方式是勒令停止違法行為并限期查處違法建筑物,實際上大部分出現這樣情況的違法者是不知法的農民,建房的資金基本上是全家的積蓄,依據法規將其拆除之后,帶來的損失是其不能接受的,所以配合程度也不會很高,對待這樣的情況來講,如何進行處置成為了難題。
4 對策與措施
首先是進行法律法規的完善,增加處理手段的可行性。對于不知法的村民觸犯的違法行為進行適當的變通式處理,對于占地面積小于規定要求的只進行拆除(或指導其完成相應手續的辦理),并不進行其他形式的經濟處罰,而對不符合規定標準的違法行為進行強制執行,強制拆除并除以罰款。
其次是減少辦案時間,簡化執法處理過程
依照相關部門頒發的處理程序規定,違法事件需要從事件發現、取證調查、告知、聽證、決定、再到法院的強制執行最少也要二、三個月的時間。如果可以縮短上述操作的時期,可增強辦事效率,推薦縮短至5天左右。
再次是賦予違法事件監管方和執行房的強制執行權,具體的職權為對違章建筑物的拆除工作以及對設備的沒收等,對堅決不配合的行為人員進行資金凍結處理。
最后是加強農村百姓的法律意識,例如在居委會展開演講會、知識講座以及相關法規的普及走訪。基層領導的宣傳效果以及對一些違法事件處理,對不法行為的震懾等。
總結語
在國家越來越健全的法律法規制度下,加強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機構必要的監管和強制執行,關于農村村民非法占地建房、非法土地轉讓等一系列問題將一一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陶镕.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的法律規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4.
作者簡介:
鄭偉民(1985-),男,漢族,湖北省宜昌市人,本科學歷,初級職稱,秭歸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單位,公務員職務,主要從事研究方向:土地管理與不動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