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紫薇
摘 要:很大程度上來說,我們都是無名之輩。電影《無名之輩》在“平凡”之下,展現了許多小人物的無奈和無能。影片中主人公的故事,是很多人內心的寫照。也許你不會像馬先勇那樣因為酒駕而失去妻子、貽害妹妹的后半生,也許你不會有像馬嘉旗那樣因為疾病而使青春和夢想被困在輪椅上的痛苦,也許你不會有像胡廣生那樣想要靠出名來展示尊嚴的癡心妄想。但是,你一定心有不甘。無論是對生活現狀的不滿,還是對未來事業的期許,都讓你在理想狀態與現實情況的差距中搖擺。
關鍵詞:小人物;平凡;現實
你一定想過,在人前好好表現,然后讓領導、讓長輩對自己另眼相看,電影只不過為胡廣生安排了更荒誕的方法。當你能從自己的現實中抽離,以旁觀的視角去回味和觀察自己曾有過的“諂媚”、“逢迎”,相信你也會笑出聲,就如同電影中胡廣生以身試法之后,得到的只是一堆手機模型。不同的是,雖然胡廣生在手機店一無所得,但在自己的內心也一無所失。他用最笨的方法,維護著自己若有似無的尊嚴,也許就這一點,他要勝過很多人。
你也一定遭遇過,在某種程度上的“擱淺”,如同高位截癱的馬嘉旗不得不困守輪椅。困守輪椅是一種意象,但她所代表的困境,卻在現實中有無數的對應。心高氣傲的馬嘉旗,在本該如魚得水、大有作為的年齡,因為一場車禍而不得不面對生活中的一切成空。電影用高位截癱這種極端而不可逆轉的傷害,展現了這一角色內心的絕望。但同時,電影也通過馬嘉旗那一張能“殺人于無形”的嘴,掩蓋起了她心中的痛苦。出口傷人的背后,是對生活的絕望,也是對自己哥哥的不原諒。但經過胡廣生這個笨賊的一通“折騰”——久違的陽光、久違的大雨,以及各種充滿想象力的拍照姿勢,使馬嘉旗的內心開始重新變得柔軟。在隔門告別中,她叮囑哥哥要少喝酒、要照顧好孩子。在忍住哭腔卻滿臉淚痕的馬嘉旗心中,怨恨、遺憾都已經消解。兩個唐突的笨賊,暖化了一顆冰凍的心。雖然馬嘉旗沒有改變想死的初衷,但前后求死的心境則已經完全不同。在無人能感同身受的困境中,馬嘉旗被不加修飾的溫情所打動。胡廣生說,馬嘉旗想維護的尊嚴,自己懂。因為懂,一幅簡筆畫也能讓人心有歸處。
相比于胡廣生的笨、馬嘉旗的冷,馬先勇身上,是軸和愣。這個為了追求警察理想的小人物,幾乎把人生所有的籌碼都扔進了這個“理想局”中。美滿的家庭因為一場慶功酒而化為烏有,但他卻始終“執迷不悟”地想要圓自己的警察夢。在他人看來,這幾乎不顧一切的狀態,著實讓人替他難堪,畢竟他連女兒的學費都已經交不出。但《無名之輩》之所以能夠成為票房黑馬,也多緣由于此。因為它透過大熒幕讓無數放棄夢想的人,看到了如果不顧一切地堅持,也許就能夠換來不同的結果。相信也會有很多觀眾在看完電影后,會生出“如果當年我……”這樣的想法。
電影中的四條敘事線都并不錯雜,但每一條線上的人物關系都是那么的搖搖欲墜,不可憑依。和高明一起“私奔”的小三、與李海根重逢的酒吧女、與馬先勇心生隔閡的馬依依,每一種關系都讓人產生一種無力感。但在影片的最后,每一種關系卻都有了出乎意料的反彈。
大團圓的結局,賺足了觀眾的眼淚,而《無名之輩》也在這圓滿的基礎之上給了我們很多空間。“無名之輩”就是你我,馬先勇用理想達成得到了救贖,胡廣生也獲得了自己所追求的尊嚴,但人世間關于普通人的故事,還都在上演,遠遠沒有到結局的那一天。
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如何處理身邊的各種關系,也許依然將是我們人生這場戲的主題。每個人都有逃不脫的困境,但每個人也都有尚未察覺的溫情。也許人生的意義是追逐,也是尋找。在各種關系的紛繁復雜中,總有一些簡單的話語,能解開心中的結,能明了未來的路。
我們都是無名之輩,在自己的人生中,有一些邂逅,有一些告別,有一些堅持,也有一些錯過。而這些結局,都需要我們自己去書寫,去承受,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