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潔 楊玥
摘 要:目前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逐步推進,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問題的日益嚴重,環境保護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在環境保護的工作過程之中,環境監測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同時也是環境保護的關鍵。環境監測技術不斷發展,為了使其質量得到保證應當建立適應我國需求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體系。本文分析了我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的發展現狀及問題,論述了建設和完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的方法及重要意義。
關鍵詞:環境;環境監測;監測體系
1 中國環境監測體系的發展現狀
我國環境保護工作始于20世紀70年代,雖然他的起步比較晚,但是發展很快,環境監測是環境保護與治理工作中很重要的基礎部分,開展環境工作的目標就是要建立起一個系統科學的環境監測體系:垂直管理的行政體系、軟硬件設施齊全的信息管理體系、方法科學的技術方法體系、系統全面的全程質量管理體系等。通過三十多年的研究和發展,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環境監測技術體系框架:一是研究并確立了環境空氣、噪聲、地表水、土壤等九大環境要素的監測技術路線體系;二是頒布了地表水和污水、空氣和廢氣、生物、電磁輻射等環境要素的監測規范以及污水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監測技術規范;三是印發了地表水水質評價、湖泊富營養化評價、沙塵天氣分級評價、聲環境質量評價等技術規定;四是頒布了近400項環境監測方法標準和20項環境監測儀器設備技術條件;五是頒布了20余項環境檢測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方面的國家標準。
2 中國環境監測體系目前存在的問題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體系建設也存在不少問題,這些問題的發生對環境監測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嚴重阻礙著我們環境保護的發展道路。
2.1監測管理體制條塊分割,行政管理職能不清
目前我國已經基本形成“國家/?。ㄖ陛犑校?市/縣”四級檢測體系,由政府管轄同級的環保部門,接受上級的指令后再安排監測站進行具體的監測工作,縱向管理業務,橫向調配人力財力,導致各監測單位力量不集中,環境監測系統的整體能力也無法得到很好的發揮。
2.2信息平臺建設滯后
對于環境監測工作來講,信息平臺的搭建是一次巨大的工作模式的變革,檢測人員也從繁重的數據處理中解脫出來,但是信息平臺的建立所獲得財政投入有限,信息化投入不足,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原因各部門之間難以實現信息互通與數據分享。各監測業務與信息技術之間的關聯性低,難以實現監測逐步一體化的目標。
2.3技術規范體系仍需完善
我國已初步建立了監測技術規范體系框架,但是隨著監測工作的不斷推進和增加,目前急需進一步完善監測技術方法體系。我國正從手動監測向在線監測過渡,方法也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環境分析而是發展為多樣的生物監測、遙感監測等。但針對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體系的更新較慢,特別是隨著新興行業的排放增加,之前的監測分析不適應現階段的環境質量標準,其規范體系也無法滿足其發展需求。
2.4監測隊伍的建設滯后,結構不優
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物監測技術,計算機技術和自動控制應用等也在檢測工作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環境監測部門作為技術型單位需要大量復合型人才。我國的眾多監測站中,還是存在技術人員缺乏,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我國中西部地區各級監測站面臨的主要問題是檢測技術落后、技術裝備不足、監測經費短缺等問題;我國東部地區則受國家事業單位改革人員編制的限制無法滿足日益加重的環境檢測工作,難以有效保障日常監督管理工作的實施。
3 完善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體系
完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不僅是環境監測規范化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規范檢測全過程的重要前提。為了滿足現代化環境監測技術工作中各職能作用的要求,應盡快完善環境監測技術相對應的法律法規,使環境監測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得到有力的制約。
3.1實行垂直管理,理清職能
改革條塊分割、政事不清的行政模式。將行政管理與監測工作區分開來,由國家環保局設立的監測總站對各級監測站實行垂直管理,剪斷環境檢測機構和環保行政機構的隸屬關系,各級環境監測站專門承擔環境監測任務和負責環境監測的技術工作。
3.2加快信息平臺建設
多年來的監測工作積累了大量的監測數據,但對數據的深入挖掘和綜合分析仍不夠,應重視數據分析,提取有價值的信息,探究造成環境污染的因素及其發展趨勢。監測信息化建設要以整體性、前瞻性和可拓展性為準則,制定科學統一的總體規劃布局。同時,通過自動化監測方法的研發與儀器的維護升級,提升自動監測能力及對對數據的更深層次的處理和科學分析。
3.3完善監測技術體系
從國家層面制定環境監測的基本標準和規范,具體的監測方法在實踐中逐步改進,形成一個完整、先進、易操作的監測技術方法體系。通過加強科學研究,及時跟蹤監測技術的發展,實施監測儀器準入制度,建立檢測方法驗證機構等方法,保證檢測依據可靠,保證工作標準質量。借鑒發達國家的治理經驗,學習先進技術,結合我國國情將其轉化為可應用的技術。
3.4構建復合型的環境檢測人才隊伍體系
在監測工作中,人才是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監測站要從環境管理的需要出發,充實環境監測人員力量,制定環境監測人才培養方案有計劃地培養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環境監測人才。為此,一要強化思想道德教育。二要培養環境監測工作的“多效聚一”,既能采樣分析,又能從事環境質量評價工作,同時還得具備處理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的能力。
4 結論
通過以上分析得知,構建系統科學、行之有效環境監測技術規范體系,完善立法是根本,完善目前已有的行政管理體制,建立一個適合我國情況的環境監測技術體系,不僅能夠對我國的環境保護工作帶來正能量,還能夠有效地解決當前我國環境監測活動當中存在的種種疑難雜癥,他的創建和使用為我國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中的前行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項目基金:綿陽師范學院2019年度研究生創新實踐基金資助項目(CX201901)
參考文獻
[1]李國剛,萬本太.中國環境監測科技發展需求分析[J].中國環境監測,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