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文君 陳艷偉
“讀一讀紅色家書,禁不住淚眼模糊。樸實的話語蘊含著溫度,春風化雨在我心靈深處……”這是江西省高校“誦讀紅色家書 講述英烈故事”南昌航空大學巡演現場的一幕。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師生來了,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的師生也來了……近萬名師生在現場或通過在線直播觀看演出。
一封封滿載親情、愛情與革命大義的家書,一個個感天動地的英烈故事,承載著理想、信念、人格、親情,跨越時空,穿透人心,見證著先輩們的革命初心,成了當代青年理解初心使命的生動教材。在南昌航空大學巡演現場,當《愿潤之革命早日成功》《勝利的時候不要忘記我們》等紅色家書和《八子參軍》《一路長征一路歌》等英烈故事深情誦讀或講述時,現場觀眾一片肅穆。節目結束時,掌聲經久不息。“沒有說教,沒有口號,一切是那樣真實、真切,感人肺腑,觸及靈魂。”許多師生表示,每次誦讀或聆聽紅色家書時,自己也仿佛走進了那段崢嶸歲月,不禁淚流滿面,真切感受到信仰的力量。
從課桌旁的聽眾變成舞臺的主角,極大地激發了廣大青年學生的積極性,這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組織開展的全省高校“誦讀紅色家書 講述英烈故事”巡演的最大特點。青年學生滿腔熱情投入到創作、表演中,77所高校165個節目中既有歌舞、情景劇等大家喜聞樂見的方式,也有手繪漫畫、書法表演等現場展示,讓英烈形象變得有血有肉、可觸可信。同學們在創作、排練、比賽、巡演中一次次走進英烈的精神世界,得到思想靈魂的洗禮,對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江西衛生職業學院學生在編排節目《殺不盡頭顱,流不盡鮮血——鄧貞謙獄中絕筆書》的過程中,組織開展了“生活在新時代的我們,到底要做一個怎樣的青年”的大討論;東華理工大學以全校團員青年名義發布《給革命先輩的一封信》,喊出“今日歲月靜好,因為有你們;明日中國強盛,因為有我們”的心聲,在校園引發強烈共鳴,有效激發了青年學生的使命感。當全國道德模范龔全珍老阿姨看到南昌大學青年學生根據她寫給丈夫甘祖昌將軍的信而創作的節目《祖昌,我對你講》時,眼眶濕潤,她說:“你們已經把甘祖昌將軍的精神牢牢地抓住了,他就是熱愛自己的祖國,你們大家都是最好的傳承人、最好的宣傳人……”
“當好紅色傳人,我們在行動。”南昌大學向每個學生黨支部贈送一本《紅色家書——革命烈士書信選編》,把學習紅色家書納入晨讀和晚自習內容,舉辦主題班會和讀書會。華東交通大學以“舉辦一次集體誦讀、組織一次集中討論、講授一次思政課、開展一次征文活動、開展一次心得評比、打造一批網絡作品”為主題,開展“六個一”教育實踐活動。上饒師范學院把學習紅色家書與傳承方志敏精神結合起來,做到學習內容進黨校、進課堂、進活動。宜春職業技術學院將紅色家書和100個經典革命故事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引導廣大師生在學習紅色家書中重溫革命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放眼江西各高校,校園廣播電視、網站、微博、微信等,都成了紅色家書和100個經典革命故事的學習載體,實現了學習方式的延展和創新。江西財經大學在“蛟湖書聲”閱讀推廣項目中策劃組織了“誦讀紅色家書,講述英烈故事”校園電視錄播;上饒師范學院開展了“朗讀者——贈送一封紅色家書”音頻征集活動;東華理工大學發揮藝術設計、廣告等專業優勢,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手繪漫畫,制作紅色家書和100個經典革命故事的學習宣傳手繪視頻,通過官方微信、微博傳播,讓廣大師生了解紅色家書背后的感人故事。現在,江西省高校“誦讀紅色家書 講述英烈故事”巡演活動正在持續上演,成為江西激活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