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霞 謝夢君 趙傳喜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紅色文化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使廣大青年學生系統了解江西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時代價值、生成演進,以及紅色道路、紅色理論、紅色政權、紅色精神的歷史貢獻和現實意義,回應和解答堅持紅色文化自信、反對歷史虛無主義等問題,激勵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堅定理想信念、傳承紅色基因、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南昌師范學院制定了《南昌師范學院<紅色文化>課程教學實施方案》,通過“五青”思政平臺之一的“青風學堂”,以“大手牽小手”——大中小學生同學習、建立中小學分隊、實地采編原創故事等方式,開展故事創演,把紅色文化與課堂教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有力地推動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紅色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在大中小學生中的傳承與發揚。
牢記初心擔使命,紅色課堂練真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練內功夯實基礎,方可踐行紅色初心。青風學堂的師生們把紅色文化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利用節假日和雙休日,進行發聲、即興演講、嗓音保健、禮儀體態、語言表演等方面的訓練;頂著烈日,冒著嚴寒,外出采風調研,進行故事編寫演練。2018級數學與計算機科學系統計學本科班的何琰是最新一批加入青風學堂的學生,作為一名理科生,他從未想過要挖掘自己在舞臺表演、故事創作等方面的潛力。來到青風學堂后,他發現,這里的課堂有趣、有料,不僅能夠學到表達技巧與表演的技能,還能更好地傳承紅色基因,擔當青年使命。事實上,在青風學堂,像何琰這樣“零”基礎的學生很多,總隊的30名成員中,有28名同學都來自不同的專業。進入大學前,他們沒有任何的表演經歷,但他們勇于超越自我,通過不斷的學習積累,在青風學堂收獲自信,改變自我,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先行者。
大手牽小手,打造立體課堂。南昌市經開區新廬小學是南昌師范學院的定點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也是青風學堂建立的首批中小學分隊之一。這里的小學生們和青風學子共同開展紅色故事講演課外活動已經有一年了,他們一起完成了“習語金句·大手牽小手”黨建學習匯演等活動。
推動紅色文化與校園活動相結合,也是青風學堂在推廣紅色文化育人方面的嘗試。在“文化的力量——2019江西文化發展巡禮展”期間,青風學堂學生和南昌市外國語學校中學生分隊一同出現在了講解員的行列中,大學生和中學生共同為前來觀看展覽的群眾進行講解。分隊講解員、初一學生李博瀚對參加青風學堂分隊活動感觸頗多,品學兼優的他,也從沒想到完成一項講解工作,居然要克服語言表達、心理素質等方面的難題。通過在青風學堂的學習訓練后,他克服了種種困難,這樣的體驗令他不斷戰勝自己,成為傳承紅色基因的“小戰士”,向著理想努力前進。
踔厲需奮發,踵事增其華。為尋找紅色基因的素材,青風學堂的小分隊開始向省內其他地市擴展。在于都長征源小學分隊,小紅星講解員們向青風學子展示了學校紅色文化長廊,介紹了“長征第一渡”的故事。在新余市分宜德仁苑福利中心,青風學堂建立了第一支社會慈善機構分隊。
開展采風實踐、編故事、講故事是青風學堂原創故事創演的“三部曲”。在2019“榜樣的力量—— 江西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師德主題教育故事會”的籌備工作中,青風學堂師生走進鄉村、走進學校,采訪了龔全珍、程風等一批先進師德模范人物。
以 “傳承紅色基因”為主線,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資源,讓紅色文化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無縫對接,凸顯紅色文化資源的功能和價值,扎根贛鄱大地,挖掘典型事跡,大手牽著小手行,勇立潮頭,推動紅色文化發揚光大,踔厲奮發,踵事增華——南昌師范學院正沿著這條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