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程紅 謝頡 孫虎兵

近年來,江西強化政府責任落實,推動和保障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健康有序進行,確保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的落實,保證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和國家教育方針的貫徹實施,為實現教育的“良法善治”鋪就堅實的法治根基。
抓重點、攻難點,扎實推進依法治教
立法為先,為高校依法治校提供可靠保障。早在2015年,我省出臺了《江西省教育督導規定》,這是我省教育發展史上第一部省級政府教育督導規章,首次將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尤其是將高校法治工作納入督導范圍。2016年,出臺全國第二部覆蓋中小學、中職學校和高等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的地方性法規《江西省學校學生人身傷害事故預防與處理條例》,按照法規的要求,各高校完善內部管理制度,推動建立學生傷害事故人民調解制度,努力為依法治理積累經驗。
普法奠基,為高校依法治校凝聚思想共識。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整體謀劃、系統推進高校法治教育,注重健全工作機制,強化責任落實,注重突出憲法和高等教育法律這一重點內容和高校領導、青少年大學生這一重點對象,初步探索了“五個四”的工作格局。堅持第二課堂、競賽方式、測評手段、主題活動“四類創新”,在豐富載體形式中搭建大平臺;堅持政府部門主導、學校承擔主責、家長共同參與、社會齊心協力“四位一體”,在互聯互動中形成合力;堅持謀劃、責任、督導、獎懲“四個到位”,在健全激勵約束機制中夯實基礎;堅持課時、師資、教材、經費“四個落實”,在發揮課堂主陣地作用中強化實效性;堅持與立法定規、問題治理、權益保障、依法治校“四個結合”,在辦好人民滿意高校中升華成效。
改革為要,為高校依法治校激發原動力。2014年6月,以省委、省政府名義出臺《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意見》提出了七個方面20條改革舉措,明確提出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簡政放權,激發高校辦學活力。同時,在南昌大學、江西科技學院和江西現代職教集團開展改革試點,把建設現代大學制度作為重要內容,積極探索高等教育綜合改革,積聚改革示范效應。
政府放權,為高校依法治校營造寬松環境。加大力度落實和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要求除國家明確控制布點專業外,實行本科和高職高專專業自主設置;支持高校自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自主選聘人才、自主開展科學研究、自主管理使用學校財產經費;改進管理方式,試行本科專業評估,成立學科聯盟,強化自治共同體建設。今年,省教育廳推動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促進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落地江西的實施意見》,提出了改革橫向科研項目經費管理方式、落實科技成果轉化收益分配自主權、實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有關決策盡職免責、鼓勵和支持高校科技人員創新創業、支持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落實稅收優惠政策等6項支持措施。
辦學自主,強化高校依法治校主體責任。一是加快章程建設。先后召開4次高校章程核準委員會會議,全面核準了66所公辦高校章程。二是推動學校建立法律顧問制度。下發了《關于全省教育系統建立學校法律顧問制度的意見》,實現全省各級各類高校法律顧問制度全覆蓋。三是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推動高校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校風教風學風建設;加強學術委員會建設,規范學術委員會的組成、權責和運行規則,促進學術權力與行政權力相對分離,實現“學術立校、教授治學”;鼓勵高校按照國家法律法規和宏觀政策,自主開展教學活動、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營造寬松的學術環境。四是吸引社會力量參與。在江西師范大學試行理事會制度,創新和完善大學管理的體制機制,探索推動高校現代治理結構建設。
凝心聚力,構建“大教育督導”工作格局
著力抓好教育督導機構建設。成立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強化教育督導工作統籌,依法保障教育督導機構獨立行使職能。近年來,為順應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需要,我們將省委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省扶貧辦公室等單位納入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并將省委組織部、省委宣傳部列為特邀單位,實現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擴容”。在抓好省級機構建設的同時,通過省政府專項督查、省人大執法調研等形式,督促市縣抓好教育督導法律法規的貫徹執行,加強教育督導機構建設,強化教育督導條件保障。目前,省市縣三級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及其辦公室設置實現“全覆蓋”,教育督導工作經費列入各級財政預算,省級標準為500萬元,設區市標準為50-100萬元,縣(市、區)標準為20-80萬元。
選優配強各級督學隊伍。出臺《江西省督學聘任管理辦法》,全面規范和加強督學聘任管理工作。建立省督學準入機制,按照“省直與地方并重、教育系統內外并重、各級各類教育并重,教育行政管理與教學科研一線并重”的原則,嚴格遴選聘任第八屆省督學284人,建立了一支“數量充足、來源廣泛、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省督學隊伍。在嚴把“準入關”的同時,全面推行省督學持證督導制度,建立省督學工作檔案,對省督學履職情況進行年度考核。將“海外研修百名省督學”目標任務列入《江西省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2018年,選派首批24名省督學代表赴德國海德堡大學進行了為期14天的研修,2019年將繼續選派省督學代表赴英國研修培訓,進一步提升督學專業化水平。
不斷健全完善督政工作機制。2016年,省委組織部與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聯合建立縣(市、區)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機制。督導評價工作由過去教育部門單獨開展到現在與組織部門聯合實施,由只考核縣級政府到考核黨政領導干部,并將評價結果作為教育項目資金分配、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同時,配套出臺了約談及問責辦法,并安排地方黨政主要領導就教育發展進行電視訪談,主動接受各方監督,進一步健全“知責明責、履責盡責、督責問責”制度鏈條。目前,已開展兩個年度督導評價工作,并對履行教育職責不力的4個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問責,有效強化了“激勵有為與整肅不為并重”的導向,讓教育工作真正成為各級黨政“一把手”工程,有力推動了我省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2018年,我省在全國第13個、中部第2個整體縣域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這是江西教育發展史上又一新的里程碑。
充分發揮“省督委會”整體效用。近年來,江西教育督導工作深挖自身動力、巧借外部助力、集聚各方合力,充分發揮“省督委會”整體效用。縣(市、區)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啟動實施以來,均由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及省委相關部門的廳級領導帶隊,確保了督導評價“高度權威、執行有力、監管到位”。針對督導評價中發現的“共性問題”,各成員單位有力擔當、積極作為,發揮各自職能作用協調推動解決。為加快“全面改薄”工程進度,省發改、財政、國土、住建等部門建立了“聯審聯批綠色通道”;為推進高中階段教育普及,省財政廳出臺高中階段教育生均經費標準;為推進“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省編辦推動出臺全省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準;為打好全省最后20個縣(市、區)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的“底部攻堅戰”,各成員單位掛點到縣、對口幫扶,做到“千斤重擔眾人挑,各家單位有指標”,凝聚起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強大能量,推動我省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實現重大跨越。
釋放督導評價機制的效用,教育發展“黨政同責,責重如山;黨政負責,責無旁貸;黨政盡責,責有所歸”的思想共識和教育發展環境正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