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為民
從2014年起,實行“零擇?!闭?
教育集團由2015年的6個增至現在的42個,范圍從城區延伸到鄉鎮,優質教育覆蓋面不斷擴大;
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教育支出108.3億,同比增長11.56%,連續多年高于同期財政收入增幅;
義務教育階段在校學生63萬人,鞏固率96.3%,提前達到全國95%的要求,基本消除56人以上大班額。
一連串數字折射出南昌全市上下凝心聚力抓教育的生動圖景。近年來,南昌市教育事業取得大發展,資源總量持續放大,辦學質量明顯提升,教育生態日漸優良,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不斷增強,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教育督導發揮了三把“尺子”的作用。
教育督導是“戒尺”,重在督促,強在指導
“以前我們是經常追著書記縣長,要錢要人批項目;現在是書記縣長時常追著我們,問全縣教育系統還有哪些事需要縣里出面協調的?!蹦喜囊晃豢h教育局長如是說。
變化緣于教育督導特有的監督獎懲的“戒尺”作用的發揮。近年來,南昌市圍繞網點布局、土地供給、教育投入、教師配備等攸關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督促縣區政府履好職盡好責;抓住干部考核的“牛鼻子”,開展縣(區)黨政領導干部履行教育職責督導評價工作;采取發布督導報告、通報、約談、問責等手段推動問題整改落實。
基層政府投身教育、支持教育的熱情被點燃了。2018年全市提前兩年實現整體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進賢縣是偏遠農業縣,可用財力不足,但他們舉全縣之力,集中人財物資源,開通綠色通道,一次性新改擴建14所城區中小學校,新增2萬個義務教育學位,全縣教育面貌大為改觀。
教育督導是“量尺”,重在標準,強在落實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苯逃綄藴实目茖W合理,關系到目標考核的客觀公正?;诖耍覀儑@區域教育發展水平、學生學業發展質量等重點關注內容制定了評估標準,并開展質量監測、增值評價,通過評價評估發現并梳理教育發展的短板,分步分類改進提高。
以信息化建設為例,我們調研發現,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已成為制約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短板。為此,我們制定了《南昌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全市教育信息化建設投入逾4.2億,南昌縣、安義縣、灣里區等縣區還結合自身實際大力推廣“農村在線同步課堂”,讓山里娃和城里孩在“一個教室”上課。
教育督導是“角尺”,重在方向,強在規范
“學校要想好,專家來指導?!倍綄W是幫助學校樹立正確辦學導向,糾正辦學行為偏差,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利器。
我市聘任了一批經驗豐富的退休校長、教育專家為責任督學,出臺了《責任督學考核與管理辦法(試行)》等規范性文件,并為責任督學和督學助理提供工作津貼(2019年提高至每人每月3000元,居全省前列)。目前,專業、優質、高效的督學團隊初具規模,全市局屬掛牌督導責任區達17個,實現了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特殊教育責任督學掛牌督導全覆蓋。責任督學逐漸成為教育發展的“保健醫生”和教育部門的“得力助手”,更是廣受學校歡迎的“專屬顧問”。
除了外部指導,我們更關注學校內生發展。為破除“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的頑瘴痼疾,我市大力推進學校發展性評價體系建設,立足評估監測本位,積極開展教育質量監測工作。我市還于2017年啟動了增值評價工作,覆蓋義務教育學校百余所,近5萬人。通過增值評價,各學校獲得了一份量身定制的“體檢”報告,學校不再“諱疾忌醫”,主動查漏補缺,有的放矢改進教育教學,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東湖區以協議區參與了國家每年的質量監測,圍繞監測結果,分步分類推進教育質量提升計劃。
立足中心工作,服務教育大局。教育督導以強有力的促、評、改,為教育現代化建設起到了領航、護航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