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爽

建校僅兩年多,位于貴州省遵義市新蒲新區的北京師范大學遵義附屬學校(以下簡稱“遵義附?!保瑥?017年秋季入學人數450人到2019年秋季入學人數1200人,這所年輕的學校受到當地老百姓的青睞,甚至“一位難求”。伍德林為了把孩子送到這里讀書,毅然辭去公職,應聘到遵義附校工作,成為學校辦公室主任。
兩年前,學校招生工作異常艱辛。彼時,校舍還沒有修好,一塊空地,幾棟在建的教學樓,很多人甚至沒聽說過遵義附校。2017年3月,初中部分管副校長陳添銀租了一間簡陋的房子,安上幾臺電腦,擺上辦公桌,掛出招生宣傳圖,招生辦就成立了。前來咨詢的家長不少,可是,當提出去看看學校的時候,陳添銀就少了底氣,只能跟家長解釋“學校還在建設,9月一定能開學”。很多家長聽罷此言,帶著孩子半信半疑地走了。
“為了保障教育質量,學校嚴格控制招生人數。”遵義附校校長袁立新告訴記者。遵義附校是由北京師范大學、遵義市人民政府和祥興集團共同創辦的一所體制創新型學校,這所總投資15億元的學校為何短短兩年多就能獲得老百姓認可呢?記者近日走進了這所學校。
創新體制,傳承百年京師文化
遵義附校是一所公立背景下的民辦學校,學校由北京師范大學選派有多年教育管理經驗的校長和管理團隊參與辦學;遵義市政府給予政策支持,包括給予40%的公立教師編制。學校小學部和初中部已于2017年9月開學, 2018年9月幼兒園、高中部開學招生,并計劃適時舉辦國際部。
袁立新從事教育工作近40年,先后在三所學校工作,擔任中學校長20多年。年過半百的袁立新離開家鄉,離開熟悉的工作環境,來到相對落后的革命老區,開啟了新的教育征程。
這一次,袁立新執掌的學校體制不同于之前的公立學校,如何辦好這所新學校,他經過了深思熟慮。“遵義基礎教育辦得很不錯,北師大遵義附校的開辦,不僅是為遵義教育提供又一優質資源,更是為了走一條差異化辦學之路——辦負責任的、科學的、面向未來的教育?!痹⑿氯绱硕ㄎ槐睅煷笞窳x附校的辦學理念。
在他看來,全新的辦學體制給學校發展提供了契機?!笆紫仁枪⒈尘埃沟梦覀冃枰胸熑魏蛽敶龠M革命老區教育的發展,做好中國基礎教育的實驗室和種好自己的責任田;其次是優質,優質不僅是成績,而且是特色;再次是在辦學的具體問題上有區別——區別于其他民辦學校收費較低,區別于公立學校生源選擇保底;最后是學校管理比公立學校有空間有彈性,但比多數民辦學校更規范。”
教師是學校發展的基石。為了夯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遵義附校小學階段的教師要求最低本科學歷,初、高中要求是“985”“211”等重點高校的碩士,教師全部由北師大面向全國招聘。學校每年都會安排年輕教師去北師大及其他附屬學校學習培訓,同時以優厚的待遇,吸引來自全國的特級教師、骨干教師。
北師大作為教育部直管的重點師范院校,其附屬學校在全國已有70多所,大多已成為區域優質學校。北師大附屬學校落戶遵義,也給當地教育帶來了沖擊。辦學伊始,各種猜測紛紛出現,例如有人擔心遵義附校會挖走本土學校的骨干教師。對此,袁立新坦言:“學校是公益項目,不管是什么形式,都是為當地老百姓服務的。北師大附校久負盛名,我們是來為遵義教育錦上添花、和兄弟學校共創佳績的?!?/p>
在總結近40年教育經驗的基礎上,袁立新汲取北師大“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的教育理念,緊扣“人·愛·創新”的精神要義,結合學校發展實際,著眼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健慧雅毅”的育人目標。他希望學生健康樂觀、秀外慧中、情趣高雅、品行堅毅,“我們要讓學生成長為適應未來社會發展需要的領軍人物,而不僅僅是學習的機器,學校培養的學生不僅僅是考個好大學,還要為他們的終身發展負責,讓學生的生命更有價值”。
教育戲劇,激發學生學習內生力
遵義附校堅持小班化教學、精品教學,依據培養目標構建課程體系。遵義附校課程中心負責人王看鑫介紹道:“學校構建了富有特色的多元主題課程體系——‘健’課程、‘慧’課程、‘雅’課程、‘毅’課程,致力給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其中,學校的“創意戲劇”課堂廣受學生喜歡。
“創意戲劇”課堂, 即“教育戲劇”理念在課堂上的呈現。記者了解到,“教育戲劇”不同于“戲劇教育”。戲劇教育是一個大概念,主要是針對舞臺表演的戲劇而言。戲劇學院培養專業人才可以稱之為戲劇教育,把戲劇普及到普通人當中去也是戲劇教育,包括藝術作品的賞析、評論和分析劇本,這些為了培養非戲劇專業人才的行為也可以稱之為戲劇教育。教育戲劇則是一個較窄的概念,即把戲劇方法應用于教育,是學校教育中的一門課程,是藝術教育的一種形式。通過各種游戲、練習、表演等“玩”的經歷,讓學生在體驗里學習、反思,提升學生的創造、表達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同時更有意識地跟自己、跟身邊的人和事對話。
記者走進六年級(1)班的教室,語文教師敖興春正在帶領學生學習課文《狼牙山五壯士》——
【課文句子: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
敖興春老師提問:“同學們,什么叫‘掄’?為什么要用‘掄’?你們能給老師示范嗎?”
課堂一下子熱鬧起來,同學們紛紛給老師演示“掄”的動作。有的同學用筆袋作手榴彈,猛地揮動著胳膊轉了一個圈將其拋出去。在學生自主嘗試體驗后,逐漸感受到“‘掄’可以使手榴彈拋得更遠”。
【課文句子: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p>
敖興春老師接著提問:“怎樣的動作是‘奪’?‘用石頭砸’這句話是怎樣的語氣?”
學生們隨手拿起課桌上的書本、文具當道具,與同桌輪流表演再現這一場景,在一遍又一遍的情境體驗中,馬寶玉的“用石頭砸”這一強烈的呼號從課本走進課堂,氣壯山河般的喊聲響徹教室。
“作者把什么比作雹子?”學生們異口同聲地答:“石頭?!?/p>
敖興春一邊比劃一邊說:“把這么大的石頭比作這么小的雹子,豈不是顯得更加沒力了嗎?”
“不是,雹子下的時候很密集,說明戰士扔的石頭很多,折射出戰士對敵人有深入骨髓的仇恨?!甭牭綄W生的回答,敖興春欣慰地笑了,在她看來,孩子們已深入理解了文意。
……
在品味課文語言表達、剖析寫作手法后,敖興春引導全班學生自行分角色表演課本劇 《狼牙山五壯士》。學生們快速移開課桌椅,自主分配角色,經過一番討論后,課本劇正式上演……無論是飾演英勇的五壯士,還是飾演狡猾兇殘的敵人,抑或飾演沒有臺詞的群眾,學生們都入戲忘我,盡情演繹。
一堂生動有趣、人人參與的語文課,伴隨著課間歡快的音樂聲來臨結束了,但課文所傳遞的主旨精神已開始萌芽。
回歸童真,拒做“小大人”
2018年“六一”兒童節,遵義市委領導到遵義附校慰問,孩子們主動熱情地迎上前邀請領導參與他們豐富多彩的游戲??萍冀處煶堂懒嵊浀?,那一天她和學生正在操場上開心地吹泡泡。“這些泡泡都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制作的。剛開始,制作的泡泡又小又少,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尋找原因、不斷改進,經過多次試驗,終于做出了又大又密集的泡泡?!鼻》觐I導來學校,有的學生就迫不及待地邀請領導們參與吹泡泡游戲,市委領導被學生自然率真、崇尚科學的精神打動,連連夸贊。
袁立新說:“孩子們見到領導不怯場,輕松自在,積極主動,這是我們樂意看到的。教育不是把學生培養成功利世俗的‘小大人’,而是要還原兒童本真?!?/p>
馮橙騁是遵義附校幼兒園部的一名新教師,深受學生喜歡、家長信賴。
2019年10月11日上午,小雨淅淅瀝瀝,她正在教室里給中二班的幼兒上課。課堂上“小狀況”不斷,她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讓一個個小問題迎刃而解。在課前常規互動活動“我是播報員”中,文文靦腆害羞不敢大聲開口說話,她不斷鼓勵給他勇氣。強強把腳翹在小椅子靠背上跪著坐很危險,她通過表揚其他坐姿端正的小朋友,用榜樣的力量影響強強以糾正坐姿。涵涵在游戲活動時,趴在桌子上睡著了——“老師,她在睡懶覺。哈哈哈……”孩子們七嘴八舌地向老師報告涵涵睡覺,馮橙騁做了一個“噓”的手勢表示安靜,輕聲告訴孩子們:“她不是睡懶覺,可能對我們現在的活動不感興趣。我們讓涵涵休息一會兒,咱們用兒歌喚醒她好不好?”接著,孩子們在老師帶領下唱起歡快的手語歌,涵涵在歌聲中醒來也參與到手語歌中……
幼兒園園長穆枝說:“順勢而為,尊重每個幼兒個性,解放幼兒天性,跟幼兒做朋友,這樣的老師,孩子們怎會不喜歡呢?”
課堂是教育的主陣地,老師們在實踐摸索中積累了經驗。學校每周四晚上的“行知講堂”,教師圍繞既定的教育主題暢所欲言,分享教育經驗,破解教育難題?!皼]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興趣就沒有學習,教書育人在細微處,學生成長在活動中”的北師大教育理念,遵義附校的教師能脫口而出,他們更是用這樣的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學,取長補短,優化教育方法。
科學育人,不為培養狀元
尊重教育規律,是從理念到實踐的完整過程。袁立新多次強調遵義附校要辦的是“科學的教育”:尊重教育的基本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立足核心素養培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所新學校,升學率是家長選擇學校的重要指標。袁立新認為:“沒有好成績不是北師大,只有好成績也不是北師大。我們不是為了培養狀元,而是重在啟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重視科技教育,培養讓學生受用一生的技能。”
為了讓學生享受到優質的科技教育資源,學校精選拔尖的科技教師任教,成立創客中心——作為遵義三所創客中心之一,積極輻射遵義市科技教育發展,并與遵義醫科大學、遵義航天職業技術學校、遵義市航天工廠等單位合作,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實踐學習基地。
教育理念有了,重要的是常規教育環節的落實?!耙徽n兩整理”“一周一關注”“一月一主題”“一課三備”是遵義附校落實常規教育的重要載體。高中部主管副校長秦品華解釋,“一課兩整理”指一節課結束后要整理好本節課所用的課本、物品,放回抽屜,并備好下節課的用品;“一周一關注”是指教師每一周要關注到每一個孩子,特別是待優生和最容易被忽視的那一部分中等生;“一月一主題”即根據教育的需要將教育主題分布在12個月,在大主題教育指導下進行系列化的小主題教育;“一課三備”指針對教學目標,要求教師進行3次備課才能走上講臺講課,第一次是采取個人收集資料自主備課,第二次是小組成員進行集體備課,針對同樣的備課內容,主備人主講,然后集體討論,完善備課內容,第三次備課是在整理第一次的自主備課和第二次的集體備課后最終形成正式上課前的提綱。
怎樣的課程既有趣又有效?遵義附校廣泛調研,反復論證,開設了閱讀課、足球課、樂器課等一校一統一的校本課程,豆貼、剪紙、環保創意等一班一特色的生本課程,并根據每個學生的興趣和特長開設了“一生一特長”的生本課程——書法、平面設計、兒童畫、手工、合唱、素描、健美操、籃球、小發明、羽毛球、朗誦、武術等,力求讓每個孩子都能“揚其長、享其樂”,滿足教育的個性化需要。
學生全面的發展,健康的體魄是基礎。遵義附校的全員運動會、體育文化節、特色大課間等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深受學生喜歡。袁立新認為“無體育不教育”——“對學生來說,個性的培養、人格的養成,不僅需要知識,更需要體育;體育可以讓學生忍耐艱辛、面對失敗、體驗成功。”
按照遵義附校的學校發展規劃,“三全育人”的育人機制是學校的長期育人方略。“三全育人”即全程育人、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 全程育人指學生從進校到離校及畢業后的人生歷程都要被關注,學校的每個活動從理念設計到活動總結全程都要圍繞育人;全員育人指學校的每個老師都是導師,每個教職工都擔負育人責任,每個學生都有導師;全方位育人指學校工作全面圍繞育人,以體育人、以美育人、科技育人、勞動育人等。
如今,遵義附校幼兒園課題實踐碩果累累——生日課程、節日課程、種植課程等多元主題課程在全市成為優質課,小學部、初中部多門學科評估結果名列全市前茅,高中部的“低分生源”取得巨大進步?;仡檶W校兩年多的辦學歷程,秦品華總結:學校能取得如此成績,得益于宏觀上北師大先進理念的指導和引領,中觀上注重課程體系支撐下的育人目標滲透,微觀上有效把握好了課堂主陣地建設。
2021年6月,遵義附校的第一屆高三學生將會畢業,能否給家長、給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袁立新頗有信心:在北師大教育集團的堅強領導和支持下,學校領導班子帶領全體教職工發揚“勵耘日新”的學校精神,奮發拼搏,迎難而上,一年接著一年拼,努力定有收獲,付出必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