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妍妍 石業江


課程是學校內涵發展的核心領域,是學生面向未來的引擎。遠離城市的喧囂,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張村河小學在這方凈土上奮發圖強,不斷行走在教育改革的創新之路上。和而不同、共生共長,包容、多元、開拓、創新的教育理念,最終凝練成以“七彩陽光”為核心的多元教育體系。無論是傳承文化的國學經典教育,還是FTI體驗式科技教育……都關乎每一個學生的生命成長與自我完善,旨在讓每個孩子都綻放光彩。
七彩課程? 綻放生命光彩
秉承優良的辦學傳統和文化積淀,把握時代脈搏和教育的發展動態,張村河小學對學校的文化理念進行整合提升、創造,構建了富有張小特色的“七彩課程”。
“在‘核心素養’的引領下,我們根據學科特點,將原有的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課程中各個學科重新分類整合,形成‘七彩課程’,即‘人文與經典誦讀、數學與思維培養、英語與國際視角、體育與運動健康、藝術與審美欣賞、信科與創新實踐、美德與成長體驗’七大領域,創建了學校的特色文化。”聊起基于核心素養的“七彩課程”構建,校長王平侃侃而談,“這七大領域既相對獨立,又相互聯系,體現了課程理念及課程目標的轉變,充分體現了學科共有的價值取向,直指學生的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六大核心素養。”
課程是學生自我成長的搖籃,校長須有課程意識下的課程領導力和影響力。帶著這樣的需求和思考,王平帶領那些和他一樣滿懷教育激情的探路者開始了他們的特色課程之旅。
為了適應改革后的課程內容,張村河小學在“長短課”上展開探索,打破常規課堂模式,將每節課40分鐘統一課時調整為長短不一的大、中、小課時。“大、中、小課時交錯,張弛有度,時間安排趨于合理,學生學習起來也覺得更輕松,滿足了不同學生的成長需要。”副校長鐘小楠表示,在學科整合的基礎上,學校進一步延伸拓展,采取選課走班制,推出個性課程表,帶領孩子們在40多門課程中,挑選自己的最愛,“鉆”進另一個活動小天地。這種全新的教學組織方式,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了開發學習潛力、發展個性的機會,給予了學生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受到學生普遍歡迎。
作為一所城鄉接合部的學校,大約60%的學生來自新市民家庭,家長群體的文化素養有待提升。然而以王平為核心的領導班子并沒有因此而退縮,他們憑著與時俱進、敢為人先的精神,始終關注家長的實際需求,多次進行家訪溝通,讓家長了解七彩課程體系,在積極互動中不斷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慢慢地,在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的影響下,我們欣喜地看到,學生們時時洋溢著歡聲笑語,校園處處洋溢著文明與快樂,家長們也越來越放心把孩子送到這里。”王平談道。
在評價方式上,張村河小學改變了過去“一張試卷定優劣”的狀況,以地校課程評價表、個人成長檔案等為主對學生進行綜合素質評價,肯定學生的實力,挖掘學生的潛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同樣,我們對教師也實行了多元、激勵性的評價,建立個人檔案,進行過程性記錄,并與評優、聘任相結合。”王平坦言,這樣的評價促進了教師專業素養的全面提升。
經典誦讀? 貴在日積月累
“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2014年,張村河小學將國學經典誦讀作為學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途徑,通過國學經典誦讀,拓展優秀國學經典的內涵,逐步形成了“國學經典誦讀”的學校特色。
“國學經典延續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國學中的思想以及人物的一言一行都會給人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會對學生的身心發展產生積極作用,是塑造健康人格的必備教材。”王平指出,經常誦讀經典的孩子,會潛移默化地孝敬長輩,懂禮貌、講禮儀,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此,張村河小學成立了經典誦讀活動領導小組,并規定相應的工作職責,對整個誦讀活動進行宏觀調控和行政指導,要求全體師生人人參與,語文教師負責活動的具體實施。同時制定了切合實際的誦讀活動方案,做到誦讀活動有計劃、有布置、有落實、有總結,保證經典誦讀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以經典誦讀為基點的思想道德教育,要轉化為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育行為,必須以課程為載體,由課程加以保障和落實。因此,張村河小學構建了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興趣課程相結合的特色課程體系。國家課程即在語文、音樂、體育等課程中融入國學經典的內容和目標;地方課程即借助傳統文化教學,實現品德教育;校本課程即學校成立“經典誦讀”專題教研組,制定方案、選編教材、組織活動、指導評價等,如開發《古詩文賞析》系列特色課程;興趣課程即古詩文賞析、漢字聽寫等。
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教師巧用故事,讓國學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起來,打造國學特色課堂。在執教《<三字經>之勤學篇》時,學校通過視頻講典故,先讓學生了解文段中路溫舒、公孫弘等八位古代著名學子勤奮讀書的故事,而后再講述現代孝女彭彩金在貧苦的生活重壓下發憤學習的事跡,讓學生對“何為勤學”有了直觀形象的認識。
在教學上,教師注重對古詩文記誦方法、鑒賞能力、評析能力的培養,組織骨干教師進行經典誦讀課堂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初步形成了“五步誦讀模式”:激趣導入——經典引領,走進人文的殿堂;熟讀成誦——感受經典,與人文精神交流;感悟積累——品味經典,與人文心靈對話;整合實踐——享受經典,與人文身心交融;持續拓展——延續經典,與人文終身相伴。他們還在各學科教學中將國學經典有機融入,音樂教學中配樂吟唱古詩文或舞蹈,美術教學中結合古詩文進行詩配畫,體育教學中進行古典武術操訓練等,使經典誦讀活動更加規范,激發了學生的誦讀興趣。
詩意盎然、獨具特色的國學文化不僅扮靚了張村河小學的校園,也陶冶著孩子們的情操。盈和樓前的國學廣場東西兩側是古色古香的木質走廊,一側的宣傳欄內是對國學精髓12個字“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圖文并茂的解讀,另一側是“毛遂自薦”“水滴石穿”等傳統小故事。盈和樓、廣怡樓內是不同的版塊,有“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等中華古韻、“囊螢映雪”等勵志指導、“戊戌變法”等歷史梳理,讓經典文化真正浸潤學生的日常生活。
學校還大力實施“雙向制”管理模式,以“五段式”集備為載體,組織了豐富多樣的活動來營造書香校園。在升旗儀式上開辟“經典誦讀展示臺”,在早讀課上開展“經典10分鐘”專欄。舉辦讀書節、詩歌朗誦比賽等活動,展示師生與家長的風采。每年的9月28日,全體師生聚在一起,舉行紀念孔子誕辰活動,誦讀《論語》《弟子規》等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
“經典及美文的誦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貴在日久天長的積累,學生不能貪圖多背,要有耐心、長遠心。”在副校長于勝春看來,國學經典文化在擁有韻律美、意境美、文字美的同時,還閃耀著理性的光芒,教師必須發揚開拓進取的精神,做好家長溝通工作,向家長講述課外閱讀的重要性,與家長取得共識,共同督促、支持孩子閱讀經典,真正讓學生熱愛書籍,享受閱讀。
叩問科學? 提升“軟實力”
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同樣是張村河小學不懈努力的方向。從特色項目到學校特色再到特色學校,張村河小學逐漸摸索出一條“立足內源優勢、融合地域特點、順應課程改革、凸顯科學精神”的特色辦學之路,形成了以七巧板、機器人和創客為主的特色課程與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構成了獨具特色的FTI科技教育。
這里的教師給予學生敲開科學殿堂大門的機會,創造了一個個開動大腦、放飛希望的空間。為了在學生和教學領域中普及人工智能,張村河小學在FTI科技教育的基礎之上,著力打造“人工智能+”的特色教育模式。主任張曉濤告訴記者,他們在課堂教學中融入科技教育的相關部分,特別是與數學及科學學科的融合。如在數學教學中,研究“相向與相背”問題時,教師帶領學生研究一款“小車行動儀”,將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使學生在知識的探究中學習科學的方法和思維方式。為適應學生的發展特點,學校還設置了人工智能課程,編寫具有學校特色的人工智能教材,利用課堂推廣編程教育,進行形式多樣的人工智能科普創作。
王平深知,教師作為課程的設計者和施教者,需要逐步熟練掌握人工智能技術,了解如何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如何設計相關課程內容等。因此,學校加強教師培訓力度,為教師搭建相應的交流平臺,以此提升教師“軟實力”。
“以前教師備課主要依據教材、自己的經驗和相關教參,現在則可以高效利用人工智能設備,讓資源更豐富,方式更靈活。”張曉濤指出,人工智能一方面減輕了教師的備課負擔,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另一方面,通過人工智能的數據分析,學生可以快速地研究、總結自己的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或許會實現人機共教,這種模式會代替教師進行教學中的重復性工作,給教師留出更多時間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還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如針對學生課業中的困惑,設計出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案。”張曉濤的眼神中充滿期待。
FTI體驗科技? 變身科技小達人
在“人工智能+實踐”層面,張村河小學開展了各種人工智能小制作活動,參加了各類人工智能的科普類比賽和宣講活動。他們充分利用班會、講座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科技知識宣傳,開展“科技黑板報”“發明金點子”評比活動,還特設“科普大講堂”系列活動。從科學小常識到科技理念,從改變生活方式的互聯網到改變出行方式的航空民用飛機,一場場寓教于樂的講座帶領孩子們遨游在科技的海洋。
“開展科技教育活動,可以培養學生鍥而不舍的精神,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使學生最終能用科學的態度和方法認識世界、解決問題,從而真正提高綜合素質。”張曉濤坦言,大多數學生通過體驗式的科技教育,形成了人人愛科學、人人懂科技的良好氛圍,普及中組建興趣小組,興趣小組中選拔競賽梯隊,讓科技教育在校園中像美麗的花朵一樣燦爛開放。同時,在“人工智能+實驗”層面,學校建立了人工智能實驗室。以多樣化的智能教育機器人平臺、豐富的實戰沙盤模型,以及高質量的課程內容、教學模式、評價體系,構建能力風暴人工智能實驗室,開設與人工智能相關的科技活動競賽,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素質教育。
踐行智慧教學,打造七彩教育。張村河小學被評為2018年度“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動特色學校”。學校傳統的機器人項目先后獲得西安等國家級,法國等國際級公開賽金牌。一項項榮譽,承載著張村河小學師生的激情、執著與希望。
夢想不斷延伸,腳步依舊堅定。在新的時期,張村河小學全體師生必將以昂揚的斗志、創新的精神,凝心聚力,求實創新,開發更多滿足學生成長的特色課程,打造多元開放的現代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