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萍
摘 ?要:幼兒的教育被社會逐漸重視起來,對于幼兒能力的培養越來越重要。而農村的客觀環境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對于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就要更加重視,彌補家庭教育中的不足,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集體教學;農村大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引言:
農村的環境比較封閉,對于幼兒教育的重視度較低,對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視度不是很高。家長在平時比較忙,和幼兒的溝通和交流甚少,甚至外出務工,將幼兒托付給老人看管,這些客觀現狀都阻礙著幼兒表達能力的提高。很多幼兒甚至會變得少言少語,影響后期語言水平的發展。針對這樣的情況,學校方必須加強重視,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得以發展。
一、營造輕松、舒服的氛圍,讓幼兒敢于表達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幼兒適應生活必備的一種基本能力。農村幼兒普遍比較內向,甚至少言寡語,這與封閉的環境是分不開的。可以說封閉的環境直接影響著幼兒,導致幼兒過于膽小,見了人不敢說,甚至不想說。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要對幼兒進行自信心的塑造。因為幼兒正處于活潑的年齡,每個正常的幼兒都是很活潑的,并不是打心底不想說。所以教師要改變幼兒膽小、自卑的面貌,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自信起來,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的訴求,漸漸地就對語言能力提高了。要想達到這樣的效果,教師首先要營造出輕松的氛圍,讓幼兒從封閉的環境中解放出來,給幼兒以足夠的安全感。教師還要和幼兒打成一片。在學校里,教師和幼兒雖然是師生關系,但也更是朋友關系,只有足夠親近,才能讓幼兒的心理負擔消除,這樣是有利于幼兒大膽進行表達的。比如有的幼兒在學校玩時,通常喜歡拿著玩具自己一個人在角落玩,也不和其他小朋友進行交流。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主動一些,拿著新的玩具到這位幼兒身邊去,對他表示關心,問他一些基礎性的問題,對他進行表揚,語氣一定要溫和,笑容也要甜美,這樣可以讓學生放下警惕。再下一次這位學生再一個人的時候,教師依然過去關注,給他一個小玩具,和他溝通一些更深入的問題。通過這樣的交流,漸漸地可以提升學生對環境的信賴感,變得敢說。
二、借助多種有趣的材料,讓幼兒有話可表達
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首先要讓幼兒有話可表達。就算是成人,沒話可說的時候也不會說話,更何況農村比較內向的幼兒,所以教師要多借助一些材料,為幼兒提供表達的素材,讓幼兒有東西可說,滿足他們想表達的欲望。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以及興趣方向,制作一些卡通人物,提高幼兒的表達興趣。比如《喜羊羊和灰太狼》在幼兒群體中的知名度很高了,教師可以通過打印一張動畫片里的截圖圖片,對這張圖片進行展示,讓幼兒說圖片里的羊和狼在干什么,為什么要這么干,講一個簡短的小故事。這樣簡單的問題的設立,讓幼兒參與到語言表達的內容中來,做到有素材可說。鑒于幼兒園的班級學生數量比較多,讓每名學生站起來進行圖片故事講述也不現實,所以這樣的活動只需要定期舉辦即可。教師在平日里可以多開展一些日常性的素材引導,比如采用開火車的形式,讓幼兒講自己昨天晚上的晚飯吃了什么,是什么味道。通過這樣日常性的素材提供,讓幼兒展開表達,而且語言組織也比較容易,日常性的語句也短,可以開展次數多一些,多對幼兒進行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
三、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升華幼兒的表達能力
一個人的智力發展和形成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的語言能力。教師創設了輕松的氛圍,讓幼兒敢說,接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讓幼兒可說,然后就應該對幼兒的表達能力進行升華了。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的活動,來提高幼兒的表達能力,比如講故事的方式。因為幼兒的活動范圍有限,所以教師設定的場景要生活化一些,最好是發生在家庭中的,這樣會讓幼兒更加熟悉。教師可以讓幼兒站在講臺上分享自己去公園玩的經歷,通過對一件事情的講述,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由于幼兒年齡小的緣故,肯定不會表達多么完整,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教師要多加鼓勵,肯定幼兒的表達行為,讓幼兒增加自信心,為下次再開展類似活動打好基礎。等下次幼兒再參加時,就有經驗了,不會感到緊張,表達得也會更好。等幼兒的語言能力進步比較明顯的時候,教師還可以循序漸進,采用更深層的表達形式,比如演講和表演。不僅可以記起幼兒的興趣,更富含趣味性,而且可以讓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夠富有感情,有效的升華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結束語
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在生活中運用廣泛,還關乎以后的人際交往。農村由于自身條件受限,導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發展不好。教師要通過適當的教學方法,對這樣的現狀進行改善,培養幼兒的自信心和勇氣,讓幼兒敢于表達,然后再對幼兒的表達能力進行升華,幫助幼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蘇明琴. 淺析在集體教學中培養農村大班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J]. 新智慧,2018(21).
[2]史海蕓. 在幼兒教育中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策略研究[J]. 學周刊,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