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潔
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信息建設的穩步推進,多媒體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也越來越受到教育界同仁的關注與重視,多媒體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研究已成為炙手可熱的課題。本文就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運用多媒體技術談了幾點認識。
關鍵詞:多媒體;高中數學
隨著教育信息化、現代化的迅猛推進,多媒體教學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多媒體以其圖文并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在激發學習興趣、加大課堂容量、開闊學生視野、拓展學生思維、突破教學難點、營造課堂氛圍、優化教學元素、提高教學效果和展示現代化氣息等諸多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積極意義。但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的先進不等于數學思想的先進,多媒體教學只能作為課堂教學的輔助,它無法也不可能代替傳統的課堂教學,多媒體的濫用同樣會帶來很多弊端。因此,在運用多媒體教學的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是一個值得關注和探討的問題,本文就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的運用上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認識。
剛上班時學校條件不好,班級沒有電子教學設備,還是老師講、學生聽這樣的傳統的教育模式。等到每學期的公開課和評優課時,就可以到大會議室里面講,就可以用電腦投影等設備。由于剛參加工作,年輕氣盛總想在老教師面前展示自己的先進之處,就都用幻燈片講,一點板書都沒有。結果學生接受的一點也不好。評課時也被批得一塌糊涂。于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我非常抵觸用電腦講課。后來在一次跟老師的談話后,我茅塞頓開,我為什么不能把他們完美地結合起來呢?既不荒廢大學所學,又在傳統教學基礎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我開始專研怎么才能讓二者結合起來?我通過細心觀察,仔細研究得到以下幾個結論。
一、在課題導入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現在都提倡“情景教學”,一次英語公開課,老師要講《百萬英鎊》,她首先給學生們播放了電影《百萬英鎊》的片段,一下就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就連我班平時不喜歡上英語課的同學都變得積極踴躍了。計算機輔助教學通過圖片、視頻、動畫等多方面的刺激,豐富多彩的直觀形式,激發了學生學習動機,產生積極的學習情緒、興趣等非智力因素,從而改變了傳統教學單調古板的形式。
例如,在“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教學中,我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軟件:美麗清晰的地平線上,太陽開始露出了可愛的笑臉。將這一美麗的景物形象地比喻為直線和圓的關系。在教師的引導下,學上很快“悟”出“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的變化。這樣,使學生學會運用聯想、化歸、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去探索問題實質,并且這樣探索的興趣也會持續下去。
二、在補充例題和習題上,提高課堂效率
計算機發展到今天,多媒體技術應用于教學已成為現實。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益,進行高容量的教學,多媒體的應用勢在必行。我們把事先準備好的例題、習題通過多媒體展示出來,節省了上課時間。大大加強了課堂的容量,提高的教學效率,真正起到了高效課堂的作用。如果配合傳統導學案,給學生更充分的思考時間就更好了。
三、在立體和動態教學中,化靜為動
例如,我在講指數函數時,對于函數的性質中定點和單調性講解時,怎么能讓學生發現共性?我利用了幾何畫板來展示動態圖像,學生一看就找到了規律。
由于空間想象能力的缺乏,學生學習立體幾何一直是一大難點。對于立體幾何的學習,我們可以選擇相應軟件在演示中把平面圖形與立體幾何圖形以形象的三維形式再現,使各類幾何體在靜態和動態的狀況下展現給學生,大大加快了學生理解的速度,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在課堂小結和章節復習中
在一次聽生物課時,老師講《細菌和菌群》的問題,最后小結時播放細菌危害,如何正確洗手的視頻,我看很多同學都跟我一樣不由自主地跟著一起學。
還有我在講《直線方程》這節課時,在小結時,把直線方程的五種形式以表格的形式展示出來,學生能更直觀地看出各種形式的優缺點、適用范圍等。在章節復習中,也可用樹形圖等結構圖表現知識間的系統性和連續性。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優勢,讓多媒體與其它常規媒體有機結合,給學生創設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興奮、愉悅、渴求思索的心理狀態,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現在講完課經常有人問我:“是計算機輔助了傳統教學模式,還是傳統教學推廣了計算機的應用?”我會說二者相輔相成,只有將二者相結合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體組合教學方式,能夠將傳統教學與現代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相輔相成,互為補充,充分發揮各自的教學功能,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效果最優化。
參考文獻:
[1]王守鈞.淺析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8(12).
[2]陳廣忠.多媒體技術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8(14):97-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