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隨著信息化大數據在教育領域的廣泛使用,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運用也受到了空前的重視。廣東省作為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改革的前沿,“粵教云”這一體系的成功運作,推動了廣東省的教學科研水平。
每一種新的教學手段的運用和推廣,都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次革新,甚至是顛覆。作為傳統意義上的語文教學,“聽、說、讀、寫”四大塊缺一不可。美文分享課是在常規語文教學上,對“聽說讀寫”的一次完美融合,讓學生學會分享美文,閱讀美文,不但能夠提升孩子的文學素養,同時也能讓孩子在分享中獲得快樂,吸收靈感。將美文分享帶入語文課堂,對學生的寫作水平有較大的幫助。傳統的美文分享采用的途徑大多是學生課下自主閱讀,將自己認為有美感,能夠打動自己的經典書目或精彩文章帶到課堂上,或在課堂下與同學分享。通過此種方式,讓學生之間相互傳閱,從而達到讀一本好書的同時也見識了多篇美文。
美文分享就是在感情性和感染力的基礎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一篇文章有些學生能夠引起共鳴,但是由于知識構架的不同,有些學生卻不能達到如期的效果,覺得味同嚼蠟。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成了中學語文課堂上美文分享的瓶頸。
隨著“粵教云”項目在廣東的實施,云技術及云應用的有效輔助,語文課堂上的“聽、說、讀、寫”變得更為便捷,尤其是美文分享課驚喜頗多。
下面筆者就“粵教云”在實際美文分享課堂上運用的可行性和優勢進行梳理。
一、圖文并茂,形式新穎
當代中學生是在信息技術刺激下成長出來的新一代,他們對新技術的接受度和喜愛程度遠遠高于我們的想象。所以,再在課堂上采用傳統的材料互換、口耳相傳則很難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枯燥的教學模式會淡化他們的審美甚至使他們產生厭煩。“粵教云”的出現,為這一問題提供了一些解決方案。
首先,面對一篇需要共享的美文,我們不再局限于投影至大屏幕,或是相互傳閱、合作閱讀的階段。我們可以將學生需要分享的美文,準備在Forclass云端課件中。這樣就打破了文本的局限性,同時一個課件可以輸入多篇美文,這就打破了傳統美文分享時間長,一篇文章不能同時且大范圍傳播的局面。
接著,那些學生認為精彩的好詞好句,可以在課件上通過變換字體或顏色的方式,對學生進行一些視覺沖擊。學生在平板上自己閱讀的時候,就能得到簡單明了的提醒。另外,新媒體平臺的介入,可以將一些美好的圖片,音頻插入課件中,學生在課堂上閱讀的時候,借助圖片或是音樂,更容易被帶入意境中,引起閱讀審美。
二、自由轉換,操作方便
由于“粵教云”課堂上網絡的直接介入,學生可以在云課堂上進行積極有效的互動。
傳統美文分享課上,學生尤其是接受分享美文的學生,一般處于被動傾聽狀態。有的時候,一篇文章不能打動他們,可能是學生覺得這篇文章的語言或者事例不夠精彩。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分享的某個話題,如“成長”、“青春”等主題讓學生自己上網檢索,再結合本節課上所分享的文章進行點評。
對于學生上網自控力這一問題,在云課堂上不用擔心。因為教師可以隨時根據需求對學生的網絡訪問進行限制和跟蹤。這樣,學生在學的過程中能認真學,在自己瀏覽網頁尋找信息時也能把握機會。
三、當堂訓練,及時反饋
云教室上課的好處還在于,一節課下來老師能夠隨時掌握學生的聽課效率,并獲得有效的信息反饋。
Forclass課件的設置上專門給學生準備了練筆的簡答環節。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對所看到的美文進行賞析批注。這樣一篇文章閱讀下來,學生在語言能力的積累過程中也得到了一次及時有效的鍛煉。例如:我們會將文中排比優美、句型工整的句子摘錄下來,引導學生再嘗試著模仿幾句,這樣就是另一種形式的仿句訓練。讓學生畫出最打動自己的文句,寫下自己的閱讀感悟,這是在有意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對文段中的環境、人物等描寫進行賞析,這是在鍛煉他們的閱讀技巧。
一節課下來,學生在美文的熏陶之中,慢慢被帶入情境,反客為主,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在課的最后,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審美體驗,利用云課堂上的投票機制,投選出自己最喜歡的美文,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統計結果,了解到本班孩子的審美偏好,以便在接下來的作文指導課堂上作出引導。
美文分享的宗旨,是在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的基礎上運用美,從而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水平。“粵教云”互動課堂上美文分享只是帶動了學生感官審美,真正運用到實際中的還是需要體現在作文之中。所以,云互動課堂上美文分享的另一方面還在于對優秀學生作文的欣賞與分析。
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我們發現,通過將學生的優秀作文上傳至課件中,將學生的文章作為美文供大家欣賞評價,能調動學生的寫作動機和審美感悟。學生既能在有效的時間內欣賞到他人的優秀習作,也能成功借鑒到他人的獨特之處。
總而言之,“粵教云”大環境下的美文分享課堂,收獲良多,成效顯著。它告別了傳統課堂的種種不利因素,激發了學生學習和操作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