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菊
摘 要:在近幾年,我國整體的教育水平都有了較大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為初中英語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積極影響。閱讀教學作為課上最為主要的一部分教學內容,教師應重視利用問題情境來對學生加以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能力的目的。本文將結合實際情況,分析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問題設計有效性提升的策略,以期為今后開展的有關工作提供寶貴參考。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問題設計;有效性
在素質教育時代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師的教學目標已經不再是要求學生較好地掌握知識內容,更多的是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以符合國家教育部門對新時期下學生各個方面的要求。因此,聯系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來詳盡分析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問題設計有效性提升路徑是十分必要的。
一、課堂問題設計的必要性
英語是一門考驗學生綜合能力與水平的學科,尤其是閱讀教學部分,不光是要學生具備豐富的英語詞匯量以及語法知識,同時也需要學生具備較好的理解能力與思考能力,才能夠對文章中的描述內容進行正確理解。然而,就目前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實際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教師通常都是利用知識灌輸的方法來講授內容,而不是從引導學生角度出發,不符合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問題設計主要是結合教材內容、學生真實學習水平來合理進行問題設計,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初中生的思維,讓學生帶著問題來思考課上教師所講授的內容。而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所提出的問題,在文章中自主探索,有助于更進一步培養初中生自主學習與思考的能力,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朝著主動學習的方向發生轉變。在此基礎上,借助一些具有趣味性特點的問題,能夠在課上更好地激起學生對于英語閱讀的興趣,配合現代教育技術,能夠讓課堂更加具有趣味性,創設問題情境,從而提高閱讀教學效果。
二、初中英語閱讀課堂問題設計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基于上述分析,問題設計的有效性與合理性,關系到學生對英語文章內容的理解與思考,需要教師從學生角度出發來實現科學設計,保證課上每一位學生都可以參與到師生互動環節。
(一)面向不同層次學生設計問題
在課堂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普遍具有差異性,若是教師只針對某一個特定群體來提出問題,則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英語教師在設計閱讀課堂問題時,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以及對英語問題的思考能力,保證課上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獲得同等參與問題的機會與時間,而不是被優秀學生占據所有問題空間。為此,英語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或者是采用分層教學法,來保證問題設計符合學生個體差異性,充分發揮課堂問題的積極作用。
(二)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合理設計問題
教師在設計閱讀課堂問題時,不光是需要充分考慮到層次問題,同時還要考慮到學生是否能夠接受這些問題,要設計一些難度適中的閱讀問題。若是教師所設計出的問題,無法滿足學生自身的語言水平,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學生對于英語閱讀課程的積極性,可能會起到方向作用。為此,教師所提出的課堂問題,不管是在提問時機、提問對象,還是在提問方式上,都需要作出合理化設計,避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重視對初中生的啟發與引導
根據新課程標準中的相關要求,教師在課上要以引導、啟發學生為主,而不是直接進行知識講解。因此,英語教師需要在課上,設置一些啟發性、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來提高自身的能力與知識儲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教師的課堂問題還應該盡可能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且與英語教材內容相呼應,實現層層遞進、由淺入深,借助問題的細致剖析,來提高英語閱讀課堂問題有效性。
(四)采用靈活的提課堂提問方式
在課上問題的提問方式往往多種多樣,教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英語教材文章內容,來對提問方式進行有效把控,保證這些提問形式能夠徹底激發學生對于英語閱讀學習的興趣,且具有啟發性與引導性。例如,教師在講授《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這一部分知識內容時,就可以提出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來引發學生討論:“你都去過哪些博物館呢?有哪些體驗?”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來自己組織回答語言,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對于學生思維能力、口語交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都有著促進作用。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十分重要的一門課程,對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豐富英語知識儲備都是十分必要的。閱讀問題的合理化設計,能夠激發初中生潛在的英語學習興趣,對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十分重要。基于此,初中英語教師就需要通過面向不同層次學生設計問題,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合理設計問題,重視對初中生的啟發與引導,采用靈活的提課堂提問方式等來提高課堂問題設計的有效性,為閱讀課堂教學的順利完成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宋瑞華.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神州,2016(35):58-58.
[2]吳愛兵.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性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