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市教育局
“中小學教師科研工作站”是青島市骨干教師不脫產科研培訓項目。2007年設立并列入市教育局教師培訓計劃,每年招收一批學員,培訓周期為1年,集中學習與分散學習相結合,以專家講座、互動研討、現場觀摩、經典閱讀、課題研究、高校集中訪學等形式,引領教師踏上專家型教師成長之路。13年來,有近千名教師入站訪學,大批教師成長為優秀校長、學科帶頭人、齊魯名師或特級教師。目前科研站已成為一個跨學科、跨學段、跨區域的學習研究共同體,“教、學、研一體化”的培訓特色成為島城有影響力和示范帶動作用的教師專業發展平臺。
以教育信念提升發展高度。教師者,唯其德高則一生剛強勁健。葉瀾說:“教師持有什么樣的‘教育主張’,影響著他教書育人的方式,決定著他專業發展的方向和高度。教師只有把‘人的培育’,而不是把‘知識的傳遞’看作是教育的終極目標,他的工作才能不斷地向他的智慧、人格、能力發出挑戰,成為推動他學習、思考、探索、創造的不息動力,其生命和才智也將在為事業奉獻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更新和發展。”基于此,科研站每期首個培訓主題定為“立德樹人”,強化教師“人生為一件大事來、做一件大事去”的教育信念,幫助教師在實踐中回答“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打牢學生思想根基。
以自主發展延伸發展長度。教師有不同的背景,科研站探尋適合跨學科、跨學段、跨區域團隊的有效培訓模式。訪學教師一年內可以了解不同學段和學科特點,參觀不同的學校,觀摩不同學科的課堂,研讀不同層次的專業書,聆聽不同專家的教育觀,送課到偏遠地區,發揮各自的輻射示范作用……科研站盡可能滿足全體教師的需求并根據各自情況制定發展規劃,使其可以自己確定未來發展之路,思考怎樣跳出既定的小圈子,從新的高度看教學,由原本死板地教書本上的知識變成積極探究自己的教學過程,養成善思考、會研究、能創新的品質,讓教學有新意、有價值。
以教育研究挖掘發展深度。科研站努力發現教師對提升科研能力的需求,開展教師課題研究講座,幫助教師提升研究創新力,樹立導向意識,聚焦教育教學中突出的問題,明確階段性研究目標和發展路徑。科研站鼓勵訪學教師申報課題,幫助教師對教育教學經驗進行理論提升,形成研究成果和教學特色。教師不僅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更加堅定了他們的教育信心,讓他們體會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以專業閱讀拓展發展寬度。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科研站組織教師研讀教育名篇,以激發他們對教育本質的思考。科研站組織專家和教師編寫《每周一讀》經典讀本,連續5年推薦400篇經典名作,包括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拓寬視野。此外,科研站將閱讀的重點放到系統、有針對性地研讀專著上。每年精選6-8本“重點研讀書目”、100本“推薦選讀書目”,進行有指導的閱讀。每周二的集中訪學,老師們或輪流主講、研讀分享,或走進教學現場研討讀書實踐成果。這是訪學教師重要的研修方式,也成為他們對話教育名家、引領基層實踐的有力抓手。
以互相關愛增加訪學溫度。科研站不僅關注教師專業發展,更有人文關懷。科研站聘請心理專家、跨界人士進行團建、心理輔導,及時關懷遇到困難的教師。老師說:“感謝訪學,讀書帶來的智慧豐盈著我的教學生活;感謝訪學,培訓帶來的思考改變著我的教學生活;感謝訪學,‘站友’帶來的交流絢爛了我的美好人生。” “站友”們之間的互幫互助更體現出科研站的凝聚力。每年結業,總有“站友”提出“留級”的要求,但是大家更加相信“相聚是一團火,分手是滿天星”。我們將高高舉起科研訪學的火炬,和所有熱愛教育的廣大同仁一道,為青島的教育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