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國內商業銀行紛紛抓住票據市場發展機遇,大力發展票據池業務,為企業提供票據信息登記查詢、真偽鑒別、到期委托收款等多元化金融服務,票據池業務可以有效解決企業票據業務管理壓力,票據融資深受企業青睞,票據業務量實現了迅猛增長。本文指出票據池業務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并提出風險防范建議。
關鍵詞:票據池;風險;控制
一、什么是票據池?
票據池是商業銀行根據客戶需要,為客戶提供的一種綜合性票據增值服務。比如,某企業由于業務頻繁,收到了大量的銀行承兌匯票,這些匯票金額數量較多、大小不等、到期時間不同,如何鑒別、保管、托收這些票據給企業帶來了難度。這時企業可以通過票據池把所有票據質押給銀行,銀行給予該企業相應額度。在這個額度內,企業可以隨時開出銀行承兌匯票用來付款,一方面減少了自有資金的占用,另一方面又解決了票據和轉讓金額匹配的問題。
二、票據池業務存在的風險
(一)票據池存在票據真偽識別風險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市場上出現很多仿真程度較高或者沒有貿易背景的假票據,假票據的基本信息往往與真票一致,較難分辨。部分商業銀行為了吸引更多的中小企業客戶,爭取更多市場份額壯大入池的規模,缺乏風險意識,采取“不挑票、不挑客”原則,在調查、審查、審批、放款等環節把關不夠嚴格。甚至有些銀行為了節省時間和成本,對部門票據沒有進行異地實地查詢,僅采用簡單的函詢手段,但僅靠這種手段無法確認票據的真偽。
(二)票據池存在法律風險
公示催告制度原意是為了保護失票人的權力,當原持票人票據遺失、被盜等情況下,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請公示催告救濟,并且催告期間轉讓票據無效,從而阻止了票據繼續轉讓的可能。但銀行在辦理的業務過程中,公示刊登的報紙成百上千,銀行很難知道票據是否已經進入公示催告環節,或者就算發現已經進入公示催告環節。但公示催告期限過于短暫,發現時已經失效,有部分企業利用公示催告制度的法律缺陷,惡意濫用公示催告程序,司法實踐中又面臨各種困境,裁判結果也不盡相同,引發經濟糾紛,法律合規風險凸顯。
(三)票據池管理風險
目前商業銀行對票據池業務辦理模式差異較大,專業化分工不足,內控不健全、業務制度或操作流程不完善,存續期職責分工不夠明確,缺乏統一查詢和監管、缺乏有效信息交流和反饋機制,導致了票據池管理風險。入池票據的承兌人的資金實力強弱、經營管理水平高低、資信狀況好壞,直接決定了違約風險的高低。承兌人資金實力越強,管理水平越高,資信狀況越好,違約風險越低;反之,承兌人資金實力越弱,管理水平越低,資信狀況越壞,違約風險越高。目前我國入池承兌人除四大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外還包括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他們的水平參差不齊,也會存在較大的違約風險。
三、票據池業務管理風險防范
(一)提高票據池準入條件
注重客戶質量,對客戶進行分層分類管理,盡量選擇票源質押品豐富、與上下游票據結算量大的集團企業或者票據量大、財務管理規范的中小企業,并加大對票據質押融資客戶的資質審查。嚴格執行票據業務相關的法律規章,嚴格執行票據池融資客戶與融資票據的準入條件,嚴把準入關。
(二)加強對票據池業務的風險管控。
一方面,商業銀行本身應從內部控制角度對票據池風險進行衡量,做到合理的授權,保持各個崗位的獨立性。對入池的票據要仔細審核票據的真實性、合法性、是否具備真實的交易背景,防止以假亂真,避免銀行遭受損失。領導要重視提高銀行工作人員業務素質,加強票據辨別能力相關內容培訓,對入池票據進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另一方面,宏觀的監督管理角度,相關銀行監管部門對商業銀行的票據池業務,要從宏觀層次上進行監督和管理,從而構建完善的票據池業務風險控制系統,保持金融系統健康穩定的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銀行內部信息系統開發建設
銀行高層要重視銀行內部信息系統開發建設,重視建立健全、完整、科學的內部控制制度,通過信息系統的發展和普及為銀行內部控制延伸提供空間,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手段、計算機技術,提高支付系統現代化程度,降低企業資金使用風險。將早期的風險預警至中期的風險轉移及后期的風險化解,做好完整的風險預測預警。
四、總結
票據池業務能夠有效解決企業票據業務管理壓力,盤活票據資產,降低企業風險。票據業務量實現了迅猛增長,票據池業務已經進入了一個發展的大時代。目前,國內商業銀行應該紛紛抓住票據市場發展機遇,大力發展票據池業務,做好風險防范,為企業提供更多元化、個性化、便捷化的金融服務。
參考文獻:
[1]游春,中小銀行票據池業務發展建議[J].中國銀行業,2016(10):98-99.
[2]韓偉.銀行信用與商業信用的橋接匹配:渤?!捌睋亍卑咐齕J].金融發展研究,2013(8):61-64.
作者簡介:
劉傲,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南京工程分院,江蘇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