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國學生來說,暑假不見得是輕松的一個月。中國的鄰居日本和韓國也是出名的抓學習、重視子女教育的國家。他們的學生又會如何安排假期呢?
日本學校在暑期給學生留的作業(yè)不多,基本可以在放假最后幾天,集中輕松完成。但有一項“社會觀察”作業(yè)是日本學校較為重視的任務。社會觀察的范圍很廣,選題一般由學生自己定,有人會寫飼育動物、昆蟲等觀察日記,有人寫旅行見聞,還有人會寫自己制作模型的過程和心得。社會觀察的表現(xiàn)形式也較為豐富,小學低年級可圖文搭配,到高年級或中學,可能就要求寫成較為完整的論文形式。學生參加運動隊也是日本學校非常看重的一點,一些學生會在課余時間參加居住區(qū)或者學校的棒球隊等體育隊,這樣的孩子在暑假大都會投入到訓練當中。
和小學暑假不同,日本學生從中學開始,上私塾的人會越來越多。這些私塾就像中國的補習班一樣,一般就是以升學為目的。中學以后的日本學生和中國學生沒什么兩樣,每天緊張的學習是他們的主要生活方式。
韓國中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也更接近于中國學生。他們的假期一般只有短短的一個月,在這期間,他們需要為升學考試做各方面的準備。韓國的大學入學考試和招生制度并不是像中國一樣“一錘定音”,而是采取全國統(tǒng)一命題考試與各高校自主命題招生相結(jié)合的制度。考試成績不再是各校招生的唯一標準,各大名校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如特長、創(chuàng)造力、責任感、奉獻精神等。
準備報考韓國第一名校——首爾大學的高二學生李同學說:“大家都趁著假期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偷偷’變優(yōu)秀。除了補習外,我還會利用周末時間參加志愿者活動,這些都會為報考名牌大學增添籌碼。”
(摘自《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