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仙鴻

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如何在園所小、面積小、功能室配備不足等條件局限下,貫徹“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教育理念,創造有利于幼兒發展的區域游戲環境,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是每個小規模幼兒園都應該思考的問題。
巧用空間 拓寬游戲活動區域
小規模幼兒園往往存在場地面積小、功能室不足、處于居民樓底層等問題。作為幼兒園的管理者和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認真思考和規劃幼兒園游戲活動的開展,做到因地制宜,挖掘和開發本園教育資源,拓寬幼兒游戲活動的空間,滿足幼兒游戲發展的需要。
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清荷幼兒園是小區配套的公辦小規模幼兒園,園區較小,室內面積750平方米,室外面積425平方米,處于小區配套的第一層;室內外幼兒活動面積較小,只有5個班的活動室,一個藝術功能室。在諸多局限下,幼兒園力求通過開展小規模幼兒園混齡區域游戲環境創設的研究,打破班級界限,實現空間和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結合幼兒園美工特色課程,進行混齡游戲區域的規劃,我們嘗試創設室內一室多功能區域,既是本班孩子生活、學習場地,也是全園一個大功能游戲區域。幼兒園充分開發可利用的空間創設游戲區域,同時開拓戶外與挖掘社區公用場地開展活動,為幼兒混齡區域游戲活動打造表現性活動區、探索性活動區、運動性活動區、欣賞性活動區四大功能區域。小空間,大作用,以滿足幼兒游戲發展的需要。
豐富形式 開展混齡區域游戲活動
幼兒園在創設同齡幼兒活動的基礎上,積極為不同年齡幼兒交往與游戲提供機會,以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以混齡的形式開展區域自主游戲活動,是小規模幼兒園區域游戲活動的一種有利于幼兒身心發展的組織形式,具體來說有以下兩種。
一是全園混齡模式的室內外區域游戲活動。我園共有5個班,160名幼兒。幼兒園每逢周二、周四、周五上午開展幼兒混齡區域活動,就會把幼兒分成兩大組,讓他們自主選擇區域。早餐后幼兒自主做區域計劃,A組先在戶外混齡區域游戲,B組在室內混齡區域游戲,水果餐后兩組進行互換。班上的教師也分為室內組、戶外組,每個班安排一位教師為本班區域的負責人,另安排一位教師負責戶外游戲區域,剩余的教師也分別安排在幼兒園各個區域,保證室內外、通道等都有教師,幼兒有需要時可以迅速找到教師,同時方便教師對區域進行管理。
二是跨級混齡模式的區域游戲活動。跨級混齡模式與全園混齡模式有所不同,孩子們交往的范圍縮小了,更能促進孩子們之間的交流與情感的發展。幼兒園逢周一、周三分別進行五大領域為區域內容的室內大中班混齡、中小班混齡、大小班混齡等區域游戲活動,促進幼兒與同伴自由交往、自由結伴、合作交流。
合理布局 投放游戲材料
幼兒園活動區不外乎四大類型的區域功能,即表現性活動區、探索性活動區、運動性活動區、欣賞性活動區。在區域活動中,材料是幼兒游戲的載體。小規模幼兒園應結合園所有限的場地,組織教師對材料進行研究,在各區域投放適宜的混齡區域游戲材料,培養不同年齡幼兒的良好品質。
研究、分析、投放材料是游戲能否順利開展的關鍵。各區域的教師可以結合區域功能、幼兒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投放多樣性、適宜性、層次性的區域材料,以孩子為本。每個區域的操作材料要求教師先嘗試玩法,了解每一份材料的操作性和適宜性,對操作性不強的材料要進行更換和調整。如益智游戲“給小動物喂食”,在同一內容的材料中,投放不同難度的輔助材料,大勺、小勺、筷子、大小不同的豆子和玻璃珠,分別匹配不同的挑戰性。
對于小規模幼兒園戶外活動場地難以投放各種大型的體育器械、幼兒也難以在有限的場地里獲得關鍵體能發展的情況,教學主管需要指導教師充分利用園所環境,投放適宜的戶外體育游戲材料。場地小,適合以情景化游戲的形式去優化游戲內容,同時結合幼兒關鍵體能發展去進行情境化游戲材料的研究,使戶外的游戲內容更具游戲性和趣味性。
此外,還要讓教師了解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結合他們的表現分析自己的區域內容選擇對幼兒發展的價值幾何、區域環境的創設是否起到引導作用、游戲材料的投放是否適合不同年齡的幼兒,從而進行調整和改善。經過不斷實踐、反思,教師逐步積累經驗,達到促進幼兒游戲質量提升的目的。
開展常態化教研 提升游戲質量
幼兒主要通過與材料和他人相互作用去學習、探索、發現,并建構新經驗,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對幼兒的觀察與指導非常重要。很多時候,在區域活動中會遇到這些問題:有的孩子不會選區、有的孩子對材料不感興趣、有的孩子不會與他人合作等。對于以上問題,教師要善于發現,及時地給予指導與支持。
各間小規模幼兒園園舍條件、課程設置、師資力量各有不同,在開展混齡區域活動的策略上應隨機應變、因園而異,不能簡單照搬和模仿。我園通過對小規模幼兒園混齡區域活動開展策略的研究,對課程開展、師生發展都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為幼兒創設了一個安全有序、溫馨愉悅、開放靈活的混齡區域游戲環境;通過開展混齡區域活動的各種教研活動,為教師搭建了交流與展示的平臺,提升了教師的教科研能力,保障了園所教研的常態化。
總之,在混齡區域活動開展中,區域游戲環境的創設、區域材料的投放、教師的觀察與評價等都是相輔相成的,缺一不可,讓各個環節都發揮作用,才能有效促進小規模幼兒園區域游戲質量的提升。
(作者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清荷幼兒園,本文系課題《小規模幼兒園混齡區域環境創設的研究》成果,課題編號:2016Y022)
責任編輯:張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