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潔
正如小鳥的飛翔需要藍天、小魚的暢游需要大海一樣,幼兒的游戲也需要空間。而戶外游戲恰好能為幼兒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這種空間恰恰也給幼兒的創造提供了無限可能。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而戶外游戲是以想象為中心,主動地、創造性地反映現實生活,促進幼兒身體的正常發育和身體能力的發展。在戶外游戲中,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等都會得到一定的發展,不僅可以幫助幼兒豐富對周圍事物的認知,也能在活動中完全放松,大膽地展現自我,形成獨立的個性。個性因素在幼兒創造力的發展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創造自主選擇環境,培養幼兒自信心
戶外游戲場地對幼兒充滿了吸引力,為幼兒創設戶外游戲場地,是幼兒園環境設計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我園將游戲區域劃分成沙水區、車區、種植區、挑戰區和建構區,引導幼兒進行自由選擇和探索。
孩子們在挑戰區“勇敢者之路”上進行闖關的游戲,他們要通過重重關卡把勝利的小旗插到終點。在布置游戲環境的時候,孩子們也會參與進去,他們想辦法為其他參加游戲的小朋友設置“機關”,藏好“寶藏”。在這樣自由探索的區域,幼兒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利用各種材料創造出充滿個性的游戲。
投放適宜材料,滿足幼兒探索的好奇心
根據幼兒發展特點,投放不同層次的材料。即使是同一種類的游戲中,幼兒創造性想象的水平也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如小班游戲“小豬運果子”中,教師先出示了沙包,并引導幼兒用拋、接的方式來運送。當幼兒玩熟練以后,教師又再次出示圓圓的紙球,幼兒看到紙球的形狀便有了各種新的想象、創造。
一物多玩,發展幼兒的創新能力。幼兒作為游戲主體,在與游戲里各種客體的互動中實現著創造的愿望。在一次玩輪胎的游戲中,大班的幾個小朋友合力鋪好了一條輪胎小路,但有個女孩子和伙伴發現了新的材料——滾筒,她們商量著還是滾著更方便,就把筒放倒,一起推過來了。只見兩個小姑娘把筒架在了兩個輪胎的中間,變成了一個小山洞,讓這條輪胎路更加有挑戰性。
因勢利導,啟發幼兒自己解決問題。在游戲活動中,幼兒難免會遇到一定的困難。對此,教師不要急于介入幫助,要因勢利導,啟發幼兒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開展活動評價,引導幼兒獨立性思考
教師的講評是幼兒創造力發展的內在動力,評價是活動不可缺少的部分,好的評價是下一次活動的良好開端。
教師引導調整幼兒的創新游戲。教師作為觀察者,要善于發現幼兒游戲中有創造力的表現,可以對幼兒的創造性行為進行評價,以促進幼兒創造力的發展。同時注意個體差異,不能一概用橫向比較的方式,還要觀察幼兒的微小進步,對幼兒本身能力發展作縱向的評價,多給予幼兒鼓勵性講評。
幼兒自主介紹分享創意想法。根據幼兒戶外游戲中的表現,教師可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思想、做法。一次在玩輪胎的游戲時,一名男孩扶住輪胎并向他人介紹:“這個是大山洞,你可以來鉆鉆。”不少小朋友被他的介紹所吸引,開始加入他的游戲中。
幼兒的健康是幼兒園階段最重視的問題,五大領域也把健康領域排在了第一位,身為幼兒教師我們應該注意鍛煉幼兒的體魄,增強幼兒的體質,同時還要注意在游戲中培養幼兒的心理素質,把游戲當作一種學習活動,在學習中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使幼兒成為身心健全的人。
(作者單位:北京市大興區亦莊鎮中心幼兒園)
責任編輯:歐陽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