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少華
摘 要:在新時代發展背景下,為科學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其成長、成才,就必須將書本內容與當今時事政治緊密結合。高中學生的認知已趨向于成熟,而教師的職責不僅要滿足思政課堂的實效性,更要通過各種有效策略來提升課堂質量,以促進學生的全面身心發展。本文就針對成才視野下增強高中思政課實效性展開全面研究,以供廣大同仁參考。
關鍵詞:成才視野;高中思政;實效性
高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進新時代思想滲透的重要渠道,也是培養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保障。時代在發展,各種新思想理念正不斷被提出并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強調“應該知道,就是關于培養什么人、為誰培養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教師需要將這些時事政治與課本教材有機結合,在學生所能接受的思維面不斷滲透,從而加強課堂的教學效率,也能實現高中學生的成才。下面本文就利用一些策略對培養思政課的實效性進行相關分析。
一、通過時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高二思政課是高中教學階段最重要的時期,而近年來的時事政治也是高考的涉及范圍。由于思政課理論強,學生難以在短時間內理解,所以,這就需要教師在上課前收集時事焦點,并引用于思想政治課堂,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講述文化傳承與創新這一章節時,可先通過一些熱點切入主題。像18年11月在洛杉磯的中華藝術館開展了為期5天的“中華民族文化傳承與創新”藝術展覽,許多中外游客慕名前往,欣賞了我國傳統的剪紙、繪畫、泥塑等作品[1]。教師在引入這一話題后,可講述在新時代下,新青年要積極繼承和創新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將其宣傳給國民和世界,使得文化遺產得以長期保留。學生在聽取這些時事熱點后,學習的積極性會所有提升,這對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是具有價值的。
二、合理分解思政課教學任務
分解課程的教學任務是幫助學生在某方面的深度理解。教師在課前準備每個章節的具體教學計劃,做到每節課能夠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以此保證在限有時間內給予學生最多的知識與時事講解,提升思政課堂的有效性。
例如:人教版第九課“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其分為兩部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和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師可根據每一小節的內容再細分[2]。第一小節可分為三部分:什么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第二部分分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內涵;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意義與方向。18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便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進行了全面的闡述,為現代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師需要秉承主席的思想理念,從思政課教學著手,大力培養學生的思想觀念,為其將來的個人發展做好鋪墊。
三、加強思政課題的合作探究
由于一些教學內容較為抽象,不利于學生的理解,而教師為有效促進課堂的教學氛圍,提升學生認知能力,便可展開合作探究活動。教師在課前選擇難度系數適中的課題,讓學生課后通過查閱資料,小組間共同討論,最后完成一篇課題報告,如此一來,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便能有所體現。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4教材中,第三單元講述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其中,唯物辯證法與創新意識不易理解,學生在學習時容易把握不到準確的方向。那么,教師可選取其中某一章節來安排學生以小組形式研究,像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教師在讓學生學習課本中知識時,要回答幾個問題:矛盾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我國現階段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如何有效解決該矛盾?學生經過查閱書籍和網上資料查詢,再經過合作式交流,便能得出準確的結論,從而在完成報告時便可事半功倍。
四、鼓勵學生圍繞思政課展開交流
思政課是一門充滿理論、邏輯性強的課程,若在課堂教學中,只有教師單獨發揮作用,缺乏師生間、學生間的交流展示,那么思政課的教學意義也就難以體現。教師在講述某一觀點時應當積極與學生展開互動,從而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獲得最有效的結論[3]。
例如:教師在講述“探究世界的本質”這一章節時,可讓學生展開分析:在哲學角度世界是由什么構成的?世界的運動是怎樣的?學生在思考的同時,教師可加以提點,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只有準確的案列,再加上辯證的描述,方可讓他人相信。思政課堂展開互動式交流,一方面可以促進課堂內容的滲透,讓學生能夠在潛意識中掌握其內涵;另一方面則鍛煉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答辯能力,這對其將來的深入學習大有裨益。
五、完善思政課教學評價體系
完備的教學評價體系是促進學生規范化學習的首要前提,也是幫助教師進行最終測評的重要依據。在新課改理念下,教師的評價觀念已發生轉變,期末考試成績不能決定學生的整個學期學習情況,它只是反映了學生的學習態度。而在日常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回答次數、小組合作的融入情況、作業完成情況等等,這些才是決定學生最終評價的依據。因此,思政課教師必須貫徹并落實該評價觀念,當學生了解到新的考核機制時,其學習的態度會發生改變,推動了課堂的上課質量。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新時期發展過程中,思政課教師必須采取各種科學性策略來武裝課堂,并在時事政治的依托下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如此,思政課的實效性才會體現,學生的身心發展才能得以全面提升,社會的經濟文化建設才能長期落實。
參考文獻
[1]徐陽.關于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分析[J].文教資料,2019,816(06):177-178.
[2]董平.高校思政課與高中思政課的銜接機制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v.2;No.54(18):122+124.
[3]楊喜.淺談如何增強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效性[J].考試周刊,2018:24.
[4]《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