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屬于深層次的體育精神體現,其對于高職院校優秀人才的培養及學校的綜合發展有極大影響,因此,在實踐中,必須充分了解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的內涵,并采取科學的手段加強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
前言:體育文化屬于高職院校教育資源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其屬于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在培養學生良好體魄、精神、意志上具有很強的作用。在實際中,借助品牌的影響力,對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建設途徑進行創新,不僅可以促進高職院校人才的培養,同時還能促進雙一流建設的推進。
1.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的內涵及意義
1.1體育文化品牌建設的內涵
對于品牌,是經濟學領域中,通過特有的、抽象的概念來表現出產品的差異。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學校廣大師生創造出來的體育物質、精神財富,其包含了體育精神文化、體育制度文化、體育物質文化等幾個方面,三者相互融合促進了高職院校體育文化的發展。在實際中,高校體育文化并不是一個單一的文化現象,其與校園德育、智育等文化有緊密關聯。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是校園文化的重要旗幟,代表了學校了體育精神理念,也是學校體育老師、學生體育活動的特質表現,具有豐富的內涵及外延。體育文化品牌具有諸多功能,如約束功能、宣傳功能、思想鼓勵功能等,其可以對學生進行無形的影響。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要以和諧發展理念為根本,注重創新,構建良好的人文環境,注重科學設計、整體規劃,強化分段實施,凸顯學校特色,以此提升學校的辦學影響力。
1.2體育文化品牌建設的意義
高職體育文化與校園文化有十分緊密的關聯,加強體育文化品牌建設,不僅能促進師生良好關系的建設,保證師生身心健康發展,同時還能進一步強化高職院校的育人目標,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提升。在高校開展豐富多樣、契合時代特點的體育活動,可以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運動熱情,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進行體育鍛煉,促使學生能更好的面對生活、學習。校園體育文化品牌建設還可以為學生創設充滿活力、樂趣的校園環境,能強化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成就感。體育文化品牌還能讓學生學會尊重他人、關愛自我身心健康,有助于大學生健康心理、強壯體魄的形成。
2.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途徑
2.1提升體育教師綜合素養
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對于體育教師本身的綜合素養有很高要求,因此,在實踐中,高職院校必須結合現實情況,注重對優秀體育教師的培養,豐富學校體育教師儲備,壯大體育師資隊伍結構,為體育文化品牌建設提供必要的人力資源。首先,高職院校要針對現有的體育教師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分析現有體育教師的綜合素質,制定科學的培訓再教育內容,定期對體育教師開展培訓教育活動,提高體育教師的理論水平、專業技能、教學經驗,使得體育教師可以更好的參與到體育文化品牌建設中。其次,體育教師本身也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能,注重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用先進的思想、方法開展體育教學活動,積累體育教學經驗,為體育文化品牌建設提供必要的資源。此外,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還需要借助互聯網的優勢,在網絡上下載優秀的體育教學課件,學習其教學理念、教學模式,對自身的教學活動進行調整,并將整理后的優秀課件當做是學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的重要資源。
2.2調動學生積極性
學生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主體,高職院校還應該注重對校園體育文化品牌建設進行大力宣傳,提高學生的主觀性,讓學生可以更加主動的參與到體育文化品牌建設中。學校可以借助網絡、學報、宣傳欄等,對體育文化品牌開展宣傳,讓學生意識到體育文化品牌建設對于自身發展的影響,指引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文化品牌觀念,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的開展各項體育運動,強化體育鍛煉,豐富體育文化品牌建設資源。這也要求在體育課堂上,體育教師需要進一步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針對體育項目、運動技巧、注意事項等與學生展開討論,同時體育教師也要積極的參與到學生體育運動中,與學生一起運動,指引學生更好的感受體育帶給自己的樂趣,強化學生的體育鍛煉熱情,讓學生真正的成為體育文化品牌建設主體。
2.3創新體育教學方法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教師過于看重學生某種體育運動技能的培訓,導致學生在枯燥的訓練中會感覺十分無聊,削弱了體育教學效果。在新時期下,高職體育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發展實際,制定科學、個性的體育訓練計劃,指引學生更加有效的進行運動。新課改下,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被應用在體育教學中,如拓展訓練、小組合作、趣味引導等,高職體育教師要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合理組織、設計課堂教學活動,以此調動學生進行。同時體育教師還可以嘗試以將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融入到體育課程上,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的體育學習內容,還可以激發學生體育積極性,并且有助于我國優質體育文化的傳承。此外,高職體育教師還能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體育競賽,吸引更多的學生在體育活動中吶喊助威,強化體育活動影響力,促進學校體育文化品牌形成。
總結:總而言之,加強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可以全面推進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全民健身活動”,有助于我國體育強國建設,也能豐富學生的體育生活,改善學生人際關系,指引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強化高職院校教育效果。所以,在實踐中,必須采取科學的措施,全面加強高職院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
基金項目:
安徽省職業與成人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劃課題“高職院校體育品牌化研究”
編號:(azjxh1653);
安徽省教育廳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重點項目“安徽省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設置的現狀分析”
編號:(gxyqZD2018116)。
參考文獻
[1]劉召用.高校體育文化品牌建設研究[J].品牌研究,2018(4):279.
[2]蘇紹會.生命周期視閾下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品牌建設要素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4):114-116.
[3]鄔嫻.打造學校文化品牌促進學校體育特色建設研究[J].考試周刊,2018(46):189.
作者簡介:姓名:劉愛,出生年月:1985.3,性別:女,籍貫:安徽滁州,民族:漢,最高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講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