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臺公司轉型發展是政策發展、形勢發展、政府職能轉換、地方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如何通過創收提高公司利潤是平臺公司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基本途徑。目前,平臺公司歷史包袱重,業務(收入)單一,再融資受阻,市場化轉型發展面臨較大的困難和問題。本文針對平臺公司現狀提出多種創收措施,促進平臺公司轉型發展。
關鍵詞:平臺公司;創收;轉型
一、平臺公司現狀及問題分析
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是我國特殊的財政和政府融資體制下的產物,對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財政新規密集出臺,再融資困難,剝離政府融資功能,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迫在眉睫,但由于歷史包袱重、業務(收入)單一、再融資受阻等原因,平臺公司實現市場化轉型還存在諸多問題。
(一)歷史包袱重,經營資金不足
1.機構臃腫,專業人才短缺
平臺公司與政府淵源較深,因歷史遺留和承擔社會職能等原因,市場化選人用人機制不健全,管理人員能上不能下、員工能進不能出,公司又未按規定程序招聘,造成公司人員臃腫、專技人員不足、或所聘用的專技人員不能勝任該專技崗位等情況。據調查,目前平臺公司中具有職稱的專業技術人才約20%左右,企業發展所需的綜合型、專業型人才相當短缺,尤其是懂技術又懂管理的復合型人才更是十分缺乏。
2.債務較高,償債壓力大
一是存量債務居高不下。2013年度地方政府雖對存量債務進行逐筆甄別,并進行債券置換,消化地方債務,但2014年以來,地方政府在舉債方式上盡管“開前門”,但并沒有嚴格“堵后門”,平臺公司存量債務不僅沒有下降,反而卻在不斷增加,特別是2015年開始地方政府通過平臺公司增加了很多隱性債務,債務風險將成為融資平臺轉型過程中的一大挑戰。二是償債壓力大。近幾年,平臺公司將進入償債高峰期,債務到期量大。公司資產盈利和變現能力差,再加上在當前政策環境下,財政不方便直接對平臺公司提供資金支持,極大影響了平臺公司的資金來源,增大了償債風險和償還壓力。
3.承擔公共服務職能,負擔過重
平臺公司是國有企業,是承擔公共服務職能的一個重要主體,有承擔部分公共服務職能的責任。但目前平臺公司承擔公共服務職能過多,使公司經營成本增加,收入不能對應確認,造成負擔過重的問題。
(二)主營業務單一,經營收入不足
目前,平臺公司正處于轉型發展初期,存在起步晚、市場化能力弱、自我發展不足、造血功能差等問題。其主要原因是平臺公司主營業務單一(政府代建業務),市場業務拓展不夠,創收能力差,經營收入太少,除了代建費收入、政府補助收入和政府投入的資產資源收益之外(代建收入、房租收入、停車位收入和特許經營權收入等約占公司總收入的70%左右),全部依賴財政保障運行。這樣的現狀,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財政供養壓力大,另一方面公司生存和發展堪憂。
(三)再融資受阻,發展資金有限
財政部《關于規范金融企業對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投融資行為有關問題的通知》(財金[2018]23號)出臺,平臺公司以市場主體的身份進行融資是其發展的唯一途徑,但失去地方政府的信用背書很難獲得金融機構的合作,后續融資難。“借新還舊”模式受堵,融資還本付息都已困難,公司經營發展資金更無從談起。
二、平臺公司多措創收促轉型的對策
平臺公司轉型成功的標志就是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具備市場競爭力、通過市場化經營、實現市場化利潤),其關鍵就是提高平臺公司“造血功能”,尋找創收渠道。
(一)加強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增加資產收益
1.市場化公開招租
為了加強經營性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實現經營性國有資產收益最大化,國資監管部門即時制定《經營性國有資產公開招租暫行辦法》,對轄區內經營性國有資產全部進行市場化公開招租。在具體操作過程中嚴格做到實事求是,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充分競爭,在依法依規的基礎上,采取規范化、市場化的方式公開招租。對于還未到期的租賃合同,繼續履行原合同,并告知承租人做好相關準備工作,合同到期后無條件進行市場化公開招租。
2.有償使用企業國有資產
行政事業單位、招商企業使用企業國有資產(產權屬于平臺公司),按市場價支付租金,可按股權結構同時增加各級公司收入和利潤。行政事業單位根據租用企業國有資產情況編制年度租金支付預算報財政部門審核,財政部門根據審批后的預算下達到行政事業單位,行政事業單位按期將租金支付資產所有權公司;招商企業使用企業國有資產(如國有企業標準廠房、場地及設備等),按期將租金支付資產所有權公司。
(二)拓展經營范圍,增加收入來源
根據市場需求和公司實際,適當拓展經營范圍,在代行業主的基礎上另尋出路,增加經營收入來源。目前,平臺公司主要圍繞政府資源配置的相關市政建設、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政府購買服務等類業務,未能真正融入市場,未向市場要經營、要效益。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必然可以產生效益,因此平臺公司可以充分利用政策資源和國有股權信譽優勢,運用現代信息化手段從大數據中獲取信息,從中尋找市場需求,挖掘具有市場競爭力的項目,創造利潤,實現市場化轉型發展。
(三)提升公司資質,獲得市場收入
資質是對公司相關資格的認證標準,公司的經營資質等級實質就是公司的品牌,是公司的無形資產。目前,市場競爭激烈,平臺公司想要拓展業務參與市場化競爭就必須要提高公司各項資質。各平臺公司如何提高資質?一是通過公司自主申請資質認定。在市場化招聘中,根據需要合理選擇一批具有中級、高級等具有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任職,為公司申請資質提升打下基礎。二是可通過收購已具備相關資質的公司或與其進行合作的方式取得相應的市場資質,參與市場活動。
(四)加快政府投資項目決算,及時結算代建費收入
平臺公司承建的政府投資的基礎設施建設等項目很多,但有的沒有開展,有的開展進度緩慢,有的建設完成但一直未辦理竣工決算和審計,無法結賬,導致各種建設資金包括項目建設融資資金積壓在賬上,不僅沒有實現資金價值,還需支付高額的資金占用費,這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直接經濟損失。平臺公司應加快工程項目的竣工決算,與政府清算代建費,相應增加各級公司收入和經營性現金流,并增加企業稅收貢獻。
(五)加強市場化核算,增加公司營業收入
平臺公司與政府、部門之間的各類業務均應按市場化原則進行核算,公司提供了產品和服務就必須收取相應的報酬。
(六)推進混合所有制,實現雙方共贏
堅持以國資存量吸引社會增量,積極引入民營資本,以資本助推改革發展,即大膽“引進來”,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改革;又鼓勵積極“走出去”,支持國有資本與民營企業合作發展,實現平等互利、優勢互補,達到雙贏效果,實現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增強企業盈利能力,創造高附加值。
(七)優化用人機制,提高員工創收意識
平臺公司部分員工存在吃“大鍋飯”思想,不作為、少作為或慢作為,拉低公司工作效率。應優化用人機制提高員工創收意識和積極性。一是培養員大局意識,要讓全體員工認識到“鍋里有,碗里才有”的大局意識,為公司創收出謀劃策;二是實行激勵機制,建立公司獎勵機制,對有貢獻的員工要進行專項獎勵;三是完善競爭上崗,一年~競,對于管理崗位建立“可上可下”“可進可出”機制,薪酬設置時拉開崗位差距,對于高薪崗位人人都具有競爭上崗的權利,提高員工競爭上崗意識,確保國有企業活力。
參考文獻:
[1]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室.國有資產監管和國有企業研究報告——探索與研究[M].中國經濟出版社,2006,1.
作者簡介:
羅安,宜賓市敘州區財政局,四川宜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