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
摘 要: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整合研究是當今教育的大勢所趨。本文探討了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整合的必要性,提出了有效整合的合理性策略,并針對整合給出了注意點。
關鍵詞:心理健康;德育;整合
小學階段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積極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端正他們的行為道德規范,才能培養出健全、擁有良好品德的人。在實際教學中,只有將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有機整合,才能體現德育工作以人為本的原則,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共同促進育人目標的實現。
一、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德育是21世紀教育的靈魂。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嘗試著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在學校教育實踐中各自起著獨特作用,實現兩者之間的整合,使其相輔相成,符合現代教育工作整體實施的發展趨勢。
(一)心理健康教育為德育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補充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為有效實施德育夯實了基礎。個體道德內化所需要的良好心理素質是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培養的。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為德育的有效實施提供了良好的心理背景,打好了心理基礎。其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對學生們的德育進行有效的完善和發展。學校對學生們的思想道德存在的問題進行主要的分析,提高學生們思想道德的整體綜合品質,促進學生們思想道德行為的良好形成。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對學生們的健康人格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們能夠在發展過程當中學會明辨是非,培養學生們的自控能力。最后,心理健康教育能夠為德育的有效開展提供新途徑。在教學過程中,德育一般采用傳統的知識傳輸型教育模式,對學生進行自上而下的教導和灌輸,通過談話、宣傳和榜樣示范等方法向學生傳輸德育內容,讓學生產生內化。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通過情緒調節、情感體驗、心靈溝通、團體輔導等活動,努力促使學生自我反省,積極思考。
(二)德育為心理健康教育指明方向
德育為心理健康教育指引方向,其決定著心理健康教育的走向。因此,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應采用德育的“視野”和“思考方法”,主動在心理健康教育實踐中(如小學心理健康課、心理咨詢與輔導等)滲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使學生的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整合的策略
心理健康教育與品德教育進行充分的整合,能夠促進學校德育工作的順利進行,還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優秀道德品質。品德教育是我國中小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中小學教育當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加強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們的心理文化素質,讓學生們在健康友好的環境當中成長,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們的優秀道德品質,為社會的人才需求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教育整合的具體措施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全面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教師們在教學的工作過程當中,需要對自身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性的提高。教師們是學生們綜合素質的引領者,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時刻的注意自身的行為和舉止。學生們的模仿能力比較強,教師們的綜合素質能夠潛移默化地對學生們造成一定的影響。教師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需要學習相關的心理健康資料,對學生們的行為進行良好的示范,加強學生們的心理健康水平。
(二)提供良好的班級生態環境
班級環境是班主任、科任老師和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愛好的學生組成的群體。班級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學生的心理情緒及對環境的適應能力。良好的班級環境可以讓學生感到在自家一樣的安全、輕松。同學之間友好往來、相互關心、相互理解,使學生獲得良好班級環境的積極體驗,盡快適應學校環境。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創造性培養
德育工作者應更新觀念,吸納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理念,改變德育過程中學生被動受控的尷尬局面。借鑒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活動,高度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情感體驗及自我踐行,消除他們對單調說教的反感和抵制心態,縮小師生雙方的心理距離。品德心理的形成,歸納起來包括四個方面,即知、情、意、行,這四種心理成分相互影響、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只有教會學生創造性地把握思想道德原理,才能讓學生在新的道德演變中減少迷失,從而不斷融入社會的變革中。
(四)協調社會、學校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注重學生的實踐性參與
學校與家庭是學生成長活動的兩大陣地。因此,對學生進行完善的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求學校與家長密切配合,掌握學生在家里的生活、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家庭成長環境等,共同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同時,個體的發展離不開社會的培養。學校和家庭應該與社會形成一股合力,多方面促進學生的角色體驗和實踐,為學生的道德社會化提供正常渠道。家長們引領學生參加相關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們充分參與到社會的美好環境當中。
結束語:
總之,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有效整合,有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只有把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真正結合起來,才能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和綜合素質,才能完善教育教學的育人目標,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可造之材。學生們心理健康素質教育的成熟,能夠良好順應社會的環境,促進學生們心理健康的良好發展,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還能夠保持積極向上的態度,為學生們的學習發展帶來可靠的保障。
參考文獻:
[1]李緒臣.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小學德育教學中[J].教育教學論壇,2012(S4):277-278.
[2]葉一舵.論德育與心育的雙向結合[J].思想教育研究,2002:6.
[3]韓媛媛,陳家麟.淺析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J].德育與心理,2005(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