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婉芬
摘 ?要:互聯網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促進電子技術的發展,為新媒體藝術的開辟全新發展方向,豐富新媒體藝術的展現形式,如新媒體藝術的交互性等。新媒體藝術把電子信息技術作為基礎,利用交互性進行設計,展現藝術的與新媒體產品的靈魂,使大眾感受到藝術的魅力、欣賞價值以及快樂。因此,為了更好地發展新媒體藝術,需要強化設計能力,選擇適合的設計手段開展設計工作,把交互設計美學提升到審美的層面,凸顯美學價值。基于此,本文選擇就交互設計美學中自由的意象進行分析和研究,力求掌握交互設計美學特點,更好地進行設計,從情感以及藝術美學角度,感染受眾。
關鍵詞:交互設計;美學;自由意象
引言:當下社會,一切均以工業化為主導,工業產品的設計在各個企業的發展以及運營中,發揮的影響越來越大,因此,對審美的要求更加嚴格。在物質精神愈加豐富的時代,人們對審美有了全新的追求,在產品設計期間不斷創新,開始判斷和分析消費者的心理,嘗試利用美感以及情感,去展現設計作品的內涵。此外,在產品設計期間,其也融合了交互設計理念,結合以往設計經驗以及美學相關知識、技能,充分挖掘設計產品的美學價值,利于更加形象化的設計和描述產品。
一、交互設計標準以及原則
交互設計是交互美學的基礎,交互設計的標準依據原則,包括以下內容?;诮换ピO計與交互美學之間聯系性,設計人員在設計期間,也要參考以下標準進行設計。其一,必須確保設計的實際意義,確保其可以幫助用戶,來實現自身的目標以及渴望,獲得心理以及精神上的滿足。其二,需要注重實際效果,幫助個人以及委托組織,去實現自身發展的目標以及渴望。其三,確保設計的優雅性。在設計期間,選擇一套完整的方案,確保內部的一致性,去合適地容納和展現情感。其四,對于產品的特征以及實際應用屬性,需要有一個大概的認知,具備完全的形態,不可過于簡單[1]。其五,在交互美學中,要注重自由意象的展現,把無形與有形、把主觀意識和客觀進行有效的轉變、統一。其六,明確交互主體的重要性,基于其自由意志基礎上,結合客觀實在以及非客觀意義,進行交互設計。
二、交互設計美學中自由的意象概述
意象最早產生于古代詩歌以及文學作品中,各個文學創作人員利用意象這一語言技巧表達情感。隨著時代的發展,意象逐漸延伸到美學領域、心理學領域以及修辭學領域、設計領域之中。就作品的設計來說,在欣賞和使用設計作品期間,人們可能對作品產生一種主觀和心理上的情感與想象,然后與自己的想象建立聯系,賦予設計作品更多的情感,使得意和象有效連接與統一[2]。
自由的美之設計的本質,設計的美感承載著每個個體對于自由的本質和價值的追求,是對自由向往的意象。只有在設計中體現自由之美,才能把受眾審美的核心層面,把自然之美以及藝術之美進行統一。也正因為如此,在產品設計中,需要注重自由意象,更好地傳遞作品主題以及藝術美感,確保作品的審美價值[3]。
三、交互設計美學中自由的意象有效展現建議
(一)選擇適合的表現形式以及有形的載體
設計師所從事的設計工作,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工作,因此設計師必須具備創造性思維,注重設計美學中所設計作品的自由意象,把作品的實際意義與作品自身意義有效結合,只有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加形象和逼真的產品,去吸引大眾。此外,設計的作品主要是為了供給大眾去欣賞的一種特殊商品,所以在設計期間,為促進消費者的購買,需要了解消費者的喜好,獲得消費者的認可,注重欣賞者的身心感受,選擇適合的表現形式以及有形的載體去展現,最大限度地把主觀意義和客觀性結合,把無形的意義和有形化結合,給予作品精神內涵,以此設計出滿足大眾審美需求的作品[4]。
(二)啟動創造性思維,把握好自由意象
設計人員在設計期間,要想更好地把握美學中自由意象,并把其準確的表達出來,在設計期間需要把握好自由意象,啟動創造思維,去突破交互主體的影響,意識到傳統產品以及信息產品在交互獲取期間所產生自由意象特點,去全局地把控設計工作。設計師對于自由意象的把握,可以結合水的特點去設計,因為水具有無形性,且善于變化,而交互設計中的自由意象所產生的信息,和流水較為相似。因此,設計人員可以參考流水的特點去設計,這樣才能更好地承載信息流,豐富交互設計美學,引導消費者在獲取信息并結合自身的需求,去自由地感知作品,利于其在自由意志的引發下,去感受作品的藝術價值[5]。
(三)把主觀意識進行客觀化,賦予無形的意義有形化
設計師在交互設計期間,需要選擇適合的表現形式以及有形載體,這樣才能更好地為后續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由于上文中提及表現形式和有形載體的選擇,因此,本段把其作為基礎,剖析設計師主觀意識客觀化以及把無形的意義進行有形化方法,進行分析。結合以往設計經驗以及相關研究,給出在此設計環節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首先,設計師需要在設計期間以及設計表達環節,確保信息的對稱性,注重信息表達的客觀性以及普遍性,注重信息與功能的有效傳達,使得審美感受與意義二者形成相互對照和約定俗成聯系,確保其具有客觀性的聯系。其次,設計師也要做好作品載體和意義相互間存在客觀聯系性,把主觀意義進行客觀化,賦予無形的意義有形化,利于主體更好地聯想和認知,感受設計者想要傳達的情感、意圖[6]。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交互設計美學對于自由意象的把握,和交互主體對象自身自由意志聯系密切,所以在交互設計美學中,需要了解交互主體對于審美信息以及功能性信息的實際需求,基于自由意志的基礎之上,了解交互設計美學所蘊含的無形以及有形性特征,明確人類主體的革新地位,去進行設計。此外,在設計期間,設計師也要把主觀意識進行客觀化,賦予無形的意義有形化,選擇適合的表現形式以及有形的載體,啟動創造性思維,把握好自由意象,更好地應用和轉化自由意象,豐富設計的美學特征。
參考文獻:
[1]梁嵩. “意”與“象”——趙無極繪畫藝術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朱曉琳.試析交互設計美學中自由的意象[J].大眾文藝,2018(03):82.
[3]張婧嬋,魏東.交互設計美學中自由的意象探析[J].學術交流,2017(07):173-177.
[4]劉進. 基于意象的交互性審美設計方法研究與應用[D].湖南大學,2016.
[5]吳永萌. 交互體驗審美特征的研究與應用[D].湖南大學,2015.
[6]鄒攀宇. 交互設計的藝術美及其審美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