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毅

摘 要:在初中體育教學與訓練中,學生出現運動損傷問題是比較常見的,這對體育教學及運動訓練、學生的健康成長及正常學習等造成了不利影響。本文通過結合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探討了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并結合實際教學要求總結出一系列對策,其旨在預防教學訓練中運動損傷的發生。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運動訓練;運動損傷;原因分析;對策
引言: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難免會出現一些拉傷、跌傷、碰撞等問題,如果錯失最佳治療時機或處理方法不合理,則會對學生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帶來不利影響。為了避免或減少學生出現運動損傷的情況,則需要分析其原因,以此達到降低運動損傷概率、幫助學生有效預防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紹了運動損傷的概念,接著展開對初中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中常見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然后總結出一系列有效的預防對策,具體內容如下。
一、運動損傷的概念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發生的一些對學生身體帶來損害的情況,均可稱作為“運動損傷”。其類型有兩種,即:急性運動損傷、慢性運動損傷。其中,急性運動損傷主要包括由于跌撞而引起的損傷、天氣因素造成的滲透勞累或中暑等情況;慢性運動損傷主要包括人們在訓練過程中所出現的輕度損傷,因為人們的無意造成不能及時對受損部位進行有效處理而出現的問題。
二、初中體育教學與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的調查分析
(一)調查對象
主要以某初中開展的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情況為內容進行分析,出現運動損傷的學生人數是75例,其中,男生、女生人數分別是64、11例。
(二)研究方法
1.文獻分析法。通過互聯網平臺研究了一些與運動損傷原因及科學的訓練模式相關的資料,同時對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具體情況進行研究和論證。
2.邏輯分析法。對某初中發生運動損傷學生的實際數量、損傷情況等進行了解和整理,并對其原因進行分析。
3.統計分析法。利用電腦統計軟件對學生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過程及場地等進行統計研究,并且對相關數據及資料進行梳理、歸納。
(三)研究結果
經過對某初中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情況進行分析發現,由于缺乏訓練前熱身運動的意識、訓練技術不合理、身體疲憊及其它原因而造成學生損傷的人數分別是27、22、14、12例。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經表1數據分析發現,引起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的原因包括四點:
1.缺乏熱身運動意識。熱身運動是準備訓練前的一個主要鍛煉過程,其作用是提高學生中樞神經系統的活力,促進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的合理運動,增強肌肉性能,擴大關節活動范圍,確保學生處于一個循序漸進的運動狀態中。經表1能夠得出,由于訓練前熱身運動缺乏而引起運動損傷的概率是36%,在引起運動損傷的大多數原因中,其占比是非常高的,由于學生缺乏熱身運動的意識,造成在訓練期間,肌肉僵硬、身體失衡等,從而引起運動損傷問題的發生。
2.訓練技術不合理。經表1分析發現,由于學生并未掌握訓練技巧,導致體育鍛煉的規范性差,進而引起運動損傷,此概率是29%。不了解訓練技巧則是引起運動損傷的一個關鍵因素。比如,在打籃球時,由于球員的手位動作不規范,造成手部出現拉傷、挫傷等;在跳高的過程中,由于沒有掌握奔跑技巧,導致身體缺乏協調性,從而出現摔倒或跌倒等問題。
3.身體疲倦。一些學生將體育鍛煉當作治療基本疾病的妙方,在感冒或身體狀態不佳的情況下,依舊參加一些相對劇烈的訓練項目。根據表1分析發現,由于身體疲倦而引起運動損傷的占比是19%。大部分學生都會認為,不管身體狀態如何,只需要參加訓練活動,促使身體排出更多的汗液,則會改善身體狀態,增強體質。這一說法是不科學的。因為在這種狀態下,人們的身體已并非最佳狀態,若參加劇烈的運動,則很有可能會引起運動損傷問題。
4.其它。比如場地、惡劣天氣等原因引起的運動損傷。若訓練場地不平整,地面坑坑洼洼、沙石堆積等,則會對學生訓練帶來干擾,如果處理不及時的話,則會引起學生動作不協調,甚至會出現跌倒、滑到等問題。比如,在炎熱的夏季,若學生在強負荷訓練下很容易發生中暑問題;而在寒冷的冬季,身體機能有所降低,再加上缺乏熱身運動,極易造成肌肉或關節拉傷等問題。
三、初中體育教學和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損傷的預防對策
(一)加強思想教育和引導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若要預防運動損傷問題的發展,則需要加強體育教師及學生的思想教育意識,并提高安全教育宣傳力度,使師生真正地認識到參加運動訓練的作用及運動損傷帶來的威脅,杜絕思想麻痹。并且,也需要加強學生體育道德素質教育,增強學生的紀律觀念和安全意識。
(二)重視訓練前的熱身運動
在參加運動訓練前,需要做熱身運動,并且也需要與運動項目相結合,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通過層次教學方法更合理、科學地安排教學內容。逐步提升身體各個部位的靈活性,幫助學生提高注意力,達到預防運動損傷問題的目的。
(三)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若要真正地降低運動損傷概率,不僅要確保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發展,同時也需要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運動項目的動作要領,同時也需要對其身體各個部位進行針對性地訓練,增強身體的協調性和穩定性。由于初中生年齡不大,他們一般參與運動訓練的機會不多,這也是極易出現運動損傷的一個關鍵因素。所以,需要有意識地鼓勵他們多多參加體育訓練,幫助他們掌握規范、正確的運動技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體育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由于動作要領掌握不到位或教師缺乏正確的引導,往往會引起學生發生運動損傷等問題,其不僅會損害學生的身體健康,而且也會對其今后的學習、生活造成威脅。所以,我們需要對其中的誘導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預防措施,進而幫助學生更安全、規范地參加運動活動。
參考文獻:
[1]黃安龍. 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產生的原因及預防對策[J]. 滁州學院學報,2004,6(3):127-128.
[2]姚忠義. 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及其預防措施[J]. 科技信息,2009(3):492-505.
[3]邢寶萍,葉生愛. 體育教學中運動損傷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分析[J]. 衛生職業教育,2015,33(2):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