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忠良
摘 要: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對高中地理教學也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深入落實新課標中的相關要求,并采用新課標教學理念,使用更加合理的教學方式,才能夠符合現(xiàn)階段對高中地理教學質量的相關要求。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新課標下高中地理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士起到啟示的作用。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地理;教學;問題;
引言:
在新課標這一教學思想的影響下,高中地理教學的課堂教學質量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并且也基本上摒棄的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進一步提高了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教學理論也在不斷的更新,高中地理教學中有也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問題。只有將這些問題進行整理與總結,并提出有效的措施,才能夠使高中地理教學的質量得到更進一步的提高與突破。
一、新課標下對高中地理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一)對課堂教學目標的新要求
在新課標中明確的指出,應該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同時也要將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以及全面發(fā)展作為主要教學內容,從而構建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更加客觀地反映出高中地理教學中所存在的不足指出,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確保其自身發(fā)展能夠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1】。同時,在新課標的要求下,不再將教學目標固定所在教材中,而是指導學生關心我國重大的地理事件以及全球的相關問題,充分弘揚科學文化理念與精神,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動手實踐能力。
(二)對學生的學習與教學活動的新要求
在新課標中明確的指出,必須要確保學生能夠深入掌握相關地理文化知識,并且滿足學生對地理知識的多樣化需求,這也就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與教學活動的實際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應該合理地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強化對相關地理問題的探索能力,重點關注學生的學習與評價環(huán)節(jié),從而在提高學生自身能力的同時,充分體現(xiàn)出新課程標準【2】,并全面實現(xiàn)。
二、現(xiàn)下高中地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度不足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變遷,對高中地理這門教學科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必須要具備充足的嚴謹化與科學化,同時也必須要與新時代的發(fā)展腳步緊緊跟隨,這也就使的地理這門學科的教學內容必須要進行全面的創(chuàng)新才能夠符合新時代的要求。但是,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所使用的教材的更新速度卻遠不能及數(shù)據(jù)更新的速度【3】,從而導致時代的數(shù)據(jù)更新與傳統(tǒng)的教學數(shù)據(jù)中存在比較大的矛盾與沖突,學生也會對教學內容產生質疑,久而久之就降低了地理教學的效果,甚至還會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與積極性。
(二)課程安排不合理
在新課標下,重點所關注的就是學生的素質教育,但是,地理這門學科作為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科目,依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部分學校因為教育教學觀念的束縛與限制,導致地理課的教學課程安排比較少,一周只有1-3節(jié)課。在這種情況的限制下,大部分高中地理教師為了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只是通過灌輸式的方式,將課本中的內容大量傳遞給學生。而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學習課本中的知識,而無法對知識進行展開式與延伸式的學習,導致地理課堂教學內容豐富性不足,教學質量自然也無法提高。
(三)教學方法比較陳舊
受到應試教育的限制,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也對我國教育的發(fā)展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限制下,主要指的就是為了考試而進行教學,為了考試而進行學習。也正是因為這種觀念的影響,也就形成了“劃重點”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通過死記硬背的方法記住知識。但是地理作為一門非常具有趣味性的科目,需要學生按照自己的思維能力與觀察能力發(fā)現(xiàn)知識,但是因為教學方法的限制,導致學生無法自主進行學習,從而嚴重限制了學生能力的提升,并且也降低了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巧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對于現(xiàn)階段的課堂教學而言,傳統(tǒng)的“一書、一黑板、一粉筆”的教學方法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發(fā)展的需求。同時,地理這門教學科目也是一門極具色彩性與趣味性的科目,文字表述不足以充分體現(xiàn)出其知識的內涵性。而且地理知識也在不斷更新,教材更加無法跟上數(shù)據(jù)更新的速度。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巧妙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來豐富課堂的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方法。
如今,信息技術已經深入到了人們的方方面面中,將其運用到教學中也能夠發(fā)揮出非常積極的作用。利用信息技術所具有的圖像顯示與視頻顯示的功能,能夠充分地彌補傳統(tǒng)教學中圖文教學所具有的弊端,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地理知識,在提高學生求知欲望的同時,也能夠確保教育教學工作者更加有效的完成教學任務。
比如,在教師為學生講《大氣運動》這一課程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示當?shù)靥鞖庾兓男畔⒁约暗匦蔚孛玻寣W生切身體會知識。這樣一來就能夠使學生更加輕易地接受知識,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合理安排課程,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學校教學的相關負責人根據(jù)新課標的相關要求,改變教學觀念,根據(jù)實際情況合理的安排地理教學課程,確保學生與教師能夠擁有充足的時間接受知識與教學知識。與此同時,身為地理教師,其在課堂教學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師應該在為學生講述知識時,也要不斷的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從而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加具體、豐富,這樣才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充分的學習知識【4】。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參加培訓、教研等方式使自己身的教學水平有所提高,不斷地積累教學經驗,提高自己的專業(yè)能力,為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出保障。
(三)多元化教學方法,實現(xiàn)因材施教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需要打破常規(guī)的理念束縛,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為學生量身定制教學方案與教學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性格、愛好以及學習能力,為其設計與其能力、性格相符的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案,真正的實現(xiàn)因材施教。同時,教師應該打破空間的限制,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而是充分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比如微信、QQ等多種通信軟件,為學生發(fā)放相關的學習內容,使學生能夠隨時隨地開展學習,真正地將碎片化的時間利用起來。另外,教師也要組織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尤其是真正地指導與開展研學旅行,讓學生能夠深入到大自然中了解地理知識。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而且也能夠拉近地理知識與學生之間所存在的距離,并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與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非常積極的促進作用。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新課標中對高中地理教學的觀念、方法以及目標等都有了全新的要求。所以,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要打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與教學模式的束縛,深化素質教育,通過積極的觀察與探索,根據(jù)學生的能力、性格以及特點,更新教學觀念,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使其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其能夠成為現(xiàn)代社會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吉超.淺談創(chuàng)新教育與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124-125.
[2]尹石林.基于高中生地理學習風格差異的區(qū)域地理學習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6):13.
[3]王世彥.降低地理教學難度與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J].名師在線,2019(24):57-58.
[4]莫苠.淺談生本視閾下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J].中學課程資源,2019(08):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