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美福

摘 要:物理是高考中的一門重要學科,在高考中占有比較大的分值比重。在高考物理中,重點題型是學生容易出現錯誤的部分,因此,應當注重學生重點題型的突破。彈簧類型問題是高中物理中的常見類型,也是高考中經常出現的考試題型,不少學生由于題目理解不透徹,造成題目解答出現錯誤,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因此,作為高中物理教師,需要重視彈簧類型題目講解,總結題目解題技巧,幫助學生突破重點題型。文章中結合彈簧類試題分析題目解答技巧,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關鍵詞:高考物理;重點題型;彈簧類;突破技巧
彈簧類型的試題在高考中出現頻率較高,部分學生因對設置的情境理解不透徹,解題出錯率較高,失分較為嚴重。因此,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做好彈簧類試題的總結,為學生講解具有代表性的試題,加深學生對彈簧類試題的理解,掌握解答彈簧類試題的技巧,突破這一高考的重點題型。
1.傳送帶-彈簧類試題解題技巧
學生對傳送帶類型的物理題目并不陌生,常和功能知識點結合在一起,創設的情境較為復雜,難度較大,學生不易解答。將傳送帶和彈簧結合起來的題目,學生較為少見,因此,為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積累解題經驗,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績,教師應注重傳送帶-彈簧類試題的講解,尤其做好試題分析,使學生認真感受解題過程,反思、總結相關解題技巧。
例1:如圖1所示,一勁度系數為k的輕質彈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連接一質量為m的滑塊,放在一傳送帶裝置上,其中皮帶的速度v足夠大。滑塊和皮帶的摩擦因數μ。當滑塊處在皮帶上時,彈簧軸線剛好水平。當將滑塊放在皮帶上時,滑塊速度為零,彈簧為自由長度。當彈簧第一次伸長到最長時,滑塊和皮帶間產生的熱量為多少?(已知簡諧運動周期)
分析:滑塊向左運動,只要彈簧的拉力小于摩擦力,滑塊做加速運動。當彈簧拉力超過摩擦力,滑塊做減速運動,當滑塊速度減小至零時,彈簧伸長量最大。以后在摩擦力、彈簧拉力共同作用下,滑塊向右運動。因滑塊運動過程中摩擦力方向、大小均未發生改變,因此,滑塊在皮帶上的運動類似彈簧振子,滑塊運動是一個簡諧運動,振幅;滑塊伸長的最大長度為s=2A=μmg/k。滑塊在該段位移所用的時t=T/2π。滑塊在傳送帶上發生的相對位l=t-s=π-。產生的熱量Qμmglμmg(π)。
2.小車-彈簧類試題解題技巧
小車-彈簧類的物理試題多種多樣,解答該類型的題目的關鍵仍是做好運動情境的分析,把握運動情境中的臨界條件,綜合運動所學物理知識進行求解。教學實踐中,教師既要深入講解基礎知識,使學生明確物理運動定律適用條件,又要優選經典例題,對學生進行解題訓練,不斷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同時,鼓勵學生總結解題方法及解題規律,提高解答相關試題效率。
例2,如圖2所示,A、B兩個小車經彈簧連接在一起,放置在光滑的水平軌道上。將彈簧壓縮后將A、B系在一起。而后使A、B保持v0的速度向右運動。運動中細繩突然斷裂,當彈簧第一次恢復到自然長度時,A的速度剛好為零,已知AB的質量分別為mA、mB,且mA 分析:(1)運用動量守恒定律先計算出B的速度,而后利用系統機械能守恒定律,不難解出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2)假設在以后的某時刻B的速度為0,此時A的速度為vA,彈簧的彈性勢能仍為Ep。依據動量守恒和機械能守恒定律列出方程式,得到彈簧彈性勢能的表達式,但mA 總之,彈簧類型的試題是高考的重點題型。為使學生攻克這一學習的難點,在高考中獲得理想分值,教學實踐中,教師除優選、精講經典題型外,還應鼓勵學生總結與分析不同題型,理順不同題型的解題思路,找到適合自己的有效解題方法。 參考文獻 [1]陳正林.高中物理專題復習策略的實踐與探索[J].新課程,2018(36):353-353. [2]張俊清.高考物理重點題型突破策略[J].新高考(高三理化生),2011(z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