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術雪

摘 要:浙江省選考生物重視考生學科核心素養的實驗綜合能力考查。本文章旨在統計近幾年選考第33題的考查內容和剖析考查特點,以啟示今后選考實驗教學要:重視新授課課堂中實驗探究等能力的滲透和積累;重視復習課堂中解題指導策略的開發和訓練。
關鍵詞:生物選考第33題;考查特點;教學啟示
近幾年的浙江省生物選考非常重視實驗探究能力等核心素養的考查。現有的針對生物新選考實驗試題的研究不全面,學生對生物實驗題的失分情況嚴重,因此對生物選考評價進行研究,深入地了解選考實驗試題考查特點是高考體制改革的要求。本文筆者旨在核心素養視域下對選考第33題的考查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以期為今后實驗教學做好充分準備。
1.生物選考第33題實驗考查特點統計分析
1.17次生物選考試題第33題的考查內容分布
筆者對7次選考第33題考查內容分布進行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1.2生物選考試題第33題的考查特點
根據考查內容和考查方式統計,發現7次選考第33題考查內容特點有:重視教材核心概念的理解,重視教材實驗的開發和運用等特點;考查要求特點有:考試模式固化都是驗證實驗,即試題情境題干含信息,給出實驗材料、條件和注意事項,要求設計實驗思路,并要求分析和討論有關問題,以考查實驗與能力為主題命題立意,重視生物學科核心素養能力的考查。試題難度高,還重視圖表能力,其中利用表格形式設計實驗思路1次,利用曲線圖5次、柱形圖1次預測實驗結果等,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非常高,高度體現新課程理念的考查特點和高考的選拔特點。
2.加強選考實驗綜合能力的教學啟示
2.1重視新授課實驗探究等能力的滲透
2.1.1夯實基礎,掌握實驗基本能力
實驗題考查的是學生的綜合能力。冰非一日之寒,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生物核心素養在每堂課的落實。如在講授《擴散和滲透》時:利用“香水擴散”和“植物細胞滲透實驗”等切身體驗激發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理解擴散可不通過膜,而滲透是水通過膜的擴散,以及更易理解對照實驗不一定有對照組,可能材料前后存在自身對照等實驗設計原則,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表述,可以增強表達能力。適當在課堂中加入實驗思路設計和交流等環節,也會逐漸地加強學生的綜合學科素養。
2.1.2挖掘必修隱含實驗
建議教師在復習過程中挖掘必修教材隱含實驗作為練習素材,不同的素材即變式可以幫助考生熟悉各種實驗情境,有效緩解學生因為試題情境陌生造成的考試焦慮。如,依據各地高考試題,利用“性激素等重要激素的功能”和“神經-肌肉接點以及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等為主題進行第33題變式練習,讓實驗探究、科學思維等科學素養的養成落實在新授課中。
2.2重視復習教學解題指導策略的運用
2.2.1總結題型規律
生物選考實驗題審題時,教會學生采用提取信息的方法,如,圈劃法;設計實驗思路時,引領學生先提取有效信息→確定實驗目的和原理→找出實驗變量→按分組、前測、處理實驗組、后測、對實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的流程,寫出實驗思路。此外,實驗主觀題需要加強學生答題時的原則化和要點化,引導并鼓勵學生重視評分方式,歸納答題要點,保證答題更加全面更加規范。
2.2.2指導學生出現的典型錯誤
學生如果不理解,即使已知答題規律失分情況還是會比較嚴重。因此,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典型錯誤和不足并及時指導學生。如,“(2018年4月選考)若以小鼠活動狀況為觀察指標,注射胰島素溶液和葡萄糖溶液的順序應是先注射胰島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學生很多答錯答案。針對這一現象,教師需要幫助學生理解胰島素的生理功能等核心概念和原理,只有在理解的基礎上才可以幫助學生從根本上訂正錯誤。
2.2.3強化學生的多種能力
科學方法和技能包括作出假設、預測、繪制與運用圖表、解釋數據、因果推斷、得出結論、建構模型等[1]。選考對實驗能力的考查即考查學生的綜合性學科素養。因此在考前復習,要重視培養學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實驗設計的能力、培養學生用數據描述生命活動特征的能力、培養學生統計分析、解決問題等綜合運用的能力,加強學生知識遷移和運用的能力。
3.結語
考試評價對課堂教學具有有效的導向作用。教師需要對選考試題進行研究,了解考試評價與教材、教學密切的密切關系,才能更好地把握教學的度,從而才能制定出高效的教學設計。新授課時要關注學生掌握實驗基本技能,重視隱含實驗的挖掘和選考鏈接變式練習;專題復習時,要重視對學生解題的指導,歸納解題規律,強化多種能力。學情不盡相同,故在教學時應當基于授課班學生的學情,制定和采取適合的教學策略,有計劃地逐步加強學生的實驗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奧爾頓·比格斯.科學發現者·生物生命的動力[M].廖素梅,傅磊,等,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