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燕

據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統計,成都市現有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2100多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00多家,占比25%左右,2018年銷售規模1500億左右,整體規模在全國副省級城市居前列。在食品企業分布上,一、二、三圈層差別較大,一圈層企業約占總數的10%,新都、郫縣、雙流、龍泉、溫江等二圈層食品企業數約占總數的55%,新都區的取證企業數在全省縣一級單位居首位。從產業布局看,成都市初步形成了具有區域特色的產業聚集區,產業鏈條逐步成熟,區域特色明顯增強。目前,以邛崍、大邑、崇州的白酒原酒基地和郫縣調味品、蒲江茶葉、新津肉制品及新都蔬菜制品、糕點等為主導的食品生產加工企業集群發展趨勢良好,區域帶動作用明顯,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城鄉就業問題、提高了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在成都市食品產業各品類中,除煙草制品、飼料加工、調味(發酵)品達到百億規模外,飲料(茶葉)和方便(焙烤)食品制造也超過百億大關,并呈現增長勢頭;屠宰及肉類深加工和糧油加工業正向百億規模發展;果蔬深加工、白酒釀造、和營養保健食品規模相對較小,正處于進一步發展壯大中。
功能性衍生為交流性,糖酒會釋放新活力
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任偉維一直致力于成都食品工業高質量發展,當記者見到他的時候,他正在為3月份召開的糖酒會埋頭伏案。“今年是第100屆糖酒會,應該說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意義。”為此,協會也做出了自己的嘗試和努力。糖酒會期間,協會主要將開展“2019·100大創新食品發布會暨第三屆自熱食品創新大會”,與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共同打造展會+峰會活動。在峰會中,協會將發布100款創新產品,其中包括全國性知名品牌及四川、成都的知名品牌,品類涵蓋方便休閑食品、自熱食品、烘焙食品、飲品及特色食品等,幫助具有創新力的企業進行產品、品牌的發布及宣傳。
同時,協會還將聯合今日頭條、新經銷等新媒體共同發布食品行業大數據,洞察互聯網大數據食品商機;邀請網紅品牌分享建立孵化爆款產品思維,幫助企業更好掌握行業信息,推廣新產品,促進行業發展。
任偉維告訴記者,糖酒會經過99屆的發展也產生了一些變化。從參會企業來講,以前主要是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參會,近些年來,已形成多種經濟成分競相參會的格局,特別是境外客商逐漸增多,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已顯露出國際食品博覽會的雛形;另外,中小企業利用糖酒會組織經銷商在展會外開展交流,也成為糖酒會的又一大新特點。從發揮的作用來講,其功能由單純的產銷對接平臺,逐漸衍生為投資貿易與合作平臺、品牌宣傳與傳播平臺,以及新產品、新模式、新營銷的交流和學習性平臺。
作為成都市食品飲料產業的“老兵”,任偉維希望在新一屆的糖酒會上看到更多新產品、新渠道等方面的創新性模式,“我們的食品企業也要借助這樣的機會,多多學習新的理念和經營模式,發現和尋找新技術、新產品,為企業未來確定更加精準的發展方向,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說到去年在糖酒會上大熱的方便自熱食品,任偉維喜憂參半。方便自熱食品很早是以方便米飯的形式出現,直到2017年出現方便自熱火鍋后,才進入蓬勃發展時期,目前成都市已頒發了17張方便自熱食品生產許可證。然而好景不長,由于部分生產方便自熱火鍋的中小企業,只是希望通過“賺取利潤”,而不投入新產品研發的短期經營方式盈利,導致方便自熱食品行業出現產品同質化嚴重、利潤較低的競爭格局,多數中小企業頹勢漸顯。不過令人欣喜的是,有自身線下品牌做支撐的海底撈、小龍坎、大龍燚、德莊等大品牌依然堅挺,整個行業總量仍然呈上升趨勢。任偉維認為,只要抓住“方便”和“自熱”這兩個核心,生產出美味、高品質、有創新、有特色的產品,在“懶人經濟”形勢下孕育而生的方便自熱食品未來依然大有可為,值得期待。
產業形勢喜憂參半,朝陽性質亙古不變
俗話說得好,“民以食為天”。食品飲料滿足了人類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是亙古不變的朝陽產業。作為一座美食之都,成都自然條件良好、市場前景廣闊、產業配套完善、區位優勢明顯,食品飲料產業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成都食品飲料產業依然“捷報頻傳”。一是“川味美食”勢頭強勁。成都物產豐富,擁有原料、工藝等獨特優勢,以調味料、火鍋、川菜為主的食品類行業市場美譽度高,前景廣闊,甚至逐漸被國外用戶所認可和喜愛,是成都食品飲料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日趨流行的“中央廚房”式標準化生產也為“川味美食”實現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二是方便休閑食品大受市場歡迎。在當前快節奏生活方式的影響下,休閑方便與當下年輕消費群體需求的契合性,決定了方便休閑食品未來良好的發展趨勢。像豆腐干、金針菇、酸辣粉等方便休閑食品,都具有極大的成長空間,是新生代消費人群的“新寵兒”。三是白酒產業逐漸成長。成都白酒歷史悠久、產業基礎深厚、酒質好,再加上1919酒類平臺性企業和行業協會等的推動,白酒產業發展形勢逐漸向好。
然而,隨著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成都食品飲料產業也涌現出一些新的問題。除了資金、人才等不利因素之外,成都本土企業較為欠缺的創新思維方式和改變能力,當前日益變化的消費理念、消費方式和消費渠道,都對成都食品行業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和挑戰。“首先90后、00后逐漸成為主力消費人群,導致市場需求和消費理念產生了很大變化;其次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消費渠道由原來單純的線下轉變為線上線下相結合,成都目前不到20%的食品企業真正進入電商等互聯網銷售領域,無法跟上日新月異的市場需求和消費需求;第三是整個行業產品的創新速度很快,不注重創新求變的企業勢必在競爭中受到巨大的打擊甚至淘汰出局。”
怎樣破局?任偉維認為,開放和共享是兩個重要的關鍵詞。所謂開放,就是要以開放的心態接納新的消費者、消費渠道和消費趨勢,擁抱互聯網,不斷地學習和進步,從而為消費者創造有價值的產品和服務。而共享,則是要和不同的主體共享價值。比如要與供應、生產、銷售鏈上的企業一起分享產品的價值;要與其他食品同行或非同行企業合作,共享資源,互惠共贏;還要與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通過股權激勵、分紅、獎金發放等方式讓員工富裕起來,讓員工同企業一起成長,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共同推動企業實現持續成長和發展。
白酒行業作為食品飲料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目前成都有取得生產許可證的酒類企業300多家,但真正在良性生產和運營的企業不到100家。從原酒角度來講,成都原酒型企業較多,近年來由于受到大品牌自建窖池、宜賓瀘州等新產地崛起的沖擊,原酒需求降低,以原酒為主要產品的企業發展受到很大影響;另外,全國市場需求下降,“禁酒令”、“醉駕入刑”等信號也進一步放緩酒類發展步伐。從品牌酒角度來講,成都品牌酒企成長緩慢,以“六朵金花”為代表的老牌知名企業和以小瓶裝為代表的新型酒企搶占了重要市場,成都部分傳統酒企市場敏銳度較低、缺乏開發新產品的意識和能力、新產品更新速度緩慢,在其他創新性產品的擠壓和沖擊下,發展形勢較為嚴峻。
在任偉維看來,要改變這種現狀,在把握品質的基礎上,對產品和品牌進行創新和提升是不變的法則。具體來講,就是要抓住主流消費者和年輕消費者的需求進行產品創新,尤其要注意往年輕消費群體喜愛的低度、小瓶、個性方向發展;而渠道方面則要從線下和線上著手,雙管齊下,借助新的營銷渠道和模式,打通快速接近和獲取消費者的環節,占領市場獲得新的發展機遇。
創新不止,多級綻放助推高質量發展
成都食品飲料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創新是關鍵所在。任偉維指出,一方面,創新的核心在于明確目標消費人群的消費需求。另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則是對產品進行創新,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將傳統口味、歷史底蘊與現代化元素相結合,與時俱進。所謂現代化元素,就是時尚、情懷、文化、健康、美味五個詞語的融合。前三個是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意識需求,后兩個是生理需求、飲食需求,只有抓住了前者才有可能實現后者。例如白家食品打造的“阿寬”品牌,就是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新型方便食品;徽記食品在傳統瓜子上進行創新,打造“金剛葵”新品,推動產品逐漸向營養化、方便化、小型化、個性化轉變等都是企業進行創新嘗試的體現。“可以這樣說,在行業中發展好的企業,一定進行了不斷的探索和創新,最終才會收獲勝利的果實。”
任偉維補充道,除了創新之外,產業融合也是當前成都食品飲料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消費者對加工制造食品和餐飲業的需求越來越大。雞蛋干、泡椒鳳爪等產品,就是餐飲業與方便休閑食品的互相轉化,是以食品飲料產業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和以餐飲業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實現深度融合的具體表現。未來成都的食品飲料產業要積極進行更多嘗試和探索。
另外,龍頭企業固定資產高、經濟效益好、帶動能力強、產品具有市場競爭優勢,對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產業輻射作用效果明顯。調味食品的代表天味食品、方便休閑食品的代表白家食品、酒類行業的代表水井坊、乳品行業的代表新希望乳業等,都是成都食品飲料產業的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其在協作引領、產品輻射、技術示范、知識輸出和營銷網絡等方面的核心作用,積極彰顯引領示范作用,充分發揮以企引企作用,吸引更多產業鏈上下游優質企業集群集聚發展,能夠進一步拉動經濟增長,帶動區域食品產業轉型升級。
協會發力,助力打造全球知名食品品牌“成都造”
近年來,成都食品飲料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除了其先天的優勢條件,各方努力也是重要的原因,其中協會作為政府與企業之間溝通的橋梁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作為主要由食品加工企業組成的社會團體組織,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自1986年成立以來,堅持“促進行業質量水平提升、確保行業食品安全、維護行業共同利益、推動行業發展振興”的宗旨,為社會、政府和企業服務,在幫助企業發展與促進行業進步的道路上持續探索。
30多年以來,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積極開展行業自律、資源整合、企業維權、商業協調、國內外交流、人才培訓等方面的工作,建立了面向行業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技術咨詢、信息交流、法律法規及人才培訓等服務體系。具體來說,一方面,協會通過培訓、交流、參觀學習、管理咨詢等形式,推動企業內部管理能力提升;另一方面,協會以論壇、對接會、展會、品牌宣傳為主要形式,幫助企業拓展市場、塑造品牌,由內而外引領行業創新發展。
“糖酒會期間,食品飲料產業應抓住契機,打好開年第一場‘戰役’。”任偉維信心滿滿地說道,2019年協會將幫助企業在創新產品、創新營銷、拓展領域(餐飲行業)等方面重點發力。“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之下,成都市食品飲料產業能打造出食品行業‘成都造’品牌,在全國乃至全球產生重要影響力;進一步擴大規模,爭取三至五年向三千億產值目標邁進;并能誕生一批成都食品上市企業,以集團化效應帶動成都食品工業全面開花,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