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琪
摘 要:結合相關的理論分析以及實踐調查不難發現,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之中情感滲透教育尤為關鍵,這一教育教學模式對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和分析能力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對此本文以高校英語教學為分析對象,了解情感滲透教育的實踐要求及策略,以期為提高高校英語教學質量和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高校英語教學;情感滲透教育
一、引言
作為高校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重要學科,英語對培養綜合應用型人才有著關鍵的作用和價值,高校英語老師需要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研究之間的完美結合,深入分析和解讀不同的細節要素,著眼于時代的人才培養的需求來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將更多的情感元素融入學生的自主學習環節,保障學生在一個更加具有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與其他學科相比,英語這門應用型語言的學習對學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語言應用能力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因此英語老師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情感滲透教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將更多豐富化和多元化的教學元素融入課堂教學環節,保證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且寬松的學習氛圍之下掌握英語這門應用型語言學習的技巧和精髓,真正的將英語作為與他人交流和溝通的重要工具和橋梁。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向學生傾注情感教育
一個和諧的師生互動關系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還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的主體價值和作用,大膽的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看法并尋求老師的幫助。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我國教育教學改革進行分析和研究時提出,老師需要注重不同教學環節的分析及解讀,一個良好的教學過程離不開師生之間的相互溝通和交流,老師需要以增進師生之間的交流和情感共鳴為主體,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原則,營造自由且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將更多的情感元素與學生的自主實踐相聯系,向學生傾注情感教育,讓學生意識到老師對自己的肯定和鼓勵,從而主動的與老師做朋友。
對于高校英語教學來說,這門課程的藝術性、趣味性和形象性比較明顯,因此對老師的教育教學是一個較大的幫助。英語老師可以著眼于這一學科本身的魅力,在堅持學生主體地位的同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不斷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利用個人所學習到的英語知識與他人進行互動和溝通,真正的意識到英語在個人生活實踐之中的作用和價值。需要注意的是,英語對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我國是一個以漢語為母語的國家,缺乏具體的英語學習語境,許多學生在自主學習時感覺困難重重。對此,老師需要以極大的耐心來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打消自己心目中的疑慮和困惑,主動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在老師的引導之下掌握正確的學習機制和學習方法,學會釋放個人的情感和天性。
為了幫助學生實現學有所獲、學以致用,老師可以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開展不同形式的英語學習活動,創設英語角、成立英語愛好小組,留出一部分的時間和精力來讓學生自主選擇不同的學習環節以及小組活動,鼓勵學生在主動參與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學有所獲,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實現個人英語學習能力和水平的綜合提升。老師只需要站在宏觀的角度,以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與學生進行互動和溝通,保證學生不出現方向上的失誤。
三、通過自身示范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盡管我國素質教育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對于英語這門學科來說,老師的作用仍然非常關鍵,老師需要注重自身的簡單示范以及引導,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榜樣,真正的實現言傳身教。在英語專門應用型語言學習的過程之中,老師的作用非常關鍵,老師需要塑造一個開朗的形象,注重情感教育的分析以及研究,對學生的言行舉止進行有效的規范和引導。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師往往會在課堂教學實踐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主動調整個人的言行舉止,以一個更加積極向上的心態與學生進行溝通,細致入微的解答每一個學生的疑難問題,以極大的熱情和耐心來理解學生、尊重學生,讓學生產生更多的進取精神,從而主動的將個人的主題精力放在英語學習實踐之中,全身心的投入不同的情感。另外這種以學生為主體的實踐教學形式還能夠更好的展現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老師只需要堅持與學生之間的簡單溝通,以細微的言行以及肢體語言來理解學生,尊重學生,在舉手投足之中與學生進行情感上的共鳴,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在與老師進行溝通和互動時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
需要注意的是,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教育背景有所區別,在學習英語這門應用型語言的過程之中,學生的學習行為習慣差異較大,因此老師需要盡量避免簡單的一刀切以及直接知識灌輸,而是需要發自內心的與學生進行情感的共鳴和交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完問題并給予學生相應的輔導。相信對于學生個人來說,也能夠在老師的關懷和鼓勵之下意識到英語學習的樂趣,抒發個人的情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完成老師所布置的學習任務,對英語這門學科有一個深刻的認知,主動的在個人社會生活實踐時實現學以致用和舉一反三。
四、將愛心灑向學生進行情感教育
與其他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相比,情感教育更加復雜同時對老師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老師需要將更多細膩的情感與學生的自主實踐相聯系,真正的將個人的愛心與學生的自主學習相連結合,以此來構建高效課堂,確保不同教學環節的大力落實。英語教學離不開簡單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落實這一教學板塊時,老師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將愛心灑向學生,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根據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學習基礎,給予學生針對性的鼓勵和表揚,為學生樹立不同的奮斗目標,鼓勵學生的點滴進步,只要學生能夠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和看法,老師都需要對其進行及時的肯定以及表揚,只有這樣才能夠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保證學生產生持續不斷的學習動力。另外對于一些學習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來說,老師還需要在課后為學生開小灶,為學生樹立一定的學習榜樣,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其提供一定的輔導,這一點對體現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要求,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意義重大。
除此之外,如果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之中出現了消極應對的現象,老師需要提出公開批評,因為這是態度的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意識到個人的不足,從而主動的在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接受老師的幫助,學會自我調整,真正的對英語這門學科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實現個人的良性成長需求。要注意的是,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教學理念的踐行非常關鍵,老師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性,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條件調整后期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向,不斷實現情感教育教學環節的大力落實,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提高個人的英語學習能力。
五、結語
在高校英語教學的過程之中,情感滲透教育尤為關鍵,老師需要注重不同情感要素的融入,了解新時代改革背景之下英語課程教學的核心要求,抓住該課程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充分體現情感滲透教育的作用及優勢,只有這樣才能夠促進素質教育的大力落實,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
參考文獻
[1]常娜. 高校英語教學中如何對學生進行情感滲透教育[J]. 長春教育學院學報, 2013(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