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華
在如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如何管理好班級成為當今大多數(shù)班主任老師的重大難題。不能體罰、不能心罰、不能損傷學生自尊,諸如此類的“禁令”已經(jīng)讓我們的很多班主任老師感覺舉步維艱,往往面對學生的各種問題不知所措。
有人說你可以打話叫學生家長來學校輔助教育,但是我想不只是我一個人遇到這樣的情況:前幾次家長接到電話后還來學校,后來就不來了,到最后干脆就沒人接電話了,有一次在街上碰到該家長,在經(jīng)過一段長時間的“交流”后,家長撂下一句:“生意太忙了,再過一年就畢業(yè),麻煩錢老師幫忙多照看一下!”讓人郁悶不已。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只能加強只身本領,才能有效的管理好班級。在管理中還要注意明確一個概念,適當?shù)膽土P不等于體罰(也許很多專家們并不同意我的看法),只要我們在管理中注意很多細節(jié),多想想辦法,我們的懲罰就會用得越來越少。因此今天我想說的重點就是:在班級管理中如何與學生打好心理戰(zhàn)。
首先要明確什么是心理戰(zhàn),心理戰(zhàn)即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原則,以人的心理為戰(zhàn)場,有計劃地采用各種手段,對人的認知、情感和意志施加影響,在無形中打擊或影響敵人的心志,以最小的代價換取最大勝利和利益。通過宣傳等方式從精神上瓦解敵方斗志或消除敵方宣傳所造成的影響的對抗活動。
對于班主任的學生管理,明確目的很重要,一切以搞好班級班風、學風,提高學生自我約束能力,形成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氛圍為目標。而不能簡單的以建立班主任的威信為目標,因為我們的管理對象是一群有思想,有個性,可塑性很強的人。
我們所要進行的心理戰(zhàn)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是通過心理輔導等等方式,與學生打好關系。班任老師是黨和國家教育方針的最終貫徹者,是學校對學生教育、管理的直接執(zhí)行者,是學生工作的骨干力量。在學校教師隊伍中,與學生交往最多、接觸最頻繁的也是班主任老師,所以,班主任老師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互尊互愛、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不僅能打開學生的心靈之窗,而且能讓學生感到被接納和信任,促進學生思想的進步,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輔助。
想要讓你的學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愿意服從你的管理,我們就要能深入到學生中去,去體會了解學生的思想、感情。這就要求我們在平常的工作中注意抓住契機,好學生的心理輔導。
劉某,男,14歲,降級學生,家里父母離異后直與父親一起,因家庭原因,性格內向,人前有不拘言笑,如果上課時老師不主動抽問,也從來不會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也顯得很是靦腆,父親對他報以很高的期望。
對于該學生,要從心理上去逐漸滲透,于是,在平時的課堂上,多以讓其發(fā)言的方式,讓其表達自己知識上的觀點,并輔以在平時的生活中,安排其它同學多與他進行交流,兩個月后該同學明顯與同學的關系好轉。相比之前略顯開朗了一些。并在平時的教育同多以暗示的方式告知與同學交往的方式以及老師給予他的幫助,逐漸的讓他能對老師敞開自己的心懷,對老師產(chǎn)生心理依靠、信任。目前該同學在該方面的表現(xiàn)正趨于良性發(fā)展。
二是維護好作為班主任老師的應有權威。
這是班主任工作中最為不好處置的一個關鍵點,班主任老師既要作為學生的良師宜友,又要不失班主任老師的權威,從而使得班主任老師的安排等等能做到令行禁止。這并不與老師與學生的融洽相處違背。很多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往往班主任在學生打好關系的時候,我們的學生就會讓我們感覺他們開始不聽招呼,對于安排好的事情會有所懈怠。
要做到這一點,班主任老師就要首先了解學生工作中的第二個心理戰(zhàn)的重要內容:最大限度的爭取盟友,孤立對方,置對方于心理弱勢和劣勢。
以新生入學管理為例來說明這一過程:
(一)、要讓學生明確你要他怎么做。
新生入學時學生的各種習慣一直是一個讓人頭痛的問題,這時,需要我們的班主任老師在平時的管理中注意多培養(yǎng)一部分能幫助自己管理班級的學生,無論在做任何決定時都要注意讓任務或意圖明確化,并劃分明確的責任范圍,責任人,盡可能的團結好些有益班級管理的積極分子,讓這些同學充分發(fā)揮他們的能動性幫助我們監(jiān)督其它同學,畢竟在優(yōu)秀、勤奮的班主任也不能做到面面具到,并適當將部分權力下放組認真積極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老師對他們的信任也重視。
(二)、永遠不要讓學生知道你想要做什么,如何做。
往往很多班主任會在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后發(fā)現(xiàn),我們的學生總能在你不經(jīng)意或忙不過來的時候鉆你管理上的空子,發(fā)生很多讓你措手不及的事情。
新生入學的前兩個月是規(guī)范他們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這兩個月中如果你說了要自習課清查班級紀律,就一定要去,并且一定不能讓學生知道或想到會什么時候去,甚至連你是從教室哪邊進去都不能有規(guī)律可言。如果你要對學生的過錯行為進行處罰,一方面要讓他明確處罰的目的,另一方面,不能讓他們預先知道或想到相應的過錯將會受到何種處罰,甚至于你是如何知道他范的過錯是怎么被你所知曉的也不能讓他們知道,這樣他會感覺你隨時都在關心他,這里要注意在處理中是讓他感覺關心,不是監(jiān)視。這就要求我們在處理學生問題時要充分做好學生的心理疏通,為學生預留自尊空間,并在班級作好正面的宣傳,獎優(yōu)懲惡,公平公正。
總之,在學生管理工作中,我們的班主任老師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能動性,多想辦法,根據(jù)不同的班級情況作好班級管理的計劃,盡可能多的以心理攻勢對學生的學習方法,行為習慣時行正確的引導,疏理,在盡可能保全學生自尊的情況下樹立老師的威性,以身作責,以提主班級管理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