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永健 王英翰


摘要:隨著中國智能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在冷藏存儲和運輸方面的研究不斷加深,為生鮮農產品的存儲和輸送提供了極大的技術支持。目前,我國已基本建立全國生鮮農產品的流通網絡服務,聯合企業、地方協會、行業領頭羊等共同協作,實現資源最大化。近年來,隨著生鮮電商行業的不斷發展,眾多創業投資者在冷鏈物流運輸方面的投入和關注度更高,這很大程度上推動著中國冷鏈物流行業的飛速發展。
關鍵詞:產業鏈:生鮮:電商:冷鏈倉儲
一、上海鄭明現代物流的現實基礎
(一)發展現狀
1.行業特征
生鮮電商較之其他普通產品的電商以及傳統線下渠道均有所不同。本文從產品和物流兩方面淺析生鮮電商的行業特征如表1。
2.現有發展模式——
生鮮電商行業經過數年的發展,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經營模式,主要分為平臺型生鮮電商模式、垂直型生鮮電商模式、實體超市網上銷售模式、物流企業平臺模式。
(1)平臺型生鮮電商模式。
平臺型生鮮電商模式實際上是一種C2C模式,其具有先天流量的優勢和強大資源整合的能力,主要負責提供平臺,吸引生鮮廠商入駐。它只負責監管,配送則由入駐廠商自行負責。淘寶、天貓、京東部分商品等生鮮頻道就屬于平臺型。
(2)垂直型生鮮電商模式。
垂直型生鮮電商模式實際上是一種B2C模式,它專注于生鮮產品質量領域,為了保證產品的新鮮和健康,一般采用原產地直接采摘的方式。垂直型生鮮電商具有自己的冷鏈物流體系,但建設十分有限,因此配送范圍僅限一定區域。中糧我買網就屬于垂直型。
(3)實體超市網上銷售模式。
實體超市網上銷售模式是一種020模式,它依托門店優勢發展線上的生鮮業務,以折扣的優惠和及時全面的商家產品信息吸引消費者,以此拓展營銷渠道。其以自行配送,門店輻射為主。永輝超市的“永輝半邊天”、沃爾瑪等,就屬于實體超市網上銷售模式。
(4)物流企業平臺模式。
物流企業平臺模式是根據其現有的專業物流體系優勢來發展生鮮產品的冷鏈配送,它具有自己成熟的冷鏈物流系統。順豐優選就屬于物流企業平臺模式。
(5)各種模式對比分析如表2。
(二)制約因素
1.冷鏈水平低下
從運營主體來劃分,生鮮電商的物流模式主要有自建冷鏈物流模式、第三方冷鏈物流模式、白建與第三方相結合模式。平臺型生鮮電商一般采用第三方冷鏈物流,但是我國目前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在很多方面都沒有達到生鮮產品的要求,比如產品的到達時問、運輸的存儲條件等;實體超市網上銷售模式采用的消費者自提和門店配送,消費者自提姑且不論,使用門店配送增大了超市人力資源成本的增加,但同時,開通線上銷售義會增加消費者的購買率,這種情況就要看超市如何分配成本和利潤的問題:至于物流企業平臺模式,采用的是自建冷鏈物流模式,對于專業的物流企業而言,冷鏈的建造這方面當前不會構成很大的問題,但物流企業要同時兼顧物流和生鮮電商兩個領域,還是有些困難,并且想要更大規模的發展建設冷鏈系統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2.冷鏈物流體系參與者層次單一
垂直型生鮮電商一般采用白建或白建+第三方的冷鏈物流運營模式,當垂直電商使用白建物流時,在覆蓋范圍內地區的產品質量可以保證,物流也能夠及時到達,且產品利潤也可提高,但是自建冷鏈物流成本投入過大,投入后收益不會太快,這對于資金實力不雄厚的垂直生鮮電商企業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當垂直電商使用第三方物流時,南于與之合作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大多數發展得都還不成熟,雖然表面上擴大了買賣市場,但由于物流到達時問緩慢等問題,也會降低消費者的黏性。
3.信息系統不完善
隨著智能化時代的發展,智能化物流也如雨后春筍般進入到人們的視野當中。所謂的智能化物流,指的是運用智能化互聯網技術來實現物流智能化、現代化,能根據人的需求以及自身系統的科學化的系統分析來實現物流各環節最優方案的選擇,并且能夠進行實時監控分析。目前我國冷鏈物流在一、二線地區和三、四線地區分布不均勻,使得冷鏈物流往兩極化方向去發展:另外冷鏈所需要的基礎設備相對落后,更多是通過人力物力的大量消耗來支撐行業鏈的發展。這樣一來,不僅使得生鮮產品在運輸過程中成本耗費高,而且使得食品在保鮮質量上未能得到穩定的保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國許多冷鏈物流企業在智能化技術方面的認識不夠,智能技術運用經驗缺乏,在很多方面上仍單純靠人力來實現多次重復工作的進行。
二、全產業鏈模式下生鮮冷鏈物流一體化思路
(一)生鮮冷鏈物流兩端信息的交互
我國冷鏈物流在很多方面仍存在著不足,不管是在行業的制度設定上,還是日常的監督力度上,都需要不斷推動完整現代化的冷鏈物流供應鏈建設,推進冷鏈物流環節往透明化方向發展,縮小與發達國家之問的差距。冷鏈物流中每一個環節都會影響到后面環節的發展。如果冷鏈物流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能不斷提高自身對產品和消費者的安全責任意識,政府加強環節的監控執法,把好每道大關,在冷鏈物流的專業化標準化規劃建設上更有力,通過多方努力協調,冷鏈物流的上下游之問的配合才不會出現斷點。相關部門做好HACCP(危害分析及關鍵點的控制)監控,保證生鮮食品在環節中的質量安全,做好定時的對外監控結果分析分布。同時企業要進行多形式,多渠道線上線下宣傳,加大對生鮮食品的新鮮度的曝光率,不斷提高消費者對生鮮電商的信任程度,努力把消費者從“初嘗客戶到忠實客戶,最后到主動傳播客戶”之問角色的轉變,挖掘更大的消費市場。
(二)生鮮裝卸倉儲過程的統籌優化
多元化物流的發展也促使著物流市場往更加專業細分的方向發展,冷鏈物流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創新,如出現的大型冷鏈物流倉儲企業多元化配置服務,城市物流配送企業配送服務點等。
(三)生鮮流通加工過程的統籌優化
冷鏈物流主要是針對生鮮產品來說,比如日常的蔬菜、生鮮肉類、速凍加工食品等都是對采購、加工、儲藏再到運輸這四大環節的敏感度更高,努力實現“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這兩大目標”,這就要求在信息技術以及專業設備方面的投入更大。
(四)生鮮交易市場的集成
平臺型、垂直型、預售C2B+物流模式、020模式和互動交易模式等五種模式是我國目前生鮮電商比較主流的發展模式,通過上述發展模式將生鮮交易市場集成化也是生鮮電商的優化方向。
(五)生鮮冷鏈運輸及配送過程的統籌優化
像京東、天貓這樣的大型網銷平臺具有極強的社會認知度,入駐其中的生鮮電商,因為品牌效應,在激烈的競爭中有很好的優勢,因此平臺型生鮮電商應該充分利用品牌優勢,盡量彌補物流短板,保證物流配送的服務水平。比如京東生鮮,它的小部分產品就是白營物流,在這方面相比其他部分入駐商家,京東方面提供物流的電商銷售得就更好。所以建議平臺型生鮮電商模式在物流配送方面可以多采取白營物流或第三方物流的模式,這樣在給予了平臺的入駐商家一個更好的物流配送體系的同時,也對平臺本身物流的發展和盈利有好處。三、生鮮電商冷鏈物流一體化的對策建議
(一)加強水產品冷鏈物流一體化的組織協調
在我國,很多經營冷藏產品的企業會自主完成經營和配送的全過程,但由于生鮮產品本身對溫度要求十分之高,所以在運輸配送環節時需要注意和關注的點很多,這就要求配送服務必須趨向專業化發展。如果是中小型企業想實現自主完成從經營到物流配送的全過程,這不僅會耗費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并且由于自身配送專業程度不高,容易造成產品損耗。與之相比,第三方物流的優越性就體現出來了。通過發展第三方物流服務,能夠更加優化冷鏈物流環節,促使新興的服務化產業的發展,不斷推進冷鏈物流往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加大冷鏈投入力度,提高冷鏈物流水平
冷鏈物流當中離不開冷藏運輸設備,先進的硬件設備能夠更好地服務于每個環節。如何更好提高硬件設備基礎建設,提高冷藏服務水平,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去思考:①對原有的設備進行改造升級以適應新時代的需求。就目前國內生鮮食品運輸的環節而言,我們采取最多的方式是公路運輸,但不少大型集裝大卡車因體積和消耗過大的問題而使得運輸的輸送范圍有限,因此我們需要研究并且升級運輸設備.滿足小批量商品運輸,可自動控溫的快速運輸小型車,也根據不同貨物的特點和溫度需求條件來升級存儲集裝箱。②學習國外先進的硬件技術經驗,不斷提高自身在冷藏硬件設備上的發展水平,研制和開發符合我國冷鏈物流環節中所需要的硬件設備。
(三)提高信息整合能力,完善信息系統
我國要努力打造互聯網+式的冷鏈物流網絡,不斷優化冷鏈物流產業供應鏈結構。如今隨著智能化定位技術的發展,GPS+GPR技術智能化監控系統已能夠成熟地運用于冷鏈物流的檢測當中,做好全程的運輸路線和軌跡的記錄,并且能夠實時反映出道路車輛情況,實現對運輸車輛的集群化檢測和預警工作的進行。
(四)培養復合型人才
同時第三方物流企業需不斷培養高素質的專業人才,加大對專業人才方面的投入,提高其管理和實際操作水平,熟悉冷鏈物流行業和生鮮行業的特性,加強對該行業的運營掌握能力,使得自身的專業化和現代化的服務水平和服務程度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儲萌,張寶明.我國生鮮電商發展現狀以及趨勢[J].電子商務,2015,(12):13-14.
[2]沈煜彤.農產品冷鏈物流模式及對策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 29):293-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