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舒婷
摘要:“一帶一路”倡議互聯互通的落實,推動了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大膽走出去,在世界舞臺上創造奇跡和輝煌。基于此,本文以“一帶一路”的建設方案作為研究對象,主要對其經濟效應進行詳細的研究,并對當下金融機構的發展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一帶一路”倡議;經濟金融;效應分析
“一帶一路”倡議不僅是維系古今的重要紐帶,也是連接東西方經濟貿易的重要路線。同時,建設戰略的施行,為沿線各國的交流與合作建立了公共平臺,共同承擔責任,共同分享成果,在各方文化的帶領下,將沿線各國維系在同一體系之中,開放均衡,兼容并包,形成新的利益共同體,國家之問的資源往來、人才、技術交流等越發的頻繁,經濟的繁榮發展趨勢表現的愈加強烈。對中國的文化輸出、新型國際秩序的建立、經濟結構的調整以及貨幣國際化都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一、“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的經濟金融效應分析
(一)推動中國經濟的外向發展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復雜,經濟復蘇疲軟,各國經濟逐步邁向深入調整階段,反而促使了各國之問聯系緊密,全球經濟格局發生著巨大變化。“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對提高我國國際市場競爭力、推動我國產業結構優化、提高社會經濟快速發展都有著極為深遠的影響。可以說,這一決策是對全球經濟發展問題的一次有效把握,為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發展,為中國經濟外向發展,與世界經濟接軌并有效融合提供了新路徑。從絲綢之路戰略布局來看,建設東段為東亞地區,中間段連接南亞、中亞、東南亞等地區,這些地區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但是經濟基礎薄弱,制約了歐亞之問的有效對接,強勢融合。“一帶一路”倡議就是以調整這個地區產業結構為核心,通過以點帶面促進沿線各國和地區的經濟增長,加強各國之問的貿易往來、文化交流,通過相互扶持和幫助,最終構建聯盟經濟共同體。
(二)推動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在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國企業要想謀求發展,其目光要長遠,不斷增強自身的國際競爭力,積極大膽的“走出去”。以往,我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還不夠強大,因此在很多方面難以確保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相關保障,但是隨著發展戰略的全面實施,我國國際地位日益增長,重要性不斷凸顯,在世界格局中的形象明顯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帶動了中國企業的知名度與可靠性,再加之我國與周邊地區如強政治、經濟、文化的合作與交流,也在很大程度上為企業“走出去”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所以,現在我國企業能大膽走出去,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建設,中國企業的身影在南亞、中亞以及非洲等地區極為活躍。
(三)推動我國對外出口額大幅增長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為我國出口貿易模式的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對我國出口貿易額的增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由于其輻射范圍廣,其沿線部分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在國際市場中占比較高,我國就可以與這些國家建立雙邊貿易合作。當前,我國已經成了東盟國家最大的合作伙伴,隨著時問的不斷推移,我國與沿線各國的雙邊貿易合作將會持續加強,促進交易額的大幅度提升。此外,近幾年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額在世界出口額中所占比重持續增加,相信在今后幾年里,其比重可能會達到1/3。同時在開展對外貿易服務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國現有的經濟產業結構。比如我國石油和鐵路運輸產業隨著多年的不斷發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上出現瓶頸,但是隨著建設戰略的全面實施,周邊市場得以開放,從而刺激了我國產業結構的再次優化和調整,進一步推動了我國對外出口額的增長。
(四)“一帶一路”倡議為人民幣國際化注入新的動力
“一帶一路”倡議提倡貨幣自由,這對于拓寬國內融資渠道,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隨著我國國際社會地位的提高,在世界影響力日漸擴大,同時離岸市場也使得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頻率增加,其在離岸市場中的所占份額也逐漸發生改變,人民幣的職能與作用均有所提高。此外,我國與多地區和國家簽訂了貨幣互換協議,因此我國在很多地區都設置了人民幣清算點,進一步推動了人民幣國際化。而且隨著周邊市場的開放,我國加大了在其他地區的建設投資規模,使得人民幣在其他國家消費市場的使用頻率增加。
二、“一帶一路”倡議下金融投資機構的發展
(一)限制性因素及對策
受全球經濟復蘇疲軟局勢的影響,“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多國經濟發展遭遇瓶頸,資金缺乏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從而使得這些國家基礎設施建設不到位,進而制約了其經濟的發展。為了進一步推動發展戰略的落實,我國發起并成立了絲路基金、金磚組織開發銀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這四大機構,為沿線各國積極參與到建設中創造了便利條件,同時也使得各國的融資渠道得到拓展,從而指明了經濟發展的具體方向。這四大金融投資機構的成立為各國之問產業合作以及資源開發共享等提供了極為便利的金融支持,這也標志著我國支持性金融體系的出現,對于區域內經濟的發展有著很好的優化和調整,是整個戰略決策的關鍵內容。亞投行作為我國目前規模和規格都最高的政府性合作基金,其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所發揮的優勢和作用不可替代,為沿線各國及地區的建設投資和經濟發展提供了便利的資金支持,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
(二)商業銀行的發展
“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推動了各行各業的高速發展,這離不開商業銀行的支持。在此戰略中商業銀行為我國企業在國外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使得中國企業能夠更好地參與到沿線各國的建設與投資活動中,同時也為商業銀行帶來了大量的業務機會,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對此,商業銀行應當緊抓這一時代發展機遇,積極參與到離岸人民幣市場的建設中來,不斷拓寬自身資金的來源以及運作渠道。與此同時,商業銀行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應當對重點項目和客戶進行全面化的服務,以專業的嗅覺捕捉其關鍵信息,使得所提供的服務更具針對性。此外,商業銀行在建設金融環境、信用環境等方面時目光要長遠,考慮要全面,對當前單筆交易以及單一客戶的管理模式進行調整。建立全面、系統的信貸風險體系,確保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健康、持久發展。同時,還應當要建立統一的風險管理監測流程,根據不同的資產管理產品性質,結合客戶風險特征,實行統一的風險監管流程和標準。結合戰略實施情況,不斷優化和豐富金融產品,進一步擴大其境外債券的發行范圍,大力推行PPP模式,加強與沿線各國的金融合作。
三、結語
總而言之,“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長期而動態的發展過程,對中國開放型經濟水平的提升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對“一帶一路”倡議下經濟金融的效應分析,助力企業能夠及時調整自身戰略決策,更好地應對和拓展海外市場,進而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梁經偉,文淑惠,杜洪燕.“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與周邊國家經濟聯動關系研究[J].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3):5-10.
[2]宋勇超.“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貿易效應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7(6).
[3]孟鑫,周洪寶,彭亞洲.基于“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及其效應分析[J].中國經貿,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