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弘鋒
摘要:在高職院校管理中,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是兩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但兩者卻存在嚴重的脫節現象,對教學和學生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為了更好的推進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工作,應注重兩種管理工作的互動與融合,充分發揮專業教師和輔導員的特長,讓兩種管理實現協同育人,更好的為學生成長、成才服務。
關鍵詞: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學生管理;協同育人
近目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人員和學生管理人員都直接面對學生,但學生管理人員的事務性特征更為凸顯,幾乎除了課堂教學以外所有與學生有關的事情都與學生管理有關,但學生管理人員的地位在高職院校管理中卻處于較低的位置,導致學生管理人員的自我認同感不強。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之間的相互協調配合度不高,協同育人作用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
1 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關系現狀
首先,高校的主要職責是教書育人,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到傳統觀念以及模式,高職院校當中的“教書”——教學管理與“育人”——學生管理,實際上是脫離的。高職院校的育人目標在于將教書與育人結合起來,也就是古人所說的“傳道、受業、解惑也”,將“傳道”與“受業、解惑”結合起來,只有這樣,高職院校才能夠真正達成其對于人才的培養目標。
目前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兩條線”現象普遍存在,輔導員負責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由專職教師負責學生的教學工作。兩種管理會導致一些職責不明確的工作,雙方均不愿意做,出現推諉扯皮的問題。這種管理模式必然會削弱人才培養整體合力,無法發揮管理合力作用,也會出現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效率均受影響的情況,這是高職院校目前普遍存在的問題。
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由于對象都是學生,因此,很多方面的工作是交叉的。例如:新生入學教育、畢業生頂崗實習、學生課堂管理、學生社團管理、學生畢業資格審查等方面工作都是密不可分存在交叉的。尤其在學風建設方面,學生管理工作人員更加需要專業的支持和配合,但兩者的管理又隸屬于不同的職能管理部門,在高職院校的行政管理體系中,學生管理人員隸屬于學校的學生工作部門管理,而教學管理部門隸屬于學校的教學工作部門管理,因此,兩者既有交叉又相互獨立。
學生管理部門管理的重心往往偏向于除課堂教學的學生日常行為的管理,學生管理人員更加注重開展各收種形式的教育活動,他們往往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 注重教學而忽略對學生的教育。教學管理人員更側重于課堂教學,他們往往認為學生管理人員只注重管理而忽略對學生專業學習的引導,一切以專業為內容的活動才是學生應該參加的活動,只有與專業相關的活動才有意義,由于兩者所處的位置和看待問題的角度往往有所側重,從而容易產生不同的認同感。
2 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協同育人的措施
高職院校的始終要以“立德樹人”為目標,將學生作為各項工作的中,無論是教學管理還是學生管理,都離不開這一個總的中心。教學管理和學生管理都是高校培養人才的重中之重,兩者之間的結合對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綜合發展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教學工作與學生管理工作協同育人的過程中,只有牢牢把握住“以學生的成長、成才為目標”這一主線,以學生為本,以育人為中心,以學生的“成人”與 “成才”為目標,切實把教學工作和學生管理工作融為一體,才能推動教學質量的提高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
雖然高校的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分屬于兩個不同的方面,但教師在分別進行管理的同時,也要做到明確責任、統籌協作。教師在注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的基礎之上,還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就業能力等各方面對學生的指導,不能僅僅注重學生的專業成績,而不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要注意在注重學生學業成績的基礎之上,還應當側重于對學生心理、思想以及行為上的把控,真正的是學生能夠在自覺遵守校規與紀律的基礎上,能夠清晰的認識自我,正確規劃自己的人生,從而做到優勢的互補,發揚教書育人的團隊精神。
構建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的協同育人模式,落實以學生為中心的育人觀念,將人才培養作為主要目標和工作切入點,通過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的相互融合與相互作用,切實處理并促進教學管理人員與學生管理人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從而實現高職院校的教學管理部門與學生管理部門的相互融合與相互促進,通過教學管理實現學生管理,并將兩者有機、有效的融合起來,讓高職院校的管理模式良性運轉。
總之,教學管理與學生管理的工作目標是一致的,歸根到底都是為了促進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高職院校應高度重視兩者之間的協同作用,實現管理效率的最大化,充分發揮專業教師與輔導員的特長,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作者單位:江西工業貿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