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豪
摘 要:采用“一審、二幫、三促進”的審計新理念,在積極履行審計監督的同時,注重審計服務,在充分、準確發現和揭示問題的同時,又提出預防風險的意見和建議,強化審計職能。
關鍵詞:企業;內部審計;服務
按照審計主體的不同,審計工作可以分為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內部審計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經濟評價、工程建設和經濟監督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審計如體檢,體檢是為了提高人的壽命和生活質量,審計是為了幫助被審計單位在揭示問題的同時,找準問題產生的根源,提出解決辦法,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章立制,做到“一審二幫三促進”(一審:嚴格按照審計工作規定,從源頭上發現被審計單位的問題;二幫:幫助被審計單位了解存在問題和管理薄弱環節,幫助健全內控制度、完善工作程序;三促進:促進被審計單位提高財政財務管理水平)。
目前,“一審二幫三促進”已經成為企業內審工作的基本審計理念,本人結合自身工作經驗體會,針對集團企業特點,就如何拓寬企業審計工作思路,創新企業審計工作方法,更好應對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真正做到“一審二幫三促進”談談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一、當前企業內部審計普遍存在的問題和現狀
1、內部審計工作范圍過于狹窄。內部審計是一種獨立、客觀的保證和咨詢活動,其目的在于為組織增加價值并提高組織的運作效率。從內部審計的定義不難看出內部審計的兩種職能,即“監督職能”和“服務職能”。然而,由于我國內部審計設立的特殊背景,一開始就被錯誤地視為國家審計職能的延伸,內部審計工作的重心便局限于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和合規性審計。長期以來內部審計是以“警察”的身份出現,突出了“監督”職能,忽視了“服務”職能,內部審計不關注企業的經濟效益和長遠發展。
2、內部審計的作用難以有效發揮。內部審計近幾年來,雖然在財務收支審計的基礎上逐步向更廣的范圍和深層次發展,但認識水平、思想觀念的束縛以及管理體制等諸多因素,影響和阻礙著內審作用的有效發揮。
3、企業內部的審計手段和審計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目前,在我國的大多數企業都不可以運用風險評估技術,也幾乎不會使用新的審計方法,許多先進的內部審計技能沒有得到足夠的發揮,如此就會造成企業的相關審計工作效率十分低。
4、企業內部的審計人員還需要增強綜合素質。審計工作擁有比較強的專業特點,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質量會直接受審計工作者業務能力的好壞影響。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者至少需要具備如下幾個方面知識:金融技能、審計技能、 財務技能、計算機技能和法律常識,只有如此才能有效確保企業內部審計的工作效率。但是,現在我國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者通常是由企業財務工作者轉過來的,他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相對來說較為單一,在審計工作過程中很難發現較深層次的問題。
二、基于“一審二幫三促進”的審計理念,內審工作應如何開展
1、從嚴審計,大膽揭示。緊扣服務大局,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審計在強化監督的同時,要主動靠前服務,充分發揮‘免疫系統’的功能,積極構建防護體系。在審計中,要嚴肅審計程序,不留審計死角,毫不保留的揭示審計發現問題,并將問題如實反映在審計報告中。
2、查找成因,幫促立制。采用靈活多變的審計方式,重點加強對項目開發領域和國有資金占主導地位的合資企業的進行審計監督。針對被審計單位在審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幫助其提高業務水平,堵塞漏洞。督促幫助他們建立健全內控制度、規范管理,做到“讓制度看守一切”。
3、合理建議,促進管理。通過采取友情提醒、審計回訪等工作,促進與被審計單位的情感溝通,提出建設性審計意見建議,督促、跟蹤整改,促進被審計單位提升各項管理水平。
三、如何做好企業內審建設,肩負起“一審二幫三促進”的重任
1、提高內部審計工作者的綜合素質,使人員結構獲到優化。審計工作業務性、專業性強,要想實現“一審二幫三促進”目的,必須鍛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優、紀律嚴”的審計隊伍。通過建立完善學習培訓機制,不斷錘煉審計業務本領,培養出“既會查賬本、審數據,又會找規律、看本質;既精通業務,又熟悉政策;既善于發現問題,又善于解決問題”的審計人才隊伍。
2、內部審計職能逐步由“監督導向”向“服務導向”轉變。從內部審計的定義中可以看出,內部審計是企業的內部活動,不應承擔過多的社會義務。內部審計的發展方向是為企業服務,服從并服務于企業發展,它的工作方向應是協助企業組織完成目標。企業的經營目標可細分為若干個具體的經營目標,內部控制系統的作用在于通過對企業日常營運活動的組織、經營、人事、檢查及設施設備控制的執行來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管理層對組織的內部控制系統承擔責任,故作為內部控制基礎要素的內部審計,通過評價與監督內部控制系統的運作來為管理者提供服務。只有明確并樹立這種觀點,內部審計才能在企業扎住根,取得企業管理層的支持,并且有利于企業內部審計的進一步發展。
3、進一步規范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設置合理的審計機構。從審計準備、審計實施和審計結束三個階段的每一個環節和步驟來嚴格根據規范化的審計程序開展業務。制定規范的審計計劃,包括企業審計的內容范圍、程序、審計分工等,讓企業內部的每一個審計人員都能積極的參與,提高內部審計的質量,規范內部審計程序。另外,加強審計報告與審計證據的查證、核實,提高審計報告的真實性與實用性,而不是僅僅把它作為一份數據而已,到有實用性,能夠在具體的實踐中對審計工作有所總結和指導。
四、結束語
如今企業內部審計建設情況并不是十分樂觀,還存在許多問題,例如:企業內部的審計機構獨立性差、人們對內部審計認識存在偏差、來自企業內外部的壓力阻力較大等。 總而言之,審計工作者要有不怕碰頭、不怕碰壁、不怕問題復雜、不怕得罪人,敢于堅持原則、敢于打破情面的智慧和作風,要以正確的、陽光的心態幫助被審計單位,建章立制,做到“一審、二幫、三促進”,為企業防范風險,高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張玉婁-《關于企業內部審計服務職能的思考》-中華會計網校-2010年10月20日;
[2]王建軍--強化企業內審監督 發揮“一審二幫三促進”作用[J].云南電業,1996(07):19-20.
[3]楊琴.淺析新常態下國資委內審工作的實踐與思考[J].財會學習,2016(24):139-140.
[4]楊明輝.淺談內部審計的增值及實現途徑[J].經營管理者,2011,09 ( 6) :17- 18
[5]榮昱.企業內部審計現狀與發展分析[J].山西農經,2019(03):125-126
[6]密國強。國有企業內部審計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企業導報,2013(0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