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進,劉興章,魏巍
摘要:錦鯉是一種高貴的大型觀賞魚,它以色彩艷麗,千變萬化的花紋,健美有力的體型,活潑沉穩的游姿,贏得了“觀賞魚之王”的美稱。隨著我市及周邊城市對錦鯉的需求量的增加,許多觀賞魚養殖戶對養殖錦鯉的熱情,為了解決自然條件下錦鯉雜交,品系的提純受精率、孵化率及苗種出苗率極低,導致大量人工養殖時苗種不足等問題。經過幾年的摸索、研究,解決了這一難題。
關鍵詞:錦鯉;人工繁殖;受精率;孵化率;出苗率
中圖分類號:S965.199 ? ? 文獻標識碼:C
1 ?錦鯉的生物學特性
錦鯉生物學上屬于鯉形目,鯉科鯉屬。生活習性主要有:錦鯉是卵生動物,一般雄魚兩齡成熟,雌魚三齡,錦鯉每年產卵多次,一般4~6月,適應水溫為5℃~30℃,最適溫度為21℃~27℃,溫差一般不超過3℃~5℃,pH值適宜范圍為7.2~7.5之間,錦鯉的食性為雜食性,主要以軟體動物、水生植物、底棲動物以及細小藻類為食。
2 ?親魚選擇
首先應選擇親魚的血統,要有良好的體型、優秀的質地及抗病力;其次是品種特性明顯、體格健壯、色澤均勻、色斑成云朵狀、色純無雜點、遺傳性狀穩定、無病無傷、性腺發育成熟的作為后備親魚。雌魚3齡以上,體重1.5 kg以上,雄魚體重1.3 kg以上,雌雄比例一般為1∶1,多數為1∶2。
3 ?親魚的強化培育
采用單養的方法,即雌雄分開養殖,親魚池兩口,微流水養殖,要求水中溶氧5 mg/L以上,水溫10℃~30℃,投喂錦鯉專用飼料,每天投喂3次,每次投喂20~30分鐘,每次投喂量為魚吃8成飽為宜。在越冬及產前投喂一定量的麥芽。在3月份加強沖水,一般10天1次,以促使性腺發育。從而提高懷卵量、催產率和產卵率。
4 ?催產孵化
4.1 ?催產池、孵化池條件
4.1.1 ?自然產卵
可準備多個催產池、孵化池,一般面積4 m2,水深40cm,以便分組、人工受精和人工孵化,每個產卵池內放1~3個氣泡石,40目尼龍網箱1個,面積3 m2,高60cm,網箱內放2~4個魚巢,水溫控制在20℃~24℃。
4.1.2 ?人工受精
準備催產池一個,面積5~10 m2,池深60 cm;其次多個孵化缸,缸高1.5m,體積1 m3,一個水塔。
4.2 ?催產前檢查
一般在每年三月中旬,水溫20℃時,開始檢查錦鯉的性腺發育情況,若親魚性腺尚未明顯發育,可以用LRH~A2催熟,即雌魚0.2 ug/kg,雄魚減半,背肌注射。
4.3 ?催產藥物及劑量
催產藥物選用LRH~A2,注射劑量雌魚3 ug/kg,雄魚減半,胸鰭注射,注射時間一般在上午9~10點,有利于第二天產卵,注射完后放入催產池,雌雄分開 ,比例1∶1,或1∶1.5,微流水刺激,經激素催產后,效應時間為20~24小時。
4.4 ?產卵受精
4.4.1 ?自然產卵
一般在凌晨5~10點,雄魚開始在魚巢之間激烈追逐雌魚,經半個多小時發情后完成產卵受精,魚卵粘附在魚巢、網箱上,產卵結束后將親魚移除產卵池,放入親魚暫養池消毒,個別品相好的,經過馴養后還可以進行二次產卵,3齡以上的錦鯉一次產卵量一般為5~10萬粒/kg。
4.4.2 ?人工受精
一般在親魚發情后,1個小時左右,分別撈起雄魚、雌魚配對,進行人工受精,一般采用干法人工授精。通過人工授精提高受精率,從而得到品系純正的錦鯉正三家精品魚。
4.5 ?孵化
⑴自然產卵,采用微流水即將魚巢和網箱可在原池換水后孵化,每池控制在10~20萬粒左右,全池用高錳酸鉀3ppm或水霉凈5ppm全池潑灑防止水霉。受精卵在20℃~24℃左右水溫條件下,進過80~92小時孵出魚苗,孵化時間與水溫成反比。。
⑵孵化缸孵化,將受精卵用稀釋后的滑石粉進行脫粘,要將魚卵脫粘到沒有粘性為止,放入孵化缸進行孵化,每天用10ppm高錳酸鉀和水霉凈10ppm浸泡。防止水霉的產生,由于錦鯉卵是沉性卵,一定注意不能停水,直至魚苗脫膜,卵黃囊消失后開始投喂雞蛋一天,一般一個缸孵化50萬~80萬。通過脫粘孵化缸孵化從而提高孵化率。
4.6 ?暫養
剛孵出的魚苗活動能力差,常附著于網箱邊或魚巢邊,2~3天后卵黃囊消失,幼苗進入平游階段,這時可開口攝食,網箱內喂1~2天后,魚苗活動能力強,在天氣好時,即日下池。通過暫養池暫養從而提高出苗率。
5 ?苗種培育
⑴苗種池選擇面積300~600 m2,池深1~1.2 m為宜,注排水方便,適量淤泥,每次配增氧機1~2臺,下苗前魚池消毒,消毒2~3天后注水,同時施發酵的消毒后的牛糞,再輔以施用紅糖和芽孢桿菌,加水深至50~60 cm,這樣水體成中綠色,并有大量的輪蟲、枝角類等,能滿足魚苗的需要。
⑵將剛孵出的魚苗按20~30萬/畝,放到培好水的魚苗池內,每天投喂雞蛋黃6~7次,每5~7天換水1次,換水量一般為原池的1/5,加水時應沿池壁緩慢添加,以免損傷幼苗。餌料以適口的配合飼料投喂,投喂至第一次篩選。
6 ?苗種篩選
苗種篩選是錦鯉養殖中最中要一環。第一次篩選選擇在苗種規格達到2~3 cm時進行,主要去除畸形、色澤不鮮艷的魚。第二次篩選一般選擇在規格達到4~6 cm時。第三次一般選擇在7~10 cm時。第四次篩選在16 cm以上。后備親本篩選一般在2齡以上。
篩選原則:品種特征明顯、鰭形好、色彩鮮艷、圖案斑紋清晰、體格健壯、體態優美保留,畸形的、色澤暗淡、生長不好的、雜色的淘汰。良好的體型即兩眼之間距離要寬,才能長成體型大的錦鯉;唇厚、臉頰、頭部要豐滿;胸鰭要圓。色質是錦鯉觀賞中重要一點,色純、濃厚且要油潤,不能有雜色摻雜。不同血統的鑒賞也不同,根據血統來評判,該是白的白無雜色,該是墨色的濃墨重彩,濃厚優雅的鮮紅色。花紋是錦鯉的關鍵,花紋大小多少要勻稱,這是錦鯉的看點,不同的花紋有不同的寓意。錦鯉的游姿最能體現錦鯉的美,以游姿優美、健碩有力、平衡協調為好。
已篩選后的錦鯉苗種,具有優良的特征,即可作為觀賞魚在市場出售。
7 ? 技術分析
7.1 ?雌魚、雄魚發育狀況
幾年來的親魚發育良好,催產率都在95%以上,催產率高低跟平時飼養管理有很大關系。所以注重親魚的日常管理是提高錦鯉催產率的關鍵問題。
7.2 ?人工催產時間
催產時間把握在每年4月中旬。采用人工授精解決了錦鯉配組和保證了優良血統的問題。
7.3 ?受精率
人工受精比自然產卵受精率高出20%~30%。
7.4 ?孵化率
孵化缸孵化比自然孵化或微流水孵化,孵化率高20%~25%。
7.5 ?出苗率
孵化缸孵化比自然孵化或微流水孵化出苗率要高5%~10%,主要原因是自然孵化水溫不穩定,受天氣變化影響。
7.6成活率
錦鯉養殖中,特別要預防寄生蟲的發生,定期預防是保證錦鯉成活率高低的關鍵,是保證錦鯉選育的成敗。
8 ?結論
通過對親魚加強培育,解決了錦鯉排精、產卵不同步,提高了催產率,通過人工受精的方法,解決了錦鯉配種的品種問題以及受精率的提高,通過采用孵化缸孵化,解決了孵化受環境、天氣的影響問題,提高了孵化率和出苗率。通過定期的預防寄生蟲,為錦鯉的選育提供了優質的魚苗。通過多次選育,選育了多個血統優質的錦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