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的人文教育是數學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課程實施者要把數學教學作為一種互動、交流過程,突出學生主體、著眼于學生發展,巧妙地展現數學教學的人文價值,以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文素質。而作為一線的數學教師,需要在數學教學中不斷努力去探索,如何更好地把數學的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相結合的方法。
關鍵詞:數學教育;人文價值;探索
1 數學的人文教育價值
1.1數學本身就具有豐富的精神內涵和人為價值,這正是數學的生命所在。數學所蘊涵的人文精神有時比數學知識本身更加寶貴,是數學的靈魂之處。不過,數學所蘊涵的人文精神具有隱秘性、無形等特點,它需要人們去領悟和提升。這就對數學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數學教育不應該是冷冰冰的機械傳授,而應該是數學知識教育與人文精神教育的融合。
1.2從人類價值追求的目標來看,數學也僅僅是手段。而是成為人類最高價值追求――”真、善、美”的一種工具。數學內容源于生活,體現著人的價值、情感及生存方式;同時導致數學變化的主體是人,數學的每一個進步無不體現了人的創造性活動,在追求數學完美的過程中,鐫刻著人的目的、意志、情感和信念,折射出人性的光輝;體現出人的執著、自信、膽識、氣魄,反映出人類追求統一、和諧、秩序的審美精神等。所呈現出的數學結果是人們創造性勞動的結晶,是人文價值以知識的形式沉淀和積累。對數學本身的追求。既是人對真善美與自由的追求,也是數學教育的真諦之所在。
1.3從數學教學的人文價值意義上看,數學在探索真理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形成求真務實,自我懷疑與自我否定的批判精神以及創新精神等。如果數學教育活動內化于青少年,成為他們今后的行為規范與價值取向的話,這才真正達到了數學教育的目的。
1.4數學教育的對象—學生,是數學人文價值需求的主體和歸宿
學生是具有豐富個性的個體,他們有著受教育的權利及對教育價值取向選擇的自由。他們希望數學教育能給他們提供能力發展的場所、思維發散及延伸的空間。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帶來精神理念的提升及社會地位的提高,從而決定了在接受數學科學教育的同時,更多的是完善和提高自己。這種需要與數學的人文價值內涵具有潛在的統一性。數學教育就是要將兩者的內在一致性迅速地溝通起來,使學生的人文價值通過數學的人文性得到體驗、培養和熏陶,同時也使數學的人文價值找到真正的歸宿。
3 數學的人文價值在數學教學中的教學策略。
3.1教學中與學生產生心靈的撞擊,培養學生健康情感和完滿人格。
傳統的數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大都感覺數學課沉悶有余,活力不足,很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多學生往往覺得數學枯燥乏味,機械刻板。現代教育理念,都呼應教師應以滿腔熱情投入教學,努力避免自己成為一個只是傳授枯燥知識的”教書匠”,把學生學習的主體,看到學生學習過程是一個成長中的、充滿求知欲的過程。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需要我們關注,學生的情感、情緒需要我們關注,學生的追求、綜合素質、創新意思需要我們引導和培養。而在數學課上,我們要可以用數學家在做數學研究堅定目標百折不撓的故事讓學生明白堅持不懈的重要性,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挫折,讓學生明白,做事情認真、條理清晰、努力的重要性。
3.2利用數學的美學價值,培養學生“美”的情操
數學具有美學價值,我們可以利用數學的美學價值,培養學生欣賞美的高雅情趣以及創造美的強烈愿望。數理哲學家羅素說:”數學如果正確看待它,不但擁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
3.3利用數學教學進行挫折教育
數學在前進和發展的道路上,永遠不是一帆風順的,數學家們為了追求真理,堅持不懈的努力,值得學生們學習。在數學教學中要教育學生如何通過努力去戰勝挫折.數學解題思路如如何分步理解、如何設計解題線索、如何優化解題過程等帶有較強的技術性,學生掌握起來也較困難.所以數學教學是培養學生承受挫折能力的最好教育營地。心理學認為,堅強的意志是在克服困難的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數學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在教學中滲透挫折教育.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要創設問題情景讓學生接受一下挫折的磨練并最終戰勝困難.培養學生吃苦耐勞、不屈不撓的信心和勇氣.例如教師可以出一道較難的題目讓學生們獨立思考完成,如果學生在給定時間內不能完成,再引導學生,分析解釋這道題的解決思路.這樣,使學生遭受挫折,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困難.更重要的是通過分析和解決問題,教會學生解決困難的思維方式和能力,讓學生認識到努力、堅持的重要性,“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3.4讓數學教育開放化,培養學生開闊的視野、寬廣的胸懷
數學的發展本是就是開放的,學生的思維也是開放的。如果是有標準答案、唯一解法的狀態,學生的思維模式變得越來越簡單、統一,這與數學的本質,教育的宗旨相距甚遠。而現在倡導的”問題解決”強調解題過程的開放性、”開放性試題”強調思維過程的開放性既是很好的開端。而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以通過”一題多解”、”逆向思維”等方法,啟發學生提高發散思維,多角度思考問題,探索創新的能力。這樣,運用逆向思維、”一題多解”等方法解題,常常使人突破思維定勢,能夠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事物,使學生在未來的生活里,能以開闊的視野、寬廣的胸懷去迎接復雜多變的挑戰。
數學教學能夠培養出既具有扎實的數學知識,還等培養具有健全的人格的學生.數學課程實施者要把數學教學作為一種互動、交流過程,突出學生主體、著眼于學生發展,巧妙地展現數學教學的人文價值,以培養學生具備現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文素質。數學教育要在給學生提供思維發散及延伸的空間,也給學生帶來精神的提華.使學生在接受數學科學教育的同時,完善和提高自己.在現在以及未來的數學教育中要使學生的人文觀念憑借數學的人文性得到體驗、培養和熏陶,同時也使數學的人文價值找到真正的歸宿。
參考文獻
[1]陳兆利.論數學教育的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M].高等教育 2007(3).
作者簡介:
曹娟娟,女,本科,永城職業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數學與應用數學